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发布 2024-04-10 14:05:04 阅读 6869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教学反思

在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这部分知识时,原来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出示36+8=44后,问:“这个44,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先让学生自己想,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在我班教学时,学生中产生了许多种算法:(1)用计数器算;(2)列竖式算;(3)从36起连加8个1;(4)把36看成40,40+8=48,48-4=44;(5)把36中的6和8里的4凑成10,左边变成40,40+4=44;(6)把右边的8和左边的2凑成10,左边变成34,34+10=44;(7)把8看成10,36+10=46,46-2=44;(8)6+8=14,30+14=44;(9)摆小棒算……教师在学生说不同算法时适当点拨竖式的计算方法,与以前此文**斐。

斐课件。园 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满十进一。

可是,在上课的前一天见这里的学生时,我出了一道12+13这样的不进位加法题,看看他们平时是怎么算的,结果全班竟然只有两种算法:即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和列竖式计算。我想,也许这种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太深了,所以我临时改变了教学策略。

上课时,这个班级的学生果然没有说出其他更多的算法。所以,我只能牵一牵,放一放,努力去适应学生了。

另外,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要注意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平日的一些学习方法。比如,摆小棒的训练等。

还有,我觉得本课中用3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这个设计很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如果这一环节只让孩子们凭空想像着买东西,效果并不一定好。因为孩子们的实际生活还不太丰富,所以不如设计出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电脑图画,让他们感到更有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如果在通过摆小棒讲清竖式的算理之后,再回过头来对照着黑板上的竖式一一对应地讲一下,效果会更好一些。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也是在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难了点。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课。件。

园)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习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

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

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习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加减法估算》教学后反思

二年级是初次接触估算问题,关于估算,《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明,它是这样描述的:“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两点:

计算、解释过程)在前两册教材的有关练习中已经渗透了有关估计、估算的内容,这儿是第一次正式教学。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

鉴于此,我做了以下思考:

1、估算与生活联系紧密。为了体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材中直入正题,安排了妈妈带100元钱买商店里的生活用品。在上加减法估算之前,学生刚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法笔算,一直强调计算的精确性。

估算却与精确性计算形成了一个反差,由于前面几节课学习的都是精确的计算,又加上这里都是两位数的加减法,所以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不能很顺利的产生估算的需求,本人在教学时只好自己说明“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估计一下大概是多少就可以解决问题”来引出估算的需要。课后我想:如果在引入新课之前对估算情境先做一些铺垫,让孩子在认知与心理上有个逐步适应与认同的过程,这样可能会好些。

如:“猜人数”、“猜**”,让学生感受关键词“接近”、“大约”,从而再拉开估算的帷幕。

2、估算不能让学生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只知道四舍五入一种方法。估算有“四舍五入”法、“取整”法、“前后协调”法,这些估算的策略要结合生活实际。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如:

一套运动服58元,一双球鞋43元,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球鞋大约需要多少钱?但如果问: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球鞋带100元够吗?

此时四舍五入就不合适了,得用“取整”法,且要往大了估。又如:桌子上有24瓶矿泉水,箱子里有34瓶矿泉水,大约共有多少瓶?

可以采用“前后协调”法来估:把24看成20,把34看成40,大约共有20+40=60瓶。

3、估算重在意识的培养,重要的不是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相差多少,而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要求整齐划一。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估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让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进行估算。这样教学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估算是数学学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的数感有重要意义,在数学计算的检验中很有用,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4、不急于估算的书写的教学,以后教材中自会出现。本册教材并没有出现书写格式,我认为没有必要提前教学书写,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重在解释估算的过程,结果是多少并不重要。

另外,教材练***现了“估算一下,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显然像这样的题用以上提到的估算策略,都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我想设计这道题的意图可能也是为了让学生养成用估计的方法检验计算的正确率吧。此题我先让学生讨论该怎么估,在学生试着用各种方法去估算后发现都不能很好的解决时,我再让孩子们先看,算式中各数的十位,如31+52,十位上的数字和已超过80,那么不管个位的和是否满十,它们的和一定比80大;又如:

