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古诗诵读》 下

发布 2020-02-17 23:52:28 阅读 5278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

下册。目录。

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2)

2.牧童唐]刘驾(3)

3.枫桥夜泊唐]张继(4)

4.小池宋]杨万里(5)

5.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6)

6.滁州西涧唐]韦应物(7)

7.鸟鸣涧唐]王维(8)

8.草唐]白居易(9)

9.回乡偶书唐]贺之章(10)

10.清明唐]杜牧(11)

1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12)

12.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13)

13.竹里馆唐]王维(14)

14.相思唐]王维(15)

15.夏日绝句宋]李清照(16)

1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17)

17.杂诗唐]王维(18)

18.泊船瓜洲宋]王安石(19)

19.山行唐]杜牧(20)

20.风唐]李峤(21)

注释】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注释】昼日:白天。

恶:凶,厉害。这里是形容风雨很猛。

提示:第二句和第四句都有转折的语气。

译文】牧童拜见客人,山上的果子落在怀中。白天赶着牛回去,前面的溪流风雨猛烈。

赏析】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注释】 江枫:江村桥和枫桥。 ②姑苏:苏州的别称。

寒山寺: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传说因唐代诗僧寒山、拾得住过而得名。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或谓“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译文】在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结霜了,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心中只感寂寞。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赏析】《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爱惜。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赏析】此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注释】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

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字典解释: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④上:指鱼逆江而上。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赏析】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注释】滁(chú)州:今安徽省滁州市。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独怜:独爱,一种对幽草的独情。 ④黄鹂:黄莺。

深树:树荫深处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横:指随意漂浮。

译文】我独爱那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树荫深处黄莺发出诱人的叫声。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

赏析】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

注释】鸟鸣涧:鸟儿在山中鸣叫。山名。 ②涧:两山之间的小溪。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⑤月出:月亮出来。 ⑥时鸣:时常,不时。不时地啼叫。

时:时常,偶尔。 ⑧惊:惊动,惊扰。

桂花:木犀的通称。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译文】春山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涧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

赏析】诗人以轻柔的笔触,清淡的色调,表现江南云溪春夜的幽静意境,抒写出他的一颗诗心对大自然的细致体验。小诗仿佛是一幅水墨画,那么清新淡雅,又宛如一首小夜曲,非常恬静幽美。

),。注释】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枯:枯萎。

荣:繁荣茂盛。

译文】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注释】老大:年纪大了。 ②乡音:家乡的口音。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衰(cuī):减少,疏落。

译文】我在年少时外出,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故乡。我口音虽未改变,但我那双鬓却已经斑白。所有儿童们看见我,都没有一个认识我的;他们笑着互相问问:这客人是从**来呀?

赏析】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

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注释】①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小学一年级古诗诵读校本教材

1 鹿柴。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赏析 第一句开头两字 空山 立刻让人想到一个仿佛映入眼帘的画面,连亘数里,方圆数里的山,让人顿生寂寥幽深之感。山里不见人,只有诗人在静静的看着。他眺望远方,他思索人生,他的思想可以恣意的随心而飘。可这虽 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诗人在此...

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古诗诵读》 上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上册。目录。1 静夜思唐 李白 2 2.画清 高鼎 3 3 咏鹅唐 骆宾王 4 4 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 5 5 春晓唐 孟浩然 6 6 悯农 一唐 李绅 7 7 悯农 二唐 李绅 8 8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9 9 绝句唐 杜甫 10 10 鹿柴唐 王维 11 11 望天门山唐 李...

小学一年级校本古诗教材

咏鹅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咏鹅 创作年代。初唐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骆宾王 简介 咏鹅 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 曲项 与 向天 白毛 与 绿水 红掌 与 清波 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 浮 拨 等字又写出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