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经济体制下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指父母双方、一方到其他地区工作或者打工,较长时间不能够和孩子共同生活,在户籍所在地被隔代老人或者亲戚和其他人抚养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随着大批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因为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中,就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这些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14岁以下的儿童总数超过2亿,其中留守儿童的总数接近2000万人。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缺少父母关爱的环境中,因而引发了一系列值得社会广泛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他们的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送文化支教小分队,主要调查陇南市徽县嘉陵镇张滩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本校约有100多学生,其中留守儿童数量在30个左右,占该校学生的三分之一。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是一个长期漂浮的身影,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绝非一朝一夕的事,留守儿童无疑成了这一进程的巨大付出者,但是,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成为时代进步的牺牲品,所以我们在关注中国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应是“拯救”这些留守儿童。
在发出的50份问卷调查中,**了38张留守儿童的答卷。100%的孩子能理解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希望父母能够“找一个好工厂、赚很多的钱,挣到我的学费或生活费,就赶快回来。”即使很小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父母早日回到身边,希望自己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母怀里撒娇。
1、农村普通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十大因子状况分析:
在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半数孩子表示他们最苦恼的事是“学习题目,不知道该问谁”,另外有18.5%的孩子表示“学习费用高,支付困难。”有12.
8%的孩子说“同学欺负,不知道找谁帮忙”。78.3%的孩子既害怕陌生人又不喜欢和他们打交道。
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的家庭,其子女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形成任性自私,性情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研究证明,这类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现象。
2、以自我为中心、性情孤僻、怪异。
在此次调查中有过自我为中心想法的留守儿童有57%,自感是个爱挑剔别的孩子的比例有49%,而不太讨老师和其他孩子喜欢的比例有47%,有孤僻、怪异倾向有59%,而非留守儿童此四项的比例分别为%,差异非常明显。在对教师进行的访谈中,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容易导致任性自私的性格之外,另外的原因在于不完整的家庭造成的这种现象。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不完整的家庭较难提供规范化的互动模式。
完整家庭是长幼有序、相互妥协的互动模式,少年儿童在这样的家庭里学会在伦理等级次序中按照固定的伦理规则行动,这中间应该学会妥协、学会忍让、学会按照次序与规则行事,否则会受到惩罚,但是留守儿童往往因为其身份特殊,临时监护人往往不忍用强制手段迫使他们遵守相关的规范,从而使其骄纵任性,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他人共同分享利益与情感,从而为大众所孤立、抛弃。
2、焦虑、烦闷、易怒、偏激的心理。
儿童的成长方向与亲子沟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促进儿童向亲近社会的行为发展,有益儿童心理健康。调查表明,由于缺乏关爱和交流沟通,留守儿童有73%出现过烦恼、郁闷倾向,有72%的留守儿童有过忧愁、焦虑的倾向,有61%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易怒、爱发脾气,有4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易打架或和别人争吵,而非留守儿童的比例这四项比例分别仅为%,差异也是非常明显。
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父母亲的打工行为的评价是较为矛盾的,一方面自己不愿父母远行;另一方面,由于自己上学等家庭开支费用的负担,父母又必须出去打工。留守儿童对于这一现象的评价是充满矛盾的。同时面对矛盾时,心里也是充满压力的。
他们对于学习感兴趣的比例远远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对于学习很有兴趣的仅近30%,而非留守儿童则高为90%,相比低了近60%,留守儿童对于学习的倾向性要低出许多。因此学习成绩又比非留守儿童差了不少。
有近80%的教师依据平时成绩判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要比非留守儿童的差。在访谈中留守儿童往往陈述自己面对着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与屈辱时,他们想要回报父母,但是自己成绩又不好,觉得特别对不起父母,内心充满了不安、焦虑与紧张。在调查中发现,正是这种道德焦虑的影响,致使他们上课时思想常常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后悔与不安时时折磨着他们,对学习、生活及未来缺乏自信心。
3、孤独感、自卑感、被抛弃感强。
在此次调查中,有孤独感的留守儿童有59%,有自卑倾向的留守儿童有65%,有被抛弃感的留守儿童的比例为53%,而非留守儿童此三项的比例分别为%。留守儿童和正常儿童比较起来,没有父母的贴身呵护、形单影只。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留守儿童普遍陈述自己有种被抛弃的感觉,面对同学、邻里的时候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另一方面,有近38%的留守儿童认为因为自己的原因,父母才离家外出,所以陷入深深自责之中。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他们不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有父母的指导而只能依靠自己解决。在调查中,教师普遍反映当留守儿童出现错误和问题后,比一般学生的负罪感更强。
他们会后悔不已,缺少自信心、自卑,然后在接着再犯错的状态之中。
教师在访谈中反映:一方面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关爱,怕被别人看不起,不敢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另一方面,当留守儿童有心事时,似乎并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想法,相反会向老师与同学强化自己是个正常的孩子。
4、行为异常、爱挑剔、易产生冲动。
此次调查中,有52%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行为较为偏激、异常,有58%的留守儿童有过违抗命令的过激行为,有48%的留守儿童有过说谎的经历,有6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有过较为冲动,不能冷静地思考问题举动,而非留守儿童的此四项的比例分别为%。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不健康的心理原因之一就是所受教育不一致。留守儿童常常生活在矛盾的环境中,临时教养人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不一致。一方面临时监护人认为留守儿童年纪小,父母又不在身边,要加倍爱护才是,于是,任其所为,百般娇惯;另一方面,临时监护人认为孩子的父母将其托付于己,必须严加管教,否则难以交待,常常给孩子下命令,一定要如何如何,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循规蹈矩的乖孩子。
这种矛盾的教养方式常使儿童心理产生矛盾,感到无所适从。这种矛盾的教养方式,也造成了留守儿童在面对自身问题时的矛盾心态。一方面要循规蹈矩,另一方面又时时被骄纵,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学会了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行为方式,曾经说谎的比例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同时他们又无法把握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不确定性的环境和自卑、冲动、孤僻、焦虑等因素相互结合,导致了留守儿童较易产生不良的行为倾向。
分析张滩小学这一小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就可折射出整体留守儿童的心理发育健康状况,这些被留守在家的孩子中,有34.5%的孩子认为自己面临的最大困扰是学习,而孩子们担心学习成绩的原因是怕不好的成绩会给父母带来更大的困扰——“爸妈打工挣钱来供我,我的成绩却不好,对不起他们。”在留守儿童中,有三分之一的学习成绩不好,在情况严重的地方、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倾向比数明显偏高,当地村民对孩子教育问题比较重视,愿意将在外打工的所有资金全利用在让孩子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上,但事与愿违,在调查问卷的结果中,90.
