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材料。
高考文言阅读(史传类)高频词归类。
高三语文组。
2023年10月。
高考文言阅读(史传类)高频词归类。
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俸: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如: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
2.禄:官吏的薪俸。
如: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遣财禄秩,一不关豫。(17年全国卷1)
3.秩:官吏的俸禄。
如: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李将军列传》
俄复旧秩《宋太初》
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如:如刍饷不足何?《余阙》。
另外还有“刍粮”:宋太初护刍粮《宋太初》
又如: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罢:
通“疲”,疲劳。转饷:运输军粮。
士兵中青壮年的都受不了转战的艰苦了,于是把老弱士兵撤离前线而去运输粮草辎重。)《史记·高祖本纪》
二、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亡。
1.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如: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屈原列传》
2.乱:无秩序,不太平,与“治”相对。
如:治乱之条贯。《屈原列传》
3.盛:旺盛,兴盛。
如: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衰:力量减退,衰落,没落。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亡:灭亡。如: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
三、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
1.贵:显贵,禄位高,与“卑贱”相对。
如:将军贵人也。
2.贱:地位低下,卑贱,与“高贵”相对。
如:相如素贱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卑:地位低微,卑贱。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鄙:见识短浅) 《出师表》
4.豪:卓越的人,豪杰。
如:收天下之豪杰。
强横的人,豪强。
如:所居郡,必夷其豪。
四、表人物个性的:鲠(gěng)、耿(介)、厚、(仁)矜、悫(què)、刚、毅、
恺(kǎi)、悌、鲠切、木讷、奸、佞(nìng)、诈、谄(chǎn )、谲(jué)
1.鲠(gěng):直爽,正直。骨鲠:正直,刚强。
如:鲠言直议,无所回隐。(回隐:回避,隐藏。)《后汉书· 任隗(kuí)传》
2.耿(介):光明正大,正直。
如: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翻译:
君主不去除这五种蛀虫似的民众,不培养光明正大的读书人,那么天下即使有残破沦亡的国家,有削弱覆灭的朝廷,也不必奇怪了。)《韩非子·五蠹》
蠹:蠹虫,咬器物的虫子。比喻危害集体利益的坏人。虽有:即使有。勿怪:不足为奇。)
3.厚:忠厚,厚道。
如:勃为人木强敦厚。(木强:性格质直倔强。)《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4.矜、仁矜:矜,慎重,庄重。仁矜,仁爱,善体恤人。
如: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冯参为人庄重严肃,喜欢整理仪表。)《汉书冯参传》
5.悫(què )悫,诚实,谨慎。
如:性端悫,不妄与人交。《毕诚》
6.刚:刚强、坚强。
如:吾未见刚者。《论语·公冶长》
7.毅:意志坚定,果断。
如:士不可不弘毅。(弘:广大,宽广)《论语·泰伯》
8.恺(kǎi)悌:亦作“岂弟”,或作“恺弟”。平易近人。
如:性恺悌。《后汉书·贾逵传》
9.鲠切:刚正率直。
如:**中黄门,鲠切无所避。” 行路难》诗之十一。
10.木讷:指人质朴而不善辞令。
如: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11.奸:**,狡诈。
如:不可巧取(官爵),则奸不生。《商君书·农战》
12.佞(nìng):善辩,巧言谄媚。
如:何必为侫以取富贵。《论衡·答佞》
13.诈:欺骗。
如:相如度秦王特以诈降为予赵城。《廉蔺列传》
14.谄(chǎn):巴结,奉承。
如:不幸吕帅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15.谲(jué):欺诈,玩弄手段。
如: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
16.勤:努力,尽力。“勤王”,为王事辛劳。
17.恭:恭敬,谦逊有礼。
18.循吏:循礼守法之吏。
19.俊杰:才智出众的人。
20.孤高,不趋时。
五、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贪、淫、靡。
1.行:品行。
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庄子·逍遥游》
2.德、操:品德,道德,品行。
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逍遥游》
3.节:气节,节操。
如:时穷节乃见。(时穷:困难的时候。)文天祥《正气歌》
4.清(廉):清正廉洁。
如:拜太常,果敢直言,数有据争,朝廷嘉其清廉。《东观汉记·周泽传》
5.贪:贪婪。
如:秦贪,负其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淫:荒淫。靡:奢侈,浪费。
如:富贵不能淫《孟子》
六、表敬重的:恭、敬、重、尊。
1.恭:恭敬,谦逊有礼。
如:貌恭而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
2.敬:尊敬,尊重。如:门人不敬子路。《论语·先进》
注意:“恭”和“敬”是同义词。“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
3.重:敬重。
如:又睹诸葛亮奇雅,甚敬重之。(睹:看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尊:尊重。
如:始皇甚尊宠蒙氏。《史记·蒙恬列传》
七、表受到诬陷的:中、谮(zèn)、诬、短。
1.中(zhòng):中伤,污蔑别人使受伤害。
如: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显、商:人名。)《汉书·何武传》
2.谮(zèn):说坏话诬陷别人。
3.诬:捏造罪状陷害人。
如:其顽钝无耻者,均为桧用,争以诬陷善类为功。《宋史·秦桧传》
4.短:诋毁,说坏话。
如: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八、表赞扬的:多、嘉、誉、与、许、叹、臧否。
1.多:称赞。
如: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管仲列传》
2.嘉:赞美,嘉奖。
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3.誉:称赞,赞美。
如: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4.与:赞许。
如: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
5.许:赞许,赞同。
如: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6.叹:赞叹,赞许。
如:曹公望权(孙权)军(军队),叹其齐肃。(齐肃:整齐严肃。《三国志·吴主传》
