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镇污染严峻治理势在必行。
2023年上半年,本人带队分别走访了我市近40个乡镇的场镇,就场镇环境污染进行了认真调查,我市场镇环境污染问题特已相当严峻:一些场镇的历史选址不科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场镇人口的聚集和扩增,防污治污设施脆弱、资金贫乏、管理滞后,加之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村养殖业的兴旺发展,使农村原有的治污能力不愖重负,农村场镇的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场镇的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当地百姓的健康,甚至通过水源、大气及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相邻的城镇和城市人口健康。
一、农村场镇污染现状。
由于农村人口由分散居住向场镇聚集发展,使原来“分散式的点污染”变成了“集中式的片污染”。因为农村原有的分散居住形式,使其农村原具备强大的环境自净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分散居住形成的污染,可以通过自然循环的方式消纳和转化。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的增加,农村植被好转,农村原分散居住点的污染源减少,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相对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有所好转。
可随着农村人口居住向场镇集中,使得场镇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我市的49个乡镇中,场镇人口大部分都近5000人,甚至有少数场镇人口已突破万人,使原本就很脆弱的防污处污设施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各乡镇场镇的垃圾、污水已不力应付处理逐日积垒的污染源,许多场镇的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几近瘫痪。我市48个乡镇场镇中已建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25个,在建4个,还有13个场镇连简易填埋场都没有;已有的垃圾填埋场仍存在选址不合理,如离场镇和村民住房很近,有的还离水源很近。
且大部分场镇垃圾填埋场,实际上就是垃圾“堆码场”,仅利用自然沟壑或自然塌陷区来集中倾倒生活垃圾,此类简易垃圾填埋场既无防渗层,也无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而任其外排,使其集中填埋变成了“二次集中污染”; 场镇的污水处理问题更是严峻:全市乡镇场镇共建成2个污水处理站,11个乡镇仅有简单的生活污水厌氧沼化处理设施,但缺乏有效的“生化”处理能力。另有34个乡镇其生活污水全是直排;有少数乡镇在实施场镇基础设施等灾后重建项目时,虽建设了场镇污水管网系统,但未实行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和雨水混合自然排放或渗入地下,基本是原“分散排放”变成了现在的“集中排放”,场镇集中排放的大量污染物仍主要靠环境的自净能力来通过自然式消纳和转化。
农村污染问题已非常严峻,百姓怨声频频、信访接连不断,乡镇资金乏力,实在有苦难言!
二、造成农村污染的原因。
1、场镇历史选址的不科学,使其防污排污设施建设成了难以弥补的“残疾”。我市有不少乡镇的历史选址因在峡窄缺水的山顶上,如玉台、宝台、天林、垭口、思依等乡镇,这些历史的选址缺陷造成了到几十公里远的地方抽水饮用,而生活垃圾、粪污等又无有效的设施进行充分处理,使现有的居民感受着“吃水贵如油、粪污遍沟流,风大灰满地、垃圾满坡游”的痛苦;还有一些场镇虽在江河边,如东兴、妙高、石滩、青泉、文成、等,他们地处嘉陵江支流的东河、构溪河上游,场镇原始建筑多属吊角楼,它们抬空构建在河面上,污水粪便全是直排,集中收集的设施都很难补建,并且需要很庞大的投资。而乡镇财力紧张,资金匮乏,这些场镇的污水、垃圾都得不到很好处理,最终对我们的母亲河—嘉陵江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2、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使土壤、河流和地下水遭到了严重污染,同时也破坏了农村生物的多样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了提高土地单产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水果等生产发展迅猛,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而农药的使用中,因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不但用药田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也使人类健康受到了直接威胁,并且这两类污染还直接破坏了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也造成巨大的威胁。
如农村的喜鹊不见了、稻田的鱼、龟、鳖、虾几乎绝迹。总之,化肥和农药已经使水环境污染从常规的点源污染物转向面源与点源结合的复合污染,目前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推广,如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的栽植技术的运用等,农村的白色污染也在加剧。
3、农村的养殖业的蓬勃兴起,不良的生产、生活习惯也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如农用废弃塑料薄膜、化肥编织袋、废弃农药瓶等,不做任何处理就抛弃于田间地头;在一些专业养牛场、养猪场、养禽场,大量畜禽粪便仅进行厌氧池处理或根本不处理,被任意流淌到地边田野、堆码在墙脚路边,甚至排放到塘堰溪沟等水体里,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使周边和下游的环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如水观养殖场其粪污垃圾不但严重污染了水观河,使其下游福星乡的梅溪河也臭气四溢。再加上农民环保意识的缺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手乱扔乱到、随手扔掉的农药瓶等都很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4、防污治污的资金贫乏,投入微弱,管理滞后,更是农村污染加剧的主要症结。长期以来,我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2023年后执行的新的排污费制度在集中使用上仍然没有考虑农村污染的治理。
加之环保行业是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只能靠**来发挥主导投资责任和作用,在实施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建设项目上,还存在着资金分散、重复建设和“自上而下”的决策等现象。例如,面源污染的治理资金分散到农业、水利、环保等部门,导致一个需要环环相扣才可能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变成各部门步调不一致的局部行动,自然效果不佳;我市虽在灾后资金中对部分场镇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投入,可真正投入到垃圾、污水等环保项目上的,除天宫、老观、江南等乡镇考虑了专项资金外,其它各乡镇的投入也就10-20万元,仅能购置少量的清运工具、建点垃圾集中收集池、或选一个小型的天然沟壑堆积垃圾,有的场镇仅在学校、医院等重点部位建了几处污水的厌氧池,解点燃眉之急,农村污染问题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和滞后,致使农村许多地方出现严重的“脏乱差”现象。
许多乡镇场镇因垃圾清扫、转运的费用无力支付,只得将产生的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将产生的生活污水也几乎集中直排,使场镇和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恶化,严重威胁了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措施和建议。
农村环境污染给我们的环保工作提出了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23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应切实解决好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这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
