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期末复习

发布 2024-01-30 10:50:07 阅读 3169

1、 三原色:(红黄蓝)三原色都调在一起会变成黑浊色。但是其中任意两种相调会调出漂亮的间色,三间色:(橙绿紫)

2、 (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是最强烈的对比色。对比的色彩给人鲜明、有力、刺激的感觉。

3、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彼此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

4、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加黑或白可以降低或提高明度。

5、 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加灰色或对比色降低纯度。

6、 人的头和身体的比例有一个民间口诀:(站。

七、坐五、盘三半)。

7、 动物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人类的老师,向动物朋友学习举例:(古人钻木取火是受啄木鸟啄出火花的启示;人类向青蛙学习游泳;人类向鸟儿学习飞翔、向海豚学习潜水,人类向螳螂学习做锯子……)

8、 木版画源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书籍中的插图 ),是版画家族中最年长的最具代表性的老祖母。版画按使用材料可分为:( 木版画、 石版画、铜版画、纸版画等 )。

版画制作的一般步骤是( 起稿、做底版、涂色覆纸印制 )。

9、 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艺术品,内容多以(描写现实生活、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新年张贴在住宅各处,既增加了节日喜气,有美化了生活环境,还可作欣赏之用。

10、 我国著名的木版年画有( a天津的杨柳青年画;b山东的杨家埠年画;c江苏苏州的桃花坞年画等 )。门神)是最早的木版年画形式。

木版年画的制作步骤是:(a画稿子;b“在木上雕刻底版”,c“涂油墨,覆纸印制”。)彩色木版年画需要制作多块版子,进行分色套印。

12、青铜:(铜)是人类认识的第一种金属。这种合金本来是(金黄色),生锈后才变成(青绿色),所以叫青铜。

考古专家将人类历史进程概括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13、 中国青铜器在(商、周)时代到达高峰,青铜(鼎)是权力的标志,威严厚重,纹饰神秘诡异,同时也显示出雄伟和力量的美。

14、 古代(战争、运输和旅行)都离不开马,古人对马是十分熟悉和喜爱的,因此马的各种形象常常出现在青铜器中。

15、 目前“中国旅游”的标志是(汉代铜奔马 )。

16、 许多青铜器上还铸有铭文,被称为“(金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之一。

17、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已经掌握用“(失蜡法)”工艺来制作做青铜器皿了。

18、中国画家及作品举例:

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梁楷《太白行吟图》、清代晚期任熊《武士》、

齐白石《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徐悲鸿《八骏图》、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娇》、周思聪《回家》、吴冠中的油画作品《鲁迅的故乡》。

当代画家刘庆和的中国画作品有(水墨画《朋友》和工笔重彩画《父母》)

冷冰川的刻线纸版画作品是《田野》、《风景》

何家英的素描作品《女孩》、《小姑娘》。

19、外国画家及作品举例:

荷兰画家凡高《向日葵》、《星月夜》、

荷兰画家埃舍尔的《渐变的图形》、《饮水渠》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格尔尼卡》、《和平鸽》。

德国画家门采尔的铅笔速写作品是《画画的男孩》

英国当代画家保罗。贺加斯的铅笔速写《农民》。

罗马尼亚画家克鲁杨的油画《洗头》

委内瑞拉当代雕塑家齐特曼的铜雕《一家人》

20、陶都是(江苏宜兴)

惠山泥人在(江苏无锡)

21、南京的市花:(梅)

南京古建筑:(明城墙)(南京明城墙共有13座城门,会写三两。)

南京六朝石刻以(辟邪)为最上品,成为(南京的象征)。

南京著名的工艺品(云锦)。

南京最高的建筑(紫峰大厦450米)

绘画题:用勾线涂色的方法画一幅《瞧这一家子》

六年级美术上册复习

六年级美术上册复习资料。一 填空题。1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 墨 纸 砚。2 墨分五色通常是指焦 浓 重 淡 清。3 中国画按照题材来分,主要分为人物 花鸟 山水这几大类。4 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 徐悲鸿 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 齐白石 以画竹见长的画家是 郑板桥 5 徐悲鸿是杰出的现代画家 美术教育家。其一...

六年级下册美术期末复习

一 填空1 阿尔的吊桥 是荷兰国画家凡高的绘画作品。他一生贫困,只活了37岁,他的代表作品还有 向日葵 2 在色彩中,红 黄 蓝叫三原色。当我们把红与黄调在一起时,会出现橙色,红与蓝相调出现紫色,黄与蓝相调形成绿色,这三种颜色称为三间色。3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 深浅程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可以通过加白提...

六年级下册美术期末复习

一 填空。1 阿尔的吊桥 是荷兰国画家凡高的绘画作品。他一生贫困,只活了 37 岁,他的代表作品还有 向日葵。2 在色彩中,红 黄 蓝叫三原色 当我们把红与黄调在一起时,会出现橙色,红与蓝相调出现紫色,黄与蓝相调形成绿色,这三种颜色称为三间色。3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 深浅程度。色彩的明度变化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