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思品教学反思案例。
这份试卷对基础考查较多,涉及到教学各个方面,难度不大,但紧扣课本,从反馈看,学生掌握情况各不相同,这一部分很好地反映了学生的基本功状况,便于以后教学的针对性。
在阅读方面,学生理解上没有大的困难,但做题时方法需要指导,特别是扣准中心把握主旨一类题。
教学反思。1、由于刚接收这两个班级,在师生磨合上需要些时间,初一至初二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一个转变,因此教师开始把重点放在创建师生配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上,在经过两个月后已初见成效,师生间沟通也呈良好状态。
2、两个班学生基础都较薄弱,平时不太注意书本,很多人没有养成复习的好习惯,且对基础的字词,课文的默写较轻视,这在平时的听写、测试中有明显表现,针对这一状况,教师格外注重默写等基本功,但目前为止,成效不十分理想,必须继续强化。
3、要重视笔记,由于是实验班,课堂效率还是较高的,但学生不太重视笔记,或是只抄板书,或是记录零散,回家后更不复习,以至讲过的内容无法掌握,以后需对记好课堂笔记做适当指导,并不定期检查记录及掌握情况。
4、加强阅读训练,拓展学生思维,充分利用学生现有资源,以课内集体精讲,课外自主练习结合的方式,完成一批优秀阅读的训练,题在精,不贵多,但矛盾是学生课外没时间做语文题。
5、强化作文训练,把这作为以后教学的一个重点,上半学期由于几次征文活动,正常的作文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因此讲评的机会较少,但通过考前个别指导看,还是很有帮助的。
6、要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可以使有些工作落到实处。作为中途**的教师,也格外需要家长的配合。
篇二:思品教学反思案例。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外部的教育因素触及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时,才能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中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中学生有着丰富的精神需求,他们求知、求美、求真、求友谊、求有价值的人生,更渴求得到理解和尊重。
因此,教师若能走进学生生活,立足于学生实际需求教学,让学生“披文以入情”,思品课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就能得到有效统一。
案例(一):
我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下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教学时,先在课前对学生的消费行为、消费权益、消费心理、消费维权作一简单的调查(问卷形式),然后根据问卷所反映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围绕所学的消费者享有的权利精心设计了一个知识抢答活动,抢答题目的设计确保大多数学生都懂得回答。课堂中抢答的时候出现了争先恐后的景象,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对于得分高的同学我给予其“奖品”,但这些“奖品”都是一些假冒、劣质或者过期的产品。
学生领到“奖品”后非常开心,马上就动手“**”这些“奖品”,很快就有学生大呼“这东西质量怎么这么差!老师你被坑了,这是假冒的次品啊!”“老师这东西是过期的,怎么能吃啊!
”。啊?那我的什么权益被侵害了?
”顺着学生的惊呼我故作惊讶状。学生回答:“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那我该怎么办呢?”我接着问学生。学生马上议论开来,在学生的议论当中我列出三种维权的方式请学生帮我选择,学生都懂得回答应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本课教学的内容,而且也促使学生产生了想要学习、了解“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这一新知识的需求。
案例(一)分析与反思:了解、关爱学生生活,“披文入情”之需。
学生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之前,都仔细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学习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作为教学的铺垫?”为了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可以通过课间谈心、座谈会、民意调查、qq聊天、互发email等形式,多渠道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精神需求。
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愿学”。本案例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引出课堂教学。而且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之下,学生的心态很自由、放松,不知不觉之中就实现了“披文入情”。
这种自由开放的心态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和积极思维,更容易使学生将精力集中到学习上,从而实现思品课教学“学文、明理、导行”的三维目标。
案例(二):
我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男生、女生》的教学时,设计了歌词的欣赏与改编这一活动,在**的选择上,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听、喜欢唱、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如《第一时间》、《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是女生》《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等,欣赏完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中的一首作为改编的歌曲,要求角色变换,从另一性别角度改编歌曲。比如:
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成“对面的男孩看过来”,把“女孩的心思你别猜”改成“男孩的心思你别猜”等,然后根据男女生的差异写出相应的后续内容。教室立即有如炸开了锅,学生讨论改编歌曲的兴致极高,而且有些同学边改编边哼唱,俨然变成了一个个创作型歌手,改编完后由学生推选代表把本组的作品吟唱一遍。这样的活动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品尝到了获得认可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教学目标也在学生的创作交流中得到了实现。
案例(二)分析与反思:体验、感受学生生活,“披文入情”在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的欢乐”,而学生对思品课兴趣不高已成为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的主要障碍。因此,思品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思品教师深入学生生活,弄清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找到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让学生在教学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课堂的乐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乐学”。
本案例就是利用学生喜欢贴近他们生活、年龄特点的流行**这一兴趣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这舞台上充分合作、交流,尽显自我。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创造了让学生表现的机会,把道德教育寓于趣味的活动之中,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智慧的潜能,唤醒学生创造的天性。从中教师也会为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而深深折服!