7.臧否:评价人物。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九、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怨、患、疾。
1.恶(wù):讨厌,不喜欢。
如: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2.厌:讨厌,厌恶。如: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少年中国说》
3.憎:恨,厌恶。如:秦甚憎齐。《屈原列传》
4.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与“褒”相对。
如: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太史公自序》
5.怨:怨恨,仇恨。如: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6.患:憎恶,讨厌,厌恶。如: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左传·晋灵公不君》
7.疾:恨,憎恶。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十、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过:责备。 如: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2.责:责备,责罚。如: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陈情表》
3.咎:责怪,责备。如: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4.诛:责备,谴责。如:口诛笔伐。
5.让:责备,责怪。如: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魏公子列传》
6.谴:责备。 如:成国公朱希忠恐以兵少获谴《丁汝夔》
7.尤:指责,归罪。如: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8.折:指责;驳斥,使对方屈服。如: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留侯论》
十。一、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 容:宽容,容忍。
如:则今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2.贷:宽恕,宽容。如:严惩不贷。
3.恕:宽恕,原谅。如: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4.宽:宽宏,度量大。如: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李将军列传》
十。二、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1.乐:快乐,高兴。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欣(然):喜悦,高兴。然,……的样子。
如: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3.悦(说):高兴,愉快。如: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4.欢:高兴,喜悦。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十。三、表哀怒的:怒、愤、忿恚(huì)、涕泣、切厉、罹(lí)、诟、恼。
1.怒:生气,愤怒。如: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2.愤:愤怒。
如成语:义愤填膺(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3.忿恚(huì):恼怒,发怒。
如: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译:吴广故意多次声称说想要逃跑,使都尉恼怒。
故:故意。忿恚:使……发怒,恼怒。尉:官名,都尉。《史记·陈涉世家》
4.涕泣:哭泣,流泪。
5.切厉:严厉。
如:武每数切厉相戒,犹不觉悟。(译:窦武经常很严厉地训诫他,还不觉悟。戒:告诫,警告)《后汉书窦武传》
6.罹(lí):忧患,苦难。如: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门者甚众。《耿秉》
7.诟:怒骂,辱骂。
如:诟:①耻辱如:诟莫大于宫刑。——司马迁《报任安书》
骂: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张中丞传后叙》;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8.诋:辱骂。例:诋大酋当死。(《指南录后序》)
十。四、表说话的: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谢、折、诘、诉、咨(后写作“谘”)
1.诏:告诉,告诫。
如: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做人父亲的,必定能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庄子·盗跖》
2.诰(gào):告诉。
如:伊尹申诰于王。(伊尹:人名。申:再,重。)《尚书太甲下》
3.告:告诉。如《庄子·庚桑楚》:吾固(本来)告汝曰。
注意:告,诰,诏。“告”和“诰”原来都是告诉的意思,后来用法不同,下告上叫“告”,上告下叫“诰”或“诏”。
秦以后“诏”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宋以后“诰”只限于皇帝任命高级官吏或封爵时用。
4.敕:告诫,嘱咐。
如: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张雄飞》
5.白:告诉,陈述。如:便可白公姥(公姥:公婆)。《孔雀东南飞》
6.陈:陈述。如《陈情表》中的“陈”。
7.对:回答,应答。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对曰。
8.语(yù):告诉。如:平阳侯恐弗(不)胜,驰语太尉。《史记·吕太后本纪》
高考文言阅读高频词
一 跟俸禄有关的 俸 禄 秩 饷。1.俸 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如 韩非子 奸劫弑臣 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2.禄 官吏的薪俸。如 韩非子 人主 有功者受重禄。3.秩 官吏的俸禄。如 后汉书 百官志二 本四百石,宣帝增秩。4.饷 军粮及军队的俸给。如 史记 高祖本纪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
高考文言阅读高频词归类 二
九 表内心嫉恨的 恶 厌 憎 贬 怨 患 疾1.恶 讨厌,不喜欢。如 大学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2.厌 讨厌,厌恶。如 史记 主父偃传 诸公宾客多厌之。3.憎 恨,厌恶。如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秦甚憎齐。4.贬 给予不好的评价,与 褒 相对。如矛盾 雨天杂写之一 秦始与汉武并称,而...
高考文言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 二十四史 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 指清代乾隆时 钦定 为 正史 的从 史记 到 明史 等二十四部史书。一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