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有幸拜读了台湾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重新看知识、看学校教育、看当前社会,这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
黄武雄认为孩子是为了什么去学校的呢?他说:孩子到学校,最主要的事便是学会与人“互动”、与自然“互动”,学会与世界真正联结。
人生下来,离开母体,发展智慧,当他开始意识到自我,意识到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被迫孤独地面对生活时,心中会因疏离而产生焦虑,想返回母亲的子宫已经不可能,融入社会成了他唯一的选择。社会犹似母体,一个人融入社会这个母体的信物是工作和关爱,工作和关爱都是人与社会的一种互动,一种联结。其联结的途径有二:
一是打开经验世界;二是发展抽象能力。
如今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在获取经验的过程中,离不开独立思考,所谓独立思考,并不是闭门造车的思考,而是不从众,不人云亦云的批判性思考。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着重操作性的训练,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抽象过程,那么学生学到的经常是抽象语言,而非抽象能力本身。
人的抽象能力的成长,非常迟缓,而且需一点一滴地积累抽象经验,才能往高层次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常因他的抽象能力尚未达到他要学的数学知识所相应的抽象水平。
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重视每个孩子的个别差异,慢慢积累他的抽象经验,数学对每个孩子都将变得简单而有趣,数学对每个孩子抽象能力的培养,也都将扮演难以替代的角色。
学习《学校在窗外》心得体会
学习 学校在窗外 心得体会。叶剑锋。台湾黄武雄先生的著作 学校在窗外 一书中,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重新看知识 看学校教育 看当前社会,这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有位教育的前辈却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这样发问 今天的学生有多少是为了学习而来学校的?他们更多地喜欢学校是因为学校有他们的同学!回想我...
读《学校在窗外》心得体会
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是杜校长在例会上提到了,虽然没有刻意给大家推荐,而它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可又为自己的懒散不上进找了种种借口才打算在暑假里看。带着这个书名走进阅览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 一个孩子趴在窗台前,望着远处冷冷的月亮,或是太阳,或是 学校在窗外 黄武雄著。就是这样简单的封面构图,就是这样...
学习《学校在窗外》的心得体会
学习 学校在窗外 的心得体会。台湾黄武雄先生的著作 学校在窗外 一书中,以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 这个追问为引线,重新看知识 看学校教育 看当前社会,这引起了我的阅读兴趣。有位教育的前辈却对我们今天的教育这样发问 今天的学生有多少是为了学习而来学校的?他们更多地喜欢学校是因为学校有他们的同学!回想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