90-11,先看十位9-1得8,再看个位是否够减,这里不够减,必向十位借“1”,因此它们的差一定小于80。多数孩子都能用这种估算方法解决此题,但也有个别孩子怎么也不能解决,有的老师干脆就让他们精确计算去解决。我个人认为,估算的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这应渗透在以后漫长的计算教学过程(****优秀教育资源网斐。

斐。课。件。

园)中,孩子现在没有掌握,但是我们要交给她们方法,我们可以渗透在平时检查计算的过程中。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又能为以后学习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例题出示了“杨树有5棵”和“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这两个条件,要求“柳树有多少棵”这一问题。我先让每位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在第1行摆5根小棒表示杨树的5棵,再在第2行摆小棒表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这一过程让学生独立操作。

巡视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知道要在第2行一共摆15根,但大部分学生都是把这15根放在了一起。于是我又提出要求:怎样摆才能很清楚地看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

在这个要求下,孩子们开始调整小棒的位置,也就是把每一份中的小棒靠得紧一些,份与份之间离得远一些,这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这也是为后面将“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做好准备。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的关键就是将“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学生摆好小棒后,教师可以结合小棒图讲述:

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也就是说柳树有3个5棵。并让学生看图练习说一说这样的话。整个过程是由直观操作到抽象思考,引导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之后的练习也要让学生分析每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去想。

统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教学的“统计”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要求学生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和排列;在比较、分类、排列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依照这一理念,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情境串,并提供了具有开放性的数学素材,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争论、比较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生活意义,抽象出合理的统计方法。

1. 创设故事情境在课的一开始,向学生呈现了一幅动物运动会的画面,这幅画面既富有现实生活的气息,又充满了童话的色彩,一下子就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紧接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从而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统计问题上来。

2.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一个完整的分类统计过程。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过程,在活动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并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

这样表述,其实是看到了过去我们在教学统计识时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然而,设计怎样的教学过程(****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

课。件。园)才算是让学生真正亲身经历了呢?

我认为就是要让学生体验统计的方法,感受其中的复杂性,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策略。于是我就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提出不同的问题,感知按不同标准分类是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比比这些不同就体会到了问题和统计活动是相关的,问题决定统计活动,统计活动服从于、服务于要解决的问题。

接着组织学生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根据对所得数据的分析整理,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就是根据学生完成的统计图表,启发学生思考:从这份统计图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汇报的过程中,解决学生们刚才所提出的问题。二张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通过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统计标准虽不同,但总数不变。

在实践应用环节,我尝试将统计迁移到真实的生活中,“同学们在参与策划.帮助小动物解决问题的同时,积极动脑,表现不错,为自己的小组赢得了荣誉,这些各不相同的奖章,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统计吗?”这样做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很好地巩固了新知,根据奖章的颜色和形状进行统计。这一练习通过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使学生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得到锻炼,并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后我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在教学中对为什么进行统计的意识未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而把重点放在读统计图上,教学目标的定位不是很准。

其二,虽然也进行了一些为什么进行统计的教学,但是没有把这种教学形成统计教学的习惯,即教师缺乏这种统计链的意识。虽然按目标达成了对统计图的理解,但是学生却因为获得统计方面的知识的不完整性,使得学生缺乏应用于生活中的意识。这样看来,要想较好的进行统计教学,不仅要理解课本的设计意图,还要能够跳出课本,在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学生的突破口。

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重在让学生亲手操作,让他们从自己的经历中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这种教学形式,不但可以活跃本课课堂,而且可以引起学生学习下一节课的兴趣 2.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了刻度尺,掌握了厘米的概念 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 厘米的实际长度,并通过实践操作认识几厘米的具体长度 ...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 教学反思。人教板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第一课时的排列与组合这一课时的创意 是让学生体会到了 排列与组合 这一基础数学思想,以及这一知识对解决我们生活的实际问题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有用价值,同时也...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篇一。今天的教学内容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在教学混合运算过程中,我是从学生熟悉的购买商品的事例中抽象出混合运算的意义以及运算顺序。首先,我是通过主题图教学 购买商品实例,先让学生说出怎么解决问题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从而列出一个混合运算的算式。由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自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