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一中2017~2018学年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命题人:张春红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卷头相应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在答题卡相应栏内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2.ii卷内容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相应空格或区域内。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氮气大约占空气质量的78 %
b. 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c.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物质。
d. 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氮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关于化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时,就不可能是氧化反应。
b. 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有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质变化,物理变化中也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d.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其实是同一概念。
3.关于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粉末。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燃烧程度相同。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
b. 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d. 通常情况下,干燥空气的成分是不固定的。
5.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氯酸钾制氧气d. 蜡烛燃烧。
6.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 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先预热使其均匀受热后,再固定加热。
b.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将导气管撤离水中,后熄灭酒精灯。
c.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到盛水的集气瓶中。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后将导管伸入水中。
7.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②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加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移出水槽。
④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加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abcd.①④
8.对资料或实验数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9.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分离液态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双氧水分解 d.加热二氧化锰。
10.下列四组实验中最难比较不同催化剂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效果的是。
a.第一组是同时实验,观察比较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
b.第二组是同时实验,观察比较两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c.第三组是分两次实验,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能够复燃。
d.第四组是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11.溶液的浓度可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率来表示,叫质量百分浓度,用符号%表示。例如,25 %的葡萄糖注射液就是指100克注射液中含葡萄糖25克。下表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 ml h2o2水溶液制取150 ml氧气所需的时间(秒)
关于上述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
浓度不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此实验研究了四个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abcd.
1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13.质量相等的两份药品a和b,a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b是纯净的氯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则收集到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bcd14.进行量筒里液体读数时,开始仰视读数为29.0 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7 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 16.3 mlb. 大于16.3 mlc. 小于16.3 mld. 无法确定。
15.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汞)柱会上升,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 汞原子自身的体积变大b. 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c. 汞原子的数目增多d. 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16.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 向上排空气法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集气法d. 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17.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防止试管炸裂。
b.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发生**。
c.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增加氧气生成的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吸收热量。
18.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看颜色b. 蒸馏水与双氧水(加二氧化锰)
c. 二氧化碳与氮气(加澄清石灰水d. 食醋和酒精(闻气味)
19.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混有1/4体积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集气瓶中灌1/4的水b. 集气瓶中灌3/4的水。
c.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1/4处d.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体积的3/4处)
20.下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2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七步,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里物质加热;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
④装入药品并固定; 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 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ab. ②cd. ③
22.小华在做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时,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了二氧化锰,结果发现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同样被加快了。以下推论中错误的是。
a. 完全反应后所得到的氧气比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多。
b. 高锰酸钾也可作氯酸钾制氧气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过程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最多可达五种。
d. 完全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有三种。
23.如图中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氧气的验满 c. 闻气体的气味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4.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 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 ml处。容器内红磷足量)。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
a. 5 ml处b. 10 ml处c. 15 ml处d. 20 ml处。
25.下列有关指定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填空题(共 50分)
26.(共5分)用“>”或“=”填空。
(1)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氧气空气。
(2)制取氧气的速率:加热氯酸钾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为15 ml,所量液体实际体积 15 ml
(4)缓慢氧化的放热量燃烧的放热量。
(5)氮气的含量:呼出气体空气。
27.(共4分)下图是称量固体质量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使用___填“图1”或“图2”)称量物质质量;
九年级上化学期中试题
姜堰区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试时间 60分钟,满分 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友情提醒 答案一律做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0分 第1题 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物质的用途...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题
一 选择。1.3月22日是 世界水日 下列涉水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c.饮用水生产d.烧水的水壶出现水垢。2.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可以加快过滤速度。b.滴管伸入试管可以准确地把液体滴入试管 c...
九年级化学期中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 14 k 39 i 127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 1 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焰火表演b 霓虹灯表演 c 喷泉d 气球升空。2 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