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阅读高频词

发布 2020-01-04 13:28:28 阅读 1502

一、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俸: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如《韩非子·奸劫弑臣》: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2.禄:官吏的薪俸。

如《韩非子·人主》:有功者受重禄。

3.秩:官吏的俸禄。

如《后汉书·百官志二》:本四百石,宣帝增秩。

4.饷:军粮及军队的俸给。

如《史记·高祖本纪》: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罢:通“疲”,疲劳。转饷:运输军粮。)

二、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亡。

1.治:治理得好,太平,与“乱”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2.乱:无秩序,不太平,与“治”相对。

如《战国策·秦策三》:以乱攻治者亡。

3.兴:兴起,建立,与“衰”或“亡”相反。

如《史记·文帝本纪》: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

4.盛:旺盛,兴盛。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衰:力量减退,衰落,没落。

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6.亡:灭亡。

如苏洵《六国论》: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三、表人物地位:贵、贱、卑、豪。

1.贵:显贵,禄位高,与“卑贱”相对。

如《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本:根本。基:根基。)

2.贱:地位低下,卑贱,与“高贵”相对。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素贱人。

3.卑:地位低微,卑贱。

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鄙:见识短浅。)

4.豪:收天下之豪杰。卓越的人,豪杰。

所居郡,必夷其豪。强横的人,豪强。

四、表人物个性的:鲠、耿(介)、厚、(仁)矜、悫、刚、毅、恺、悌、鲠切、木讷、奸、佞、诈、谄、谲。

1.鲠:直爽,正直。骨鲠:正直,刚强。

如《后汉书·任隗传》:鲠言直议,无所回隐。(回隐:回避,隐藏。)

2.耿(介):光明正大,正直。

如《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蠹:

蠹虫,咬器物的虫子。比喻危害集体利益的坏人。虽有:

即使有。勿怪:不足为奇。

)3.厚:忠厚,厚道。

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木强敦厚。(木强:性格质朴倔强。)

4.矜、仁矜:矜,慎重,庄重。仁矜,仁爱,善体恤人。

如《汉书·冯参传》: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

5.悫:诚实,谨慎。

如《史记·孝文本纪》:朕闻法正**悫,罪当**从。

6.刚:刚强、坚强。

如《论语·公冶长》:吾未见刚者。

7.毅:意志坚定,果断。

如《论语·秦伯》:士不可不弘毅。(弘:广大、宽广。)

8.恺悌:亦作“岂弟”,或作“恺弟”,平易近人。

如《后汉书·贾逵传》:性恺悌。

9.鲠切:刚正率直。

如吴伟业《行路难》诗之十一:**中黄门,鲠切无所避。

10.木讷:指人质朴而不善辞令。

如《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1.奸:**,狡诈。

如《商君书·农战》:不可巧取(官爵),则奸不生。奸不生,则主不惑。

12.佞:善辩,巧言谄媚。

如《论衡·答佞》:何必为佞以取富贵。

13.诈:欺骗。

如《战国策·秦策一》:大王以诈破之。

14.谄:巴结,奉承。

如《荀子·修身》:谄谀我者,吾贼也。(谀:阿谀奉承。)

15.谲:欺诈,玩弄手段。

如《论语·宪问》:齐桓公正而不谲。

补充:勤:努力,尽力。“勤王”,为王事辛劳。

恭:恭敬,谦逊有礼。

循吏:循礼守法之吏。

俊杰:才智出众的人。

孤高:不趋时。

切:恳切,率直。

介:操守,志节;独特,不合群。

矜:夸耀;骄傲自满;庄重;同情。

五、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贪、淫、靡。

1.行:品行。

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2.德、操:品德,道德,品行。

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如《史记·张汤传》:汤之客田甲,虽贾人,有贤操。

3.节:气节,节操。

如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时穷:困难的时候。)

4.清(廉):清正廉洁。

如《东观汉记·周泽传》:拜太常,果敢直言,数有据争,朝廷嘉其清廉。

5.贪:贪婪。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

6.淫:荒淫。

7.靡:奢侈,浪费。

六、表敬重的:恭、敬、重、尊。

1.恭:恭敬,谦逊有礼。

如《史记·萧相国世家》:相国年老,素恭谨。(相国:官名,指萧何。)

2.敬:尊敬,尊重。

如《论语·先进》:门人不敬子路。

注意:“恭”和“敬”是同义词。“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在内心方面。

3.重:敬重。

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又睹诸葛亮奇雅,甚敬重之。(睹:看见。)

4.尊:尊重。

如《史记·蒙恬列传》:始皇甚尊宠蒙氏。

七、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中:中伤,污蔑别人使受伤害。

如《汉书·何武传》:显怒,欲以吏事中商。(显、商:人名。)

2.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如《荀子·致士》: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残贼:残害。加累:以罪恶累害别人。)

3.诬:捏造罪状陷害人。

如《宋史·秦桧传》:其顽钝无耻者,均为桧用,争以诬陷善类为功。

八、表赞扬的:多、嘉、誉、与、许、叹。

1.多:称赞。

如《史记·商君列传》: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2.嘉:赞美,嘉奖。

如韩愈《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3.誉:称赞,赞美。

如《庄子·盗趾》: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4.与:赞许。

如《汉书·翟方进传》: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5.许:赞许,赞同。

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之许也。

6.叹:赞叹,赞许。

如《三国志·吴书·昊主传》: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权:孙权。齐肃:整齐严肃。)