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乡民环保意识。农村场镇环境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乡民的环保意识差,自觉性不够。各乡镇应加大农村环保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通过环境警示教育、用身边的反面案例,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破坏环境危害性,大力倡导文明卫生,营造保护环境的**氛围。
逐步引导乡民改变生活陋习,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深深懂得“惟有净土,才有洁食”这一道理。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来转变乡民的意识,如以转变乡民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提高农药化肥有效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有机、绿色生态农业,确保“米袋子、菜篮子”食品安全。乡、村**更要注重引导乡民清洁生产、文明生活。
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把“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到“乡容整洁”的总体要求中,特别要抓好农村场镇的污水垃圾的妥善处理,抓好农村集居地的改厨、改厕、改圈及沼气池建设,让乡村的风貌整洁、环境怡人、卫生文明。
2、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各乡镇应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抓住生态市创建、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机遇,编制乡镇垃圾及污水处理专项规划,并将其纳入“十二五规划”,同时市**按“先中心镇,后偏远乡镇”的原则,建议市**每年从财政拿出一些专项资金重点补助解决8到10个乡镇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问题,先从我市水源保护区域的郊区人口聚集点、中心镇、重点污染区做起。同时,各乡镇也要以**投入为引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形成**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为支撑、社会其它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各乡镇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地构建一些适用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离城市垃圾处理场25公里以内的场镇,对垃圾采取“户集、村收、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其余场镇,根据一定辐射半径,对垃圾采取“户集、村收、镇转运、镇处理”模式,以片区为单位建立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填埋场要远离场镇、饮用水源、河道和人口居住区,选择集雨面积小的沟壑等地。
3、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提高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加强畜禽养殖企业监管。对江河上游易造成饮用水污染的区域实行禁养和控养,关闭取缔禁养区内的养殖企业;积极推进养殖区散养户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其他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户用沼气,特别是努力支持城市郊区及中心场镇等重要水源区域的畜禽养殖场建设大中型的沼气等治污工程。
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也可走干湿分离的路子,把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尿液沼化治理后还田,把污染源变成肥料,同时继续推行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的方法,切实改善土壤环境,更要注重落实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以此来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同时,努力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其它实用技术,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努力推广平衡施肥、精量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防治流失污染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实用技术,提高农药的使用率。努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用肥的效率。
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二是加大环保的执法力度,扎实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农村环境违法问题,农村项目建设,一定要坚持“执法从严,处罚从重”的原则,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4、狠抓工作落实,强化督导考核,健全治理长效机制。各乡镇要将此工作纳入年度定量目标考核中去,目标办要加大力度并定期督办,要有机构和专人来负责和落实,要把环境保**律法规作为各级乡村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其遵守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坚持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齐抓共促,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体现生态保护的绿色观念,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强化乡镇环境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体系,坚持疏堵结合,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要发动乡民整治农村河沟、池塘污染,清除卫生死角,并保护现有水源,发挥河沟池塘的自然环境净化能力。要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等的环境监测。
开展以村庄绿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为主题的“三化”活动。要建立农村的长效保洁机制;乡、村应成立新农村建设小组,具体负责对乡、村环境整治进行长效管理,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健全环保责任制,实行环境保护辖区首长负责制,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考核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2023年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及 浏阳市城乡统筹环境同治三年行动 2015 2017年 工作方案 浏办通知 2015 2号 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乡生猪养殖污染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乡党委 决定在全乡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 指导...
2023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行业分析
一 市场处于初创期 2 二 湖南市场规模或领先全国 4 三 治理模式 日本 中国一线城市 湖南湘江流域 61 日本模式 谁污染谁付费 6 2 中国一线城市模式 谁受益谁治理 7 3 湖南省治理模式 地方债融资解决地方资金缺口难题 81 拨款独木难支,2013 年前项目进展缓慢 82 平台公司发行地方...
2023年农村污水治理行业分析报告
经过多年发展,城镇环境治理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经历了 30 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相对来说,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环境污染问题最先出现于城市,但也在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