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希望大家喜欢。(从学生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入手,与学生前期的学习积累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能凭借课文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
3.能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大诗人间的深厚情谊、离别情绪。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一共背古诗,感受经典;1.谈话;2.学生背;3.评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教案。
二正确、通顺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 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试一试将古诗读正确、通顺。谁已经将古诗读正确、通顺的站起来读一遍。每一组抽一选手读,学生评点(首先学会赞美别人,然后将自己的建议得体地告诉别人)。
3.试一试将古诗背出来。
4. 默读,想一想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然后小组交流一下,看一看大家有没有共同的问题。(1) 交流。(2) 出示一些重要问题。(初读古诗,质疑生难,勾起深入研读的兴趣和欲望。)
二、 初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看一看哪些问题能自行解决,还有哪些问题还有待大家一起继续讨论。
2.读课文,先自读一遍,然后小组合作通读一遍。
3.各小组组长先协商各组读一节,全班合作读好一篇课文 。(先练习,再配乐朗读)(读好课文,为读懂古诗奠定基础,同时也初步感受文章大意,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情景。)
三、 解读古诗。
1.各小组交流读后感受,看能否凭借课文内容自行解决刚才所提的问题。
2.集体交流问题的答案。
3.演示**:从黄鹤楼至广陵(扬州)的长江行程,从而理解“西辞”、“下扬州”。
4.再读古诗,看是否比上一次读得更好。(凭借课文自学古诗,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初步读懂古诗,读好古诗。)
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要章节,体会诗人间的深情厚谊。
1. 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 出示课文:“岸边杨柳依依---流向天际”。
b 有感情地练读。
c 出示**,指名配乐感情诵读,想象当时情景。
d 点击“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读后演示长江流水图。 e 自由交流“由这一江春水你联想到什么?”
2. 感情诵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a出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诵读体会古诗人的浓情厚谊。
b 是什么将两位诗人的心紧紧地联在一起?分角色朗读诗人的对话。
c出示《赠孟浩然》,体会两位大诗人间的友谊。(这是整个教学的关键所在,诗文相融,体情悟道,并插入相关古诗帮助理解,使教学的内涵得以深化开拓,教学的容量得以合理的扩充,尽展我国古诗文的神奇魅力。)
六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想象诗人间分别时的情景。
2.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回归本体,落实目标。)
七扩展阅读。
1.推荐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
2. 学生自由诵读。
3.自由谈谈一般送别诗的特点。
4. 鼓励学生课外开展诵读活动。(拓展诵读,举一反三,促类旁通,由课堂有限的文本资源和时空开拓到课外的无限自由中去,任人翱翔,有效地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第二次。九寨沟》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1. 诵读文章,抓住文眼“灵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 体会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学习文章的铺排、渲染的写作手法。
3. 诵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之美,培养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良好的品德。
教学重点: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 唤醒学生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领悟散文优美的意境,品味散文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
二、介绍地理位置。
提供九寨沟在中国的地理图,进一步让学生口述其地理位置。
三、**欣赏。
通过**视音效果,将学生从视角饱览,情感的释放,带入到九寨沟优美的意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观教学效果。
四、朗读。1.师配乐诵读课文。
2.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品味散文的语言。
3.全班朗读,总结朗读方法。
4.结合第二自然段说说世人为何称它为九寨沟?
5.请根据课文概括九寨沟水的特点。
五、归纳课文主旨。
保护自然、敬畏自然。
第三次。凉州词》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黄河奔腾不息,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从古到今,歌咏黄河的诗歌很多,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到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出示古诗《凉州词》,课件自主朗诵。)
二、初读古诗。
师:这首诗的作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王之涣。你还能背诵王之涣的哪些古诗?
师:王之涣留下来的诗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一曲《登鹳雀楼》,一首《凉州词》,已足以使王之涣跻身于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谁愿意为大家朗读这首千古绝唱?
三、感悟诗意。
一)整体感知。
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黄河课件。
2.谁能读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的气势来?(指多个学生读)
3.释“仞”:仞是什么意思?谁来念一下材料中的内容。
4.回读诗句: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空直泻而下,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在苍茫辽阔的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岭之中只有玉门关孤立其中,显得十分孤独而寂寞。请同学们再读诗句。
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你较难理解?
2.怨杨柳,即埋怨。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
3.为什么没有必要埋怨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到,这里就没有春天,杨柳自然不会发芽。)
4.为什么战士们如此盼望杨柳发芽,春天的到来呢?(是久处荒凉,盼望充满生机的春天;二是杨柳发芽了,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回家的希望又增加了。)
5.过渡:回家真的有希望吗?
2019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
2014 2015学年度。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教学时间 2014年月日。主持 郭燕 教学内容 1.春日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品读。二。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诗的大意。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三。再次品读 自读,分组读,齐读,带着想象读 四。背诵古诗 自己背诵,老师引导背诵,与同学相互背诵,比...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上
第 1 周主题。大风歌。一 导入揭题 二 原文展示大风歌西汉 刘邦d f ng q x y n f i yang 大风起兮云飞扬,w i ji hai n i x g i g xi ng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n d m ng sh x sh u s f ng安得 猛士兮守四方。三 课堂活动。1 师范读...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上
第 1 周主题。大风歌。一 导入揭题 二 原文展示大风歌西汉 刘邦d f ng q x y n f i yang 大风起兮云飞扬,w i ji hai n i x g i g xi ng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n d m ng sh x sh u s f ng安得 猛士兮守四方。三 课堂活动。1 师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