九、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怨、患、疾。

1.恶:讨厌,不喜欢。

如《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2.厌:讨厌,厌恶。

如《史记·主父偃传》:诸公宾客多厌之。

3.憎:恨,厌恶。

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甚憎齐。

4.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与“褒”相对。

如矛盾《雨天杂写之一》:秦始与汉武并称,而今褒汉武而贬秦始。

5.怨:怨恨,仇恨。

如《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6.患:憎恶,讨厌,厌恶。

如《左传·晋灵公不君》: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7.疾:恨,憎恶。

如《宋史·樊知古传》:吾疾贫富不均。

十、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过:责备。

如《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2.责:责备、责罚。

如《史记·殷本纪》:悔过自责。

3.咎:责怪、责备。

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咎其欲出者。

4.诛:责备、谴责。

如李陵《重报苏武书》:汉厚诛陵以不死。

5.让:责备,责怪。

如李陵《左传·僖公五年》:寺人披请求进见,公使让之。

6.谴:责备。

如《战国策·东周策》:太卜谴之曰。

7.尤:指责,归罪。

如《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

8.折:指责。

如《三国志·魏书·傅嘏(gǔ)传》:季布面折其短。

十。一、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容:宽容,容忍。

如《史记·汲黯传》:不能容人之过。

2.贷:宽恕,宽容。

如《后汉书·袁安传》: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

3.恕:宽恕,原谅。

如《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4.宽:宽宏,度量大。

如《汉书·吴王刘濞传》: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王日益横。(横:蛮横,残暴。)

十。二、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1.乐:快乐,高兴。

如《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欣(然):喜悦,高兴。然:……的样子。

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乃:于是、然后。衡:通“横”。)

3.悦(说):高兴,愉快。

如《史记·吴起传》:吴起不悦。

十。三、表哀怒的:怒、愤、忿恚、涕泣、切厉、罹、诟。

1.怒:生气,愤怒。

如《诗经·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愤:愤怒。

如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盖国家之大耻而天下之公愤也。

3.忿恚:恼怒,发怒。

如《史记·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故:副词,故意。忿恚:使……发怒,恼怒。尉:官名,都尉。)

4.涕泣:哭泣,流泪。

如《史记·刺客列传》:(豫让)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5、切厉:严厉。

如《后汉书·窦武传》:武每数切厉相戒,犹不觉悟。(戒:告诫,警告。)

6.罹:忧患,苦难。

如《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罹。

7.诟:怒骂,辱骂。

如《左传·哀公八年》:曹人诟之。(曹人:高山族的族群之一。)

十。四、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后写作“谘”)

1.谓:告诉,对……说。

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王谓田鸠曰。

2.诏:告诉,告诫。

如《庄子·盗跖》: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3.诰:告诉。

如《尚书·太甲下》:伊尹申诰于王。(伊尹:人名。申:再,重。)

4.告:告诉。

如《庄子·庚桑楚》:吾固告汝曰。(固:本来。)

注意:告,诰,诏。“告”和“诰”原来都是告诉的意思,后来用法不同,下告上叫“告”,上告下叫“诰”或“诏”。

秦以后“诏”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宋以后“诰”只限于皇帝任命高级官吏或封爵时用。

5.敕:告诫,嘱咐。

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关西兵精悍。(精悍:精锐强劲。)

6.白:告诉,陈述。

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

7.陈:陈述。

如《史记·韩非传》:韩非欲自陈,不得见。

8.对:回答,应答。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王(赵惠王)问:“何以知之?”对曰……

9.语:告诉。

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弗:不。)

10.谕:告诉,使人知道。

如《汉书·张骞传》:骞既至乌孙,致赐谕指。

致:送达。赐:赏赐的财物。指:通“旨”,意图。)

11.喻:告诉,使人知道。

如《淮南子·修务》:故作书以喻意。

注意:谕,喻。二字古代通用,后来逐渐有了分工,在比喻的意义上用“喻”,在告诉的意义上用“谕”。

12.晓:告知。

如《汉书·元后传》:未晓大将军。

13.辩:辩论,申辩。

如《孟子·滕文公下》: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14.问:问,询问,与“答”相对。

如《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

15.谢:道歉;推辞;辞别;告诉。

如《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徐:缓慢。谢:道歉。)

高考文言阅读高频词整理

高三语文复习材料。高考文言阅读 史传类 高频词归类。高三语文组。2017年10月。高考文言阅读 史传类 高频词归类。一 跟俸禄有关的 俸 禄 秩 饷。1.俸 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如 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 2.禄 官吏的薪俸。如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遣财禄秩,一...

高考文言阅读高频词归类 二

九 表内心嫉恨的 恶 厌 憎 贬 怨 患 疾1.恶 讨厌,不喜欢。如 大学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2.厌 讨厌,厌恶。如 史记 主父偃传 诸公宾客多厌之。3.憎 恨,厌恶。如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 秦甚憎齐。4.贬 给予不好的评价,与 褒 相对。如矛盾 雨天杂写之一 秦始与汉武并称,而...

高考文言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 二十四史 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 指清代乾隆时 钦定 为 正史 的从 史记 到 明史 等二十四部史书。一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