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发布 2023-10-03 20:35:04 阅读 7222

篇一:eda课程设计。

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12.设计原理13.

频率计各部分源程序24.设计模块连线55.设计最终**波形66.设计项目添加67.课程设计现象88.

课程设计说明89.心得体会8参考文献9

1.课程设计目的:

1、进一步了解eda语言功能。

2、了解eda在高频工作下的优势,这是单片机无法比拟的。

2.设计原理:

采用一个标准的基准时钟,在单位时间如(1s)里对被测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即为信号的频率。

8位数字频率计的顶层框图(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可分为四个模块:控制模块、计数测量模块、锁存器模块和显示模块。

图18位数字频率计的原理框图。

1、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的作用是产生测频所需要的各种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的标准输入时钟为1hz,每两个时钟周期进行一次频率测量。该模块产生的3个控制信号,分别为teten,load,clr_cnt。

clr_cnt信号用于在每次测量开始时,对计数器进行复位,以清除上次测量的结果,该复位信号高电平有效,持续半个时钟周期的时间。teten为计数允许信号,在teten信号的上升沿时刻计数模块开始对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测量,测量时间恰为一个时钟周期(正好为单位时间1s),在此时间里对被测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即为信号的频率。然后将值锁存,并送到数码管显示出来。

设置锁存器的好处是使显示的数据稳定,不会由于周期性的清零信号而不断闪烁。在每一次测量开始时,都必须重新对计数器清0。

控制模块的几个控制信号的时序关系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看出,计数使能信号tsten在1s的高电平后,利用其反相值的上跳沿产生一个锁存信号load,随后产生清0信号上跳沿clr_cnt。

clkteten

loadclr_cnt

图2控制信号时序关系。

2、计数模块(

计数器模块是由8个带有异步清零端,进位信号输出的模为10的计数模块级连而成。

3、锁存器模块(

锁存器模块也是必不可少的,测频模块测量完成后,在load信号的上升沿时刻将测量值锁存到寄存器中,然后输出到显示模块。

3.频率计各部分源程序:

3.1控制模块源程序(

3.232位锁存器的源程序(

3.3三八译码器源程序模块(

3.4数字频率计的源程序(

篇二:eda课程设计报告。

河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l123班课程名称:学年学期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指导教师:

20xx年6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一、开始模块。

libraryieee;--开始显示以及过关显示模块。

entitykaishiis

port(start:instd_logic;

biaozhi:instd_logic;

clk:instd_logic;

guanshu:inintegerrange1to8;

zheng:inintegerrange0to10;

fu:inintegerrange0to10;

duan:outstd_logic_vector(7downto0);

wei:bufferstd_logic_vector(7downto0);

flag2:outstd_logic);

endkaishi;

architecturebeh**ofkaishiis

signalztai:integerrange1to8;

signalduan1:integerrange0to12;

signalduan2:std_logic_vector(7downto0);

signals1,s2,s3,s4,s5,s6,s7,s8:integerrange0to12;

signalka:std_logic_vector(1downto0);

beginprocess(clk)

variablec:std_logic;

beginif(clkeventandclk=1)then

if(biaozhi=1)then

c:=1;flag2 endif;

if(ka="00")then

s1 if(start=1)then

ka endif;

endif;

if(ka/="00")then

if(c=0)then--显示分数。

s1 if(c=1)then--显示关数。

s1eda课程设计心得体会)thenc:=0;flag2 endif;

endif;

endif;

ztai caseztaiis

when1=>duan1 when2=>duan1 when3=>duan1 when4=>duan1 when5=>duan1 when6=>duan1 when7=>duan1 when8=>duan1 whenothers=>null;

endcase;

caseduan1is

when0=>duan2 when1=>duan2 when2=>duan2 when3=>duan2 when4=>duan2 when5=>duan2 when6=>duan2 when7=>duan2 when8=>duan2 when9=>duan2 when10=>duan2 when11=>duan2 when12=>duan2 whenothers=>null;

endcase;

endif;

duan endprocess;

end;二、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vhdl语言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学一门语言就要不断的去思考并反思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只有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对vhdl语言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以后学这门语言有很大的帮助。

篇三:北京科技大学eda课程设计报告。

eda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8051的可编程电量监测及显示系统。

**电路设计。

院(系):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宋凯。

学号:41351080

指导教师:王玲。

小组分工。赵子秋:负责电路系统搭建。

宋凯:负责程序设计及调试。

陈经纬:负责课题选择、资料搜集以及协助调试电路及程序。

20xx年10月28日。

目录。一、概述3二、设计要求3硬件要求3软件要求3其他要求4三、总体框图4四、功能模块51模拟电源模块52a/d采样模块638051控制、1602显示模块及蜂鸣器低电位报警模块6五、总体设计电路图7六、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10七、设计心得体会12八、参考文献12

概述。本设计主要想法来自与生活中常用到的电池的电量显示,采用multisim中mcu库内的8051可编程控制芯片做主要控制芯片。外围模块包括lcd1602显示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和电源电量模拟模块。

通过外围电路的连接以及对8051写入相应程序,最终利用multisim实现了对一个电源电量监测及显示系统的**。设计要求。

硬件要求。为了很好的实现在multisim中对系统功能的实现,首先我们得了解8051可编程芯片的功能。由于8051自身不带a/d、d/a转换模块,我们还得了解a/d模块的使用方法。

由于本次设计的显示模块用到了lcd1602,我们还得掌握lcd1602的配置使用方法及通信方式。最后搭建的电路要实现稳定输出、走线美观等要求。

软件要求。首先我们必须熟练掌握multisim**软件的使用,其次因为本设计用到了可编程芯片8051,所以我们还得掌握一个编程软件的应用(本次设计选用的是keil5)。

其他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字电路的应用及查阅相关的相关技巧。

总体框图。功能模块。

1、模拟电源模块:

说明:为了模拟生活中电源电量,我们采用了如上图的电路结构。电路总电量是5v,其中key=d是切换开关,当开关置于下端时,通过调节电位器r2可以对5v进行分压送入a/d模块采样端,模拟电源剩余电量不同时的情景,便于调试后面的显示电路时观测。

当开关置于上端时,电容c1作为电源,r1作为生活中消耗电源电量的用电设备,s3的开断则表示用电设备用电与否,u6a的基极接到了8051芯片的pb3端,便于编程控制实现当检测到电源电量(即电容存放的电量)低于设定百分比时即刻给电容充满,同时接在pb3端的灯泡x2亮表示正在充电。完成充电后电容放电表示正在用电,如此循环,最终达到模拟生活中电源用电的目的。

EDA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本系统主要介绍了锅炉的液位检测控制,还介绍了对温度和压力的检测控制,介绍了8051单片机和其它一些单片机在锅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它们的引脚和在系统中的电路图,本设计还采用了多种传感器来对液位 温度和压力的信号采集,利用led来进行信号的输出显示,我设计的硬件系统的结构简化,系统精度高,具有良好...

eda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写心得体会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心中有很多想法,想说却不知道怎么写下来。下面本栏目搜集了eda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eda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一这次eda课程设计历时两个星期,在整整两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的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

EDA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这次eda课程设计历时两个星期,在整整两个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的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设计,进一步加深了对eda的了解,让我对它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当每一个子模块编写调试成功时,心里特别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