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的意义(5月20日)
注意小数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的分数,在写法上与整数相同。
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明确数位和位数的区别。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位数是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
强调几位小数的判断与几位自然数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如:3.82看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5月20日)
在数的读法、写法训练时,要着重突出自然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3、数的改写:(5月20日)
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混淆:
a如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b 如要求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就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4 、数的大小比较(5月20日)
1)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着重训练,学生能把几种不同的数化成相同的数再进行比较的能力。
5 数的整除(5月21日)
1) 借助书中p86概念之间的联系网络图,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
2) 重点区分好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三个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
6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5月22日)
借助教材p87 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内在联系然后得以应用。
7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5月23日)
1) 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复习好如何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3 )增加一些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关系,求未知数x的练习题。
8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5月23日)
1) 运用实例,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让学生体会到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2 )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些定律可以扩展或逆反运用,减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质可以用来简算。
9、 四则混合运算(5月24日)
1)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立足于正确计算,得到正确计算结果。
2)对于一般学生重点训练审题能力,能够确定题目中是否隐含着有关定律的因素。
3)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重点训练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地选用比较简单方法的能力。特别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二。代数初步知识 (第13周 5月27~5月31日)
知识要点: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5月27日)
1)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有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建立起字母不单纯地表示某个数,他表示的是一种特定的量的意识。
3)能够熟练地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5月28日)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a 、如:x-6=20 36÷x=6 5x=25等方程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
b、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去解,如:2x+9=35 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 6x,等会有未知数的x项看作一个数,待求出它们的值之后,.再按四则计算当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c、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改变形式,然后再解,如:4x-3.5 ×4=10
3/5 ×3.5-x=1.4 要先求出 3.5 ×4, 3/5× 3.5的积,使方程分别变形为:4x-14=10 2.1-x=1.4 再解。
d、选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如:2/3 x+1/2x=42, x-0.8x-6=32等,先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为(2/3+1/2)x=42,(1-0.
8)x-6=32,然后计算括号内的运算,使方程变形为:11/6x=42, 0.2x-6=32,最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5月29日)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3)引导学生建立比与分数自觉转化的意识。如:甲、乙两数的比是5:
4,由此可知,乙数与甲数的比是4:5,乙数相当甲数的 4/5,甲数则是乙数的1.25倍,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 5/9 ,乙数则是这两个数和的 4/9等等。
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5月29日)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5月30日)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3)在学习比例尺中,要突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个关系式,比例尺与一般度量长度的尺不同,它是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
4)训练学生会看图上附有的注有数量的线段的比例尺,以及后项是1的比例尺。感受到比例尺的前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后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长度放大的现象。
5)注意比和比例的区别,它们都是表示关系的,比是表示比的前项和后项间相除的关系的,所以它只有两项;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关系的,所以它有四项:
6、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月13日)
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比、比例、 正反比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根据y/x=k(一定)和xy=k(一定)的关系式,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三应用题 (第14周 6月3日~6月7日)
知识要点:1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6月3日)
1)在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应着重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位置,进行改编应用题地训练。
2、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6月3日)
1) 使学生能够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熟练地选择计算方法解答简单应用题。
2) 复习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3 、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6月4日)
1) 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正确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2)不仅要重现应用题数量关系地训练,也要重现帮助学生建立检验的意识,掌握应用题验算的方法。
4、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6月4日)
1)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等量关系式,并依关系式列出方程。
2)重点训练是抓住题中最重要的等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式。
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答有很大区别。注意习惯上用算术法的逆向思维。加强引导,以防学生思维定势。
5、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6月5日)
1)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着重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一是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是弄清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使学生弄清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6、用正反比例的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6月6日)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着力训练学生准确观察题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没有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根据性质列出比例式的能力。
7、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6月7日)
1)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四、量与计量 (第15周 6月10日---6月14日)
知识要点:1、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公制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面积、地积单位;掌握面积,地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复习面积、地积单位间的进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而不是10的道理。
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 常用的重量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掌握常用的公制的重量单位,掌握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5 、 常用的容积单位与相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6月11日)
1)升、毫米虽然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有联系,但绝不是说容积就是体积,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2)区别好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树立正确使用相关计量单位的意识。
6、 常用的地积单位(6月11日)
掌握地积单位间的进率。
7、常用的时间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1)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2)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强对进率的记忆。
8、 名数的改写(6月10日)
1)着重化聚方法的复习,特别是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的化聚的方法。
2)提高学生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能力。
五、 几何初步知识(第16周 6月17---6月21日)
知识要点。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1)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加深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掌握角的分类,并能运用工具画出所要求的各类角。
2)教学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纠正学生把直线看作是平角或周角的误识。要从角的意义出发,看待平角或周角。
3、认识垂直与平行)
1)能使用工具比较熟练地画出与一条直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垂线和平行线。
2)学生能够正确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4、三角形的认识)
1)掌握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
2)能够正确地找出与某一个底相对应的高(重点)
5、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征)
1)认识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特征。
2)要注意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复习。
6、认识对称图形。
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需充分发挥教材中网络图的作用,使学生对平面几何面积计算能形成结构。
8、认识圆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认识圆的特征。
2)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9、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以及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
2)理解它们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10、在进行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的复习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地使用各个数位和单位名称。
2)在需取近似值时,要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3)允许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
六、简单的统计(第17周6月24—28日)
知识要点:1、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
1)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
2)能够熟练地解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3)在求平均数时,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求得结果。
2、收集、分析整理数据,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掌握数据的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能够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3、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需要绘制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它们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3)绘制统计图着重训练学生能够根据纸张的大小恰当的选取一定的长度来表示一定的数量。达到掌握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同步进行。
4、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能够比较熟练地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回答相关的问题。
2)可以增加一些根据统计表反映的数据绘制相应的统计图的训练。
七、综合练习—28)
六年级复习
六年级语文毕业练习题。班级姓名。一 我会查用字典。鼎 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第六笔是 在字典中有几种解释 古代煮东西的器物 锅 正当 正在,在 春秋鼎盛 词中选第 种解释。写出另外两个带 鼎 字的四字词语 二 我会正确认读。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选字。1.人参 苗长得参 差不齐,还能让...
六年级复习
六年级复习资料1 欧洲的面积虽然较小,仅有1016万平方公里,却有44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值得自豪的历史和传统。欧洲以平原为主,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风景优美,而且十分富裕。2 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出生于丹麦中部的奥登塞。他一生写了168篇童话。德国的啤酒世界驰名。3 俄罗斯是世界上...
六年级复习
六 上 数学公式。1.分数乘整数,用分子乘整数做分子,分母不变。2.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3.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4.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ab ba 5.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叫做乘法结合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