八(下)实验。
一、实验题 (共29小题)
1.下面是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请按正确操作顺序重新排列。
a.横梁平衡后,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b.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然后向右盘里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c.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d.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如图表示玻璃筒内装入液体后出现的现象,则甲图说明乙图说明。
3.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5. 伽利略等科学家曾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处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平面的运动情况.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处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
2)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常注意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___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们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平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___著名的___定律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和推理得到的.
6.用调节好的天平来称一块铁和一杯水的质量.
1)放上铁块和砝码天平平衡,这时砝码和游码的数据如图所示,那么铁块的质量是___g.
(2)称水的质量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你把表中的空格填好.
7.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时出现下图所示的情况,他应___如果在称量过程**现如图所示的情况,他应___
8.如表所示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___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12.如图所示,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把木块放在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___选填“相等”或“不等”)
时,木块静止.
2)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方向相反,作用在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16.在实验室中,我们按如下的步骤进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先分别将烧杯和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然后将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再将盛有溢水杯中流出水的烧杯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根据图乙和图丙可知,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n.根据图甲和图丁可知,石块排开的水重为___n,由此可得结论如下。
17.如图是喷雾器工作时的示意图.
(1)当你推动活塞时,瓶口的空气速度___压强___当压强比瓶中液体上面的大气压强___时,液体就被大气压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
2)由此道理思考一下,在铁路道口的行人为什么应站在安全线以外?
19.张志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测某物体质量时,多次调换砝码后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退出这个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的办法是___
20.观察量筒或量杯里水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与___相平,量筒或量杯可以直接测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的体积,结合液体也可以测___的体积.
2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初二(1)班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下表。
1)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与2(2与与3)或4与5(5与与6)的体积和质量记录的数值,可归纳的结论是。
2)分析上表中实验次数1与___或5与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比值关系,可用___来表示物质的这一特点,同种物质___是相等,不同种物质___一般是不相同.
22.**:下表是小阳同学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实验数据: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
1)比较序号为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3)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24.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
1)将上表___处填写完整;
2)比较第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
3)比较第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___
4)比较第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
25.如图所示是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b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说明了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差等于。
2)b、c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___有关.
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___有关.
4)d、e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跟___无关.
26.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1)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
2)在实验中先调节好天平,然后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___g.
3)若把金属块放入装有70 ml水的量筒内,量筒中水面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___cm3;
4)金属块的密度是___kg/m3.
一、实验题 (本大题共29小题; 共151分.)
1.【标准答案】:dcba;
2.【标准答案】: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液体对容器的侧壁也有压强;
3.【标准答案】:被压深浅程度,(a)、(c),(a)、(b);
提示】: 提示:(a)与(c)相比较,从图中看到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a)与(b)相比较,从图中看到受力面积不相同,压力相同)
4.【标准答案】:
详解】: 1)左;(2)2格处挂3个钩码或3格处挂2个钩码;(3)寻找杠杆平衡所遵循的普遍规律。
5.【标准答案】:
详解】: (1)速度。
(2)阻力,一直运动不会停止,牛顿第一运动。
6.【标准答案】:
详解】: 答案:(1)154.5;(2)410.
解析:本题所考知识点为托盘天平的使用过程和固体、液体质量的测量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液体质量的测量方法.
用天平测固体质量时,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里砝码的质量之和再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而用天平测液体的质量时,则应先测出容器的质量,再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容器的质量即液体的质量.
7.【标准答案】:
详解】: 向左调平衡螺母,减少砝码或移动游码。
8.【标准答案】:
详解】: 速度大小,牛和中学生的质量与速度大小的乘积几乎相等,而他们的动能不等,中学生的速度大,动能大,说明速度大小对动能的影响较大.
9.【标准答案】:
详解】: (1)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少功率大。
(2)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10.【标准答案】:木桩进入沙坑的深度,小于,小于,质量和高度;
11.【标准答案】:方便从杠杆上直接测出力臂,4,1,上;
12.【标准答案】:光滑,相等;大小相等,同一直线;
13.【标准答案】:
详解】: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2)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4.【标准答案】:
详解】: 答案:质量一定的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或质量一定的物体,动能和速度有关) 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或速度相同的物体,动能与质量有关)
[分析]质量相同的铁球从e,f两不同的高度滚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质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滚动的铁球将木块推得越远,说明铁球的动能就越大.
小结:本题考查用控制变量法**动能与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15.【标准答案】:
详解】: 答案:(1)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2)使不同的钢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3)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4)速度人的质量约是牛的,而速度约是牛的12倍,人的动能却约是牛的12倍,所以说速度对物体动能的影响较大。
[分析](1)本题这个实验的设计,目的是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研究物体的动能同质量间的关系.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检测题
想要学好物理,就要培养学习兴趣,勤于动脑筋思考,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给大家准备的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检测题,希望大家好好努力。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检测题。一 机械运动。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1 物体在bd间的平均速度为m s.2 相邻两段时间内的路程差为cm。二 ...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检测题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检测题。编者按 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检测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检测题江门市福泉奥林匹克学校物理八 上 复习3实验姓名 学号 班级 一 机械运动。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题专题复习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5 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做功快与慢的问题 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两位同学均从一楼搬运物体到三楼 由图中提供的信息,你可以归纳出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分别是 6 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