7%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学习有家长指导,而代养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孩子”不得不由他人代养。这些代养人绝大多数是孩子的祖辈,还有一部分是亲戚朋友,这种身体的构成,决定了他们文化学习水平总体较低,调查显示,84.
9%的代养人只具有初中,小学文化水平,甚至还有部分几乎是文盲。普遍较低的文化水平,使得他们在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方面,往往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5、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
很多留守儿童“为父母而学习”,学习不科学,学习后劲不足,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因为喜欢学习而学习,这只是较少的一部分留守子女的学习动机;为父母而学习并没有多少兴趣,而只是体会到父母挣钱的辛苦,想用好好读书取得较好成绩来报答父母;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是为走出家乡而学习。但大部分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代养人多半又管不严也管不了,这儿的孩子大多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与父母较少交流和接触,父母最多间隔一段时间问候一声,因此或多或少存在某些心理企盼、困惑和障碍。
在关于学习方面的调查中,留守儿童课程不达标的原因,大多是课后不复习,因为没人监督。少数是上课听不懂也不想去问,学习问题最主要的是他们的本身学习能力差。
6、留守儿童的发育健康。
留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发育异常。通常情况下,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会感到孤独无助,由于长期的家庭缺陷,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久而久之,对心理和身体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父母均外出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更加突出,在个性特征上,留守子女常表现为两种倾向:
要么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燥,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到自己。在张滩的留守孩子中就有四五个过分淘气的,留守孩子焦虑心理突出,他们把学习任务当作生活的全部,无形中给自己增加很大的压力,认为自己读不好书就对不起在外打工的父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不完整和教育的弱化,对其心理和精神状况都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在社会条件的刺激下,就会产生一些极端的后果,犯罪与越轨现象也开始严重。
面对这样的的问题,我们应思考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从社会职能上,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切实担负起责任。一是要提高认识,把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形成多部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
二是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成长的政策,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利。三是要充分发挥**的作用,加强新闻宣传,加强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引起全社会重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解决。四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
宣传部和精神文明办要加大力度,引导和教育人们提高关爱留守儿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引导和教育外出务工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强化监管责任;教育部门要形成教育保护合力,出台相应的关爱和保护政策与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教育力度;公安部门要加大对侵犯留守儿童合法权益行为的打击,净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司法部门要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民政部门要关心贫困留守儿童的生活,把贫困留守儿童列入救济对象;关工委、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在向留守儿童开展献爱心及“一对一”帮扶、“手拉手”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创办留守儿童家长示范学校、代养人家长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结对子互帮、亲情**等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五是要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村委会应尽快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的建设工作,对于那些生活较困难和问题突出的留守儿童要特别关注,由村支部负责,统筹乡村学校的老师、村妇代会主任、退休老同志、共青团员等各方面力量,给予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特别关怀,组织他们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下乡心得体会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
第四,细节决定成败,主动赢得机遇。任何一份工作,一次活动,都需要去精心策划,需要去细心准备,并且要积极主动的做好周全准备。此次三下乡活动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未经深思熟虑,肯定会忽略了很多细节,以致顾此失彼,那就会对工作造成诸多不便,降低效率。细节永远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敌人。主动考虑队伍里的大小事情,主...
三下乡心得体会陈洪三下乡心得体会
此次三下乡生活,使我感触颇多,或许很多很多一时还说不清楚,但是还是想记录一下心中的感受。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与农村实际相结合,认真对待,不流于形式。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可以也应该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他们应该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
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三下乡心得体会
大学生三下乡心得体会三下乡心得体会1.在大学。第一个暑假,我参加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旨在锻炼在校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使命,将书本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9年7月7日早上进行完天水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授旗启动仪式以后,我们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