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之内修外用篇》心得体会

发布 2023-09-21 19:38:19 阅读 4119

药学部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论语》是记录孔子与其**言行的,是儒家的原始经典之一。千年论语,永恒经典。

经过《论语经典精神之内修外用篇》的学习,我对《论语》有了更全面的、更深刻的了解。《论语》集中体现孔子的思想,包括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当代人仍具有借鉴意义。

下面就《论语》中关于学习、和谐、仁政、诚信的观点,谈谈我的看法与体会。

一、学习是基础。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

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要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

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

当今,由于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卫生法规和医疗制度的日趋完善,患者维权意识的逐渐加强以及医疗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医院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制度严格的技术服务性组织,为了适应了新形势、新环境,满足新需要,接受新挑战,学习型医院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学习型医院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全体员工加强医德医风的学习,改变医务人员只重医疗结果而忽略医疗过程的传统观念,转变其服务理念,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而思,思而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二、和谐是目标。

和谐的观点最早出现在《左传》,它最初反映的是**的和谐。后经孔子发展,和谐所指的范围扩大,引用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讲和谐,不是说应该取消等级差别,而是在承认和维护等级制度的基础上谈和谐,讲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

《论语》中提出了和谐的目标和准则,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也集中体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只有百姓把国君当国君,国君把臣子当臣子,儿子把父亲当父亲,父亲把儿子当儿子,真正遵循礼,尊重别人,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

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因为我们需要和谐,世界需要和谐,只有和谐了,社会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医院的发展同样如此。

医院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加快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着重要的医疗卫生保障。由此可见,医疗活动与百姓健康息息相关,医疗行业是体现全国共创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几年医疗纠纷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时有暴力事件发生,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将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这已成为社会大众、**部门、新闻**、和医务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这其中有院方原因、患方原因以及社会的原因。医疗纠纷的暴力化倾向是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的一种表现,既影响了我们的公共安全,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要缓解医患矛盾,使医患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更和谐,我认为应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院首先要眼睛向内,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要善于分析自身的问题,从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加强医院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寻找服务创新点。

三、仁政是纲领。

在《论语》中,孔子反复提到“仁”的思想,“为政以德”。可以说,“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理想的人格境界。孔子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仁政”的学说。

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张。反对一味使用严刑峻法,而要先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搞好政治。

实行仁政关键在于以德来治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刑罚、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人们只会尽量避免获罪,却没是非之心、羞耻之心,因此要把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与以信治国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合力。历来实行仁政的君主即使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事迹仍流传至今。

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君主,他们也必定受到百姓的爱戴,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仁政”体现了民本思想,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加重视百姓的地位。在今天,我们国家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近几年的“三农”政策,切实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四、诚信是保障。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为人处世的警示名言。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诚信更是必不可少的。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就是,孔子说,“一个人丢了诚信,她还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呢?

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圣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看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人没有了诚信,将寸步难行。即使在我们日常生活交友中也一样,我们每天需要三省吾身,我们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以待了。

当别人对自己特别好的时候,或许我们会在想究竟他想得到什么,为什么会对我那么好,自然而然地产生怀疑。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我们有这种想法?我们是否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

如何做到“诚信”,“诚信社会”从谁做起?我认为首先就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那么整个社会诚信气氛的形成才有了基础。诚信不仅仅指个人的品质,他还是我们为人处世和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

“修己以敬,诚信载物”是我们医院一贯秉承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夯实了医院“十一五”期间快速发展的根基,也正是这种精神,让我们医院的发展之路走得快速而且平稳。我们会继续秉承这宝贵的医院精神,在实现新跨越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习、和谐、仁政、诚信四者相生相成、缺一不可。学习是基础,仁政是纲领,诚信是社会发展的道德保障,和谐是最终的目的。总之,《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

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研究《论语》思想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事实上,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提升素养,为医院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国学经典论语讲座心得体会

国学经典 论语 讲座心得体会。今天听了于丹教授的 论语心得 片段的讲座,感觉有一种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的感慨。孔子的时代离我们很遥远,但他的思想却还在感动着今天的我们。当我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不知道学什么的时候,孔子给我们指明了道路。那些善意的 真实的 重要的东西才值的我们学习。当现在的人们都...

读书论语心得体会多篇

读过 论语 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 礼 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 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下面是带来的读书论语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读书论语心得篇一 论语 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

心得体会 论语《学而》篇解读

同学们好 今天我们一起要学习的是论语 学而 篇的第一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先看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句中同学们要重点把握四个字,第一个是 学 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读书学习的意思,但是学什么?孔子认为学习的内容是很宽泛的,论语 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