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5日,我参加了为期3天的高一地理新课程培训。在新课改的滚滚大潮中每个教育者都在寻找自己最佳的导航方式,在这个大潮中,我是个新手,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高一地理的教材编写、体例设计、模块处理等有了新的认识,现将培训内容和我的体会报告如下:
一、 课程定位、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是人文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要求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掌握地理学习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地理必修共6学分,必修。
一、必修。二、必修三各2学分。选修的内容有:
《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必修一》的基本地理思想是: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以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必修二》的基本地理思想是: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该协调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
必修i》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形的塑造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等内容,主要介绍自然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并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来**地理过程、地理事物现象发展变化的成因。教材的体例设计有:内容提要、思考或读图思考、活动、阅读、案例、问题研究六块。
其中内容提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如第一章《行星地球》的内容提要是:
“地球处在什么样的宇宙环境中?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地球的运动有什么规律?
地球运动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球具有怎样的结构?”
学生通过内容提要了解本章要掌握的内容,带着问题在学习中找寻答案。关于其他几块的处理,专家讲:“阅读”就是读了就完了,起到扩展知识的作用。
“活动”:提倡教师和学生动手做,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可以观察现象,总结规律。如:
讲热力环流时,教师可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箱,倒放在桌子上,把一团蘸了柴油的棉花团点燃,放入箱内,观察烟的运动方向,这样能形象、直观地展示热力环流现象。问题研究侧重过程和方法,其结果具有开放性。如:
畅想型问题: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资料来补充问题研究的内容,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写成小**,在班内张贴或者可以向学生刊物上投稿。
教师还可以借助多**设备**一些**、**,勾起学生“好奇的小虫子”,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紧扣课标,指导教学。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解读学习要求,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度。 对课标中的“内容标准” 的分析和解读是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如果方向错了,这节课可能不会太成功。研读课标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
案例:“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必修1第11个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
了解洋流概念。
运用行星风系分布图和洋流分布图,归纳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对照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渔场分布图等专题图,分析洋流对全球热量输送、沿岸气候、渔场、交通及海洋污染的影响。
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洋流概念。②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绘制全球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③结合实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设计时如果为了培养培养学生执果索因,探索疑问的好学精神,加入了旧教材里“洋流形成原因”这一目标,则不符合课标要求,教学容量就有些大。所以,在作教学设计时必须遵循课标所指明的教学方向。
案例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必修1第14个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①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的认识,归纳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②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并深入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③判读相关地图,与同学相互补充,说明图中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
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的认识,归纳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②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并深入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③判读相关地图,与同学相互补充说明图中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若加入目标④在深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基础上,掌握绘制 “理想大陆表面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的方法。这一目标对于学生现有能力来说,目标过高,不容易突破。
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必修1第18个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①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诱发和加剧的影响,进一步确立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
②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诱发和加剧的影响,进一步确立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②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3、根据教材、提出建议。
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是建构课程总体目标的宏观思维框架,并非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设定时都必须兼备的要件。
2、三维是从不同视角对整体目标的描述,不能简单理解为,每一节课都是必不可缺的三个部分,更不能以具体的教学环节对应某一维度的目标。
3、在做教学目标设计时不要出现“使学生让学生---可以运用一些词如:识别、指出、辨认、列举、描述、简述、说出、分析、简要分析、结合实例说明、确定、评价、开展、**等。
4、酝酿教学情境:如古诗词酝酿教学情境“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反映了我国江淮地区在准静止锋影响下,出现的“黄梅时节家家雨”的独特梅雨现象。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茫茫四无边,朝来暮去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说明了地球上海陆变迁及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she)”反映了男人烧山耕作,女人下山背水的劳作场面,说明烧山种田毁坏了涵养水源的森林,造成山上水源枯竭,人们生活艰难的惨状。
还可以用正反方(或多人参与)的辩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用小实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现代化多**技术为支撑,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用多样化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创设教学情境:如:
信息搜集、地理讲演、地理竞赛、角色扮演、地理辩论、地理游戏、地图绘制、地理摄影、教具制作、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观测、地理参观、地理旅游、野外实习、方案设计、**撰写、编辑地理小报等。
5、指导学生记笔记和绘图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6、适当给学生介绍一些实用性很强的地理规律记忆口诀:在地球俯视图中南北半球的判读—“北逆南顺”;大气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等温线上弯曲的判读—“高高低低”;闭合等温线区域内温度值的判定—“大于大,小于小”;利用等温线判断洋流的性质—“低来寒,高来暖” “北低为北,南低为南”“凸向即流向” “暖高寒低”;
以上内容为我所学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我认为在新课改形势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由于平时,我们对学生爱之深,责之切,管的严,抓的紧,学生在学习中对老师有严重的依赖性。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适当的放手,给学生独立“活动”的空间,可以从培养学生课堂的举手率入手,如在讲三圈环流时,我先踮起脚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圆,边讲边画出了南半球的大气环流图,然后做了个够不到的动作,说:谁能帮我画北半球部分?此时,不管学生会与否都会有同学帮我,一个学生在画时,其他同学也会帮着“出谋划策”,此时,我初步的目标就达到了。
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从细微入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贵在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然,作为教师自己也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希望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既好吃又营养”的地理大餐。
地理心得体会800高一地理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一 课程定位 教材分析高中地理是人文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要求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掌握地理学习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高中地理必修共6学分,必修。一必修。二 必修三各2学分。选修的内容有 宇宙与地球 海洋地理 旅游地理 城乡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保护 ...
高一地理课改培训心得体会
关注已久的新课改终于临近了,经过暑假的远程培训及校本培训,对新课改由陌生变得逐渐熟悉,了解了一些新变化,学习了一些新理论。现在把这次课改的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 高中地理新课程的 新 新课程的 新 体现在什么地方?根据培训学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重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改变过去繁 ...
初一地理心得体会
通过初一地理的学习,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在此分享心得体会范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一地理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初一地理心得体会范文篇1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3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