案例(三):
我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礼仪展风采》的教学时没有依据教材的内容安排教学,而是把礼仪分成赞赏篇、警醒篇、民族传统篇、反思行动篇四个篇章,由学生自由选择小组成员组成“礼仪行动小组”,每一小组任选其中的一个篇章,通过调查、访问、观察、上网搜寻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社交礼仪状况。学生把自己小组的成果有的制作成一段礼仪广告,有的制作成手抄报,有的制作成漫画小人书,有的制作成精美的像册,还有的干脆在班里出了一期黑板报进行宣传,这种与现实生活的“零距离”接触,不仅使学生的整理资料、动手制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还使学生真正理解了礼仪的重要性,认识到社交中的优雅礼仪应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更使学生懂得反思自己以前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引导他们在以后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自觉地落实一些基本的礼仪。
案例(三)分析与反思:深入发掘社会生活,“披文入情”求用。
卢梭说过:“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动力。”实践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之一,这就要求提高思品课的课程实用价值,教师应把思品课教学放到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下进行,使学生的学习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学有所用”。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教室的空间是有限的,教材仅仅是一个载体,教师要用“活”并超越教材,尤其需要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
社会生活赋予了思品教学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使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同时也是思品教学最大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掘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听、多看、多记,从生活中提取有效信息,捕捉丰富而新鲜的教学素材为思品课教学涂上“七色彩虹”。教师只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才能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才能引导学生养成参与实践,走向社会,在实践中锻炼,在生活中觅道理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会学”。
本案例就是让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达到思品课教学的明理、导行之目标。
中学思品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思品课教学与其它学科知识的传授不同,学生学习的主要不是客体化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充满主体选择的观念体系,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思品课具有学文、明理、导行三大目标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去“燃情”,“煽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披文以入情”,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则其活跃的思维,精彩的言辞,新颖独到的观点,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将会大大地超出教师的预料!
当然学生在展现自己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实现道德的内化!
篇三:思品教学反思案例。
我在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时,提出了吸收外来文化主要吸收它的哪一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差距?要说出理由。
有的学生认为应该吸收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东西;有的认为应该吸收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有的认为要学习外国的技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时,突然有个同学提出,外国的社会制度也是需要学习的。此话一出,整个班响起一阵喧哗。
我对他说:“哦?说说你的理由?
”这个学生回答说:因为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那么穷,而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富裕。有同学起来反驳:
“中国底子薄,起步晚,所以才这样的。(一片掌声)另一位同学说:我国现在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快得多。
还有位同学说:我们只是经济发展的基数小而已,但速度还是很快的。争论告一段落,学生们在等老师发表意见。
我说:我想,从刚才的争论中,大家已经明确了我国经济之所以落后的客观原因。可以说,造成我国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历史的,有现实的,但是在众多因素中,我们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这里,老师只给大家留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课后去思考:我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不是社会制度?是不是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比社会主义国家富有?
我认真地回顾了一下这堂课:学生真正的动了起来,思维活跃的火花在跳动,激情在课堂上点燃了,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能点燃起争论的“火”,也能控制“火势”,不能漫无边际,更不能影响其他方面,更能适时的“熄火”。否则这样的课堂,老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地位如何体现?
活跃的课堂,是思维的活跃,是能力的活跃。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乱说乱讲,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两难问题时,引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辩论,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思想,体味生活中蕴含的道理,规范自己生活中的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值得总结的是:
一、作为教师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实施,引导、激发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达到百家争鸣,学生用心去体会,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经过学生的争论、辩论后的观点,必须统一或有一个定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想知道的最后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观点一致的学生更自豪、更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所以,某一次的尴尬,某一次的突如其来,某一次的偶发事件,它不是一件坏事,它迫使我们教者去反思,去思考,去体味。汲取和总结经验和不足。那些不足是我们的教学中的红灯提示,那些好的教学经验,是对教学最有效的帮助。
已经走上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和研究的我,一次的尴尬,一点的感悟,真是因为这一次次的感悟,才会有进步,愿我的一点点感悟能为新课改添上一点新绿,为新课改日臻完善献上微薄之力。
思品课堂案例教学心得体会
在整个案例教学的 环节中,教师是促进者 激励者 指导者 辅导者 协调者,师生之间是和谐 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并熟悉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 学习特点 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同时,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防止学生放任自流,随时排除干扰学习的非知识因素和干扰性...
思品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 启发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
小学思品教学心得体会
本人为人师已有二十几年了,在这漫长的教学生涯里,我总觉得自己不想单纯地只作一名教书先生,而是想把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方向上去引领,我觉得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应寓情于理,循循善诱。在让学生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在我担任的是全校的思品教学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思品课教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