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57 阅读 6454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拖延心理学》这本书成书于34年前,是一本专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拖延症的著作。作者和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博士,都是资深心理咨询师,也是最早提供拖延领域心理**的专家。这本书确实很特别,现在市面上研究拖延症的书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把战胜拖延和成功、励志联系在一起,而本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她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拖延症,反对把拖延症归因于“意志力薄弱”“进取心不强”这类的原因,所以书中的见解更加专业,也更加深刻。

作者提出了三个主要观点可以作为本书的精华:第一,拖延是一种心理综合征,它和人的品行无关;第二,造成拖延的罪魁祸首是人的恐惧心理;第三,我们怎么来克服拖延,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拖延的呢?可能记不太清了,没关系,你一定认识那么一个同学,随便起个名字就叫小明吧。某个寒假,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但是寒假作业好像还没做。

想一想厚厚的作业本和班主任阴沉的脸,小明心里泛起了一丝恐惧。他茫然地打开作业本,发现作业是什么好像都不记得了。哎,好心塞,还是先打把游戏压压惊吧!

就这样过了一天。第二天,仍然是昨天的重复。就这样直到假期的最后一天,开始疯狂地赶作业。

看着邻居家的学霸早就完成了作业,一身轻松的样子,小明一边流着悔恨的泪水,一边不停地自责:为什么不能早点开始呢?我为什么这么懒?

我真没用!

生活中除了少数的学神、学霸,我们身上都有小明的影子。“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我们经常因为拖拖拉拉导致作业没做完、工作没做完、**没成功,进而导致被挂科、被炒鱿鱼、被分手等等这些事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了失望和鄙视,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是个厉害的角色,不得不向没用的自己低头。

我们真的没救了吗?本书的作者不这么认为。在研究大量案例的基础上,作者指出:

表面上看拖延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管理上的问题,和软弱的意志力相关,但并不完全如此。试想一下,假如我们意志力足够强大,就不会拖延了吗?比如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士兵,可以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严格训练,并且有着良好的作息习惯,但是如果你让他重新投入大学课程的学习,他可能一拖再拖,但就是难以拿起书本。

即使是意志强大的人同样避免不了拖延的困扰。由此作者提出了本书的第一个主要观点:拖延虽然可恨,但却不是我们的人格和品质的问题,而与我们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本质上讲,拖延症就是一种心理综合症。

这种心理上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我们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可以计算的,比如小明的一生可能有80到100年,他完成学业需要15到20年,其中通过研究生考试需要用掉一年时间。当我们以年为单位衡量时间的时候,总会觉得时间很宽松。

可现实很骨感,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小明平均需要6个月的时间来学数学,那对于数学中的某一章节来说,只有一周的复习时间,你看,时间其实很紧张。而这一周的时间,小明可能还要应对学业课的考试,陪女朋友逛街,和同学来一场毕业旅行,等等。时间经过这样不断的做除法和减法,留给小明完成某一项具体目标的时间并不多。

对于习惯了拖延的小明来说,尽管他能意识到这一点,也无法正视这个现实。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有限的、公平的,小明很难接受这一点,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懒惰的人,这一年的时间里,他组织了几次社团的活动,安排了和女友的完美旅行,把所有的生活琐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唯一逃避的就是投入考研的复习,虽然他知道这对自己非常重要,但是每当他想投入复习的时候,学习数学的难度就让他望而祛步,而拖延为他的不勇敢创造了完美的借口,帮他躲避不自信的烦恼,每当他感觉内心不安的时候,“我的时间还很长”这样的想法都会让他心安理得地过下去。在意识到时间所剩无几的时候,小学时做寒假作业的不愉快记忆再次重演,痛苦、悲伤、绝望的阴影开始笼罩在小明心头。

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心理综合征的另一种表现——自我否定。小明对拖延的无可奈何,很自然地把自己带进了自暴自弃的陷阱。和小明一样,如果拖延症让我们的生活一团糟,那我们精神上的压力会越发沉重,这样的沉重不能促使我们从拖延中解脱,反而会加重拖延的状况。

就这样,拖延削弱了自信,不自信导致了压力,而压力又加重了拖延,这是一个看起来望不到头的恶性循环,那么,身处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人生还有回到正常轨道的可能吗?

答案是肯定的,作者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自我认知的偏差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合理认知,接受自己的局限性,维护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对小明来说,要想从拖延的痛苦中解脱,第一步就是接受并且面对一个真实的小明——他并不是学霸,不能在紧迫的时间里有条不紊地完成大量学习任务,要完成作业或者研究生考试,他需要比学霸更早地开始,而不是一味地逃避这个现实。虽然这对小明来说有点残酷,但只有认清这一点,他才能从自己真正的位置开始改变,才更有可能成就一个崭新的小明。同时,让小明羡慕嫉妒恨的完美学霸小红,其实是他理想化的错觉。

小红虽然是学霸,可她并不像小明没有很多朋友,也没有特别的业余爱好,这些都是小明不得而知的另一种苦恼。而小明却在这种盲目的比较中贬低了自己,动摇了自信。在面对拖延时,我们应该用鼓励的态度,而不是批评的态度对待自己,每当自己找借口逃避学习时,就告诉自己:

“小红能做到的我也可以,只要我要早点开始,我会做得比她还要好。”当我们准确地找到自我定位,就有了正面对抗拖延的机会——找到让屡屡自己陷入拖延的根源,并且打败它。

那么,造成拖延的根源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拖延的产生源自深藏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感,这也是本书的第二个主要观点。在人类的进化史上,为了对付险恶的自然生存环境,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发展出了一系列的防卫机制,将那些不堪忍受的情感阻挡在意识范围之外。

拿我们的大脑来举例,大脑感受身体的触觉需要400到500毫秒的时间,但是感知恐惧只需要14毫秒,努力用最快的速度告诉我们及时远离那些可怕事物。所以,我们之所以拖延,并不是为了逃避做某件事,而是这件事引发的某种感受,这感受可能源自我们的生活记忆,或者我们早就忘了它来自何处,但是大脑回路和海马体却对此发生了反应。就拿小明的例子来说吧,他之所以迟迟无法专心投入考研复习,是因为对复习数学的恐惧,因为在大学数学课上,小明在理解高数的复杂概念时非常困难,这让他感到自己很愚蠢。

小明的心理防卫机制每每启动,就是用来防止自己受到这种痛苦情绪的侵袭。作者认为,正是这一类潜藏在意识中的恐惧,让我们用拖延代替选择、代替执行,带着自欺欺人的无力感生活。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给各样的恐惧,经过筛选,我认为主要有三种类型,首先最常见的,就是对失败的恐惧。我们拖着不去做一件事,往往是因为害怕事情办不成,让自己感到挫败、难堪,尤其是那些自己不怎么擅长的事儿。比如小红加入了学校的网球社团,和同学一起买了球拍、球服等全套装备,可每次有参加集体练习的机会,她总是恰好有事,用各种不同的理由回绝了邀请。

就这样两年后,小红甚至还没参加过一场比赛。是因为她不喜欢打网球吗?其实并不是,每当有比赛的机会,小红总是习惯性的逃避,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输球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尤其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她对自己的技术不那么有信心。

更何况自己的男神也在这个社团,如果在他面前输球,那简直蠢得无法想象。所以,小红既没有退出社团,也没法说服自己参加比赛,她选择用拖延的办法避开,避开那种万一失败带来的挫败感,虽然她非常想在比赛里证明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想把每件事都做得无懈可击,想让每时每刻的形象都保持完美,完美就是他们自信的源泉。

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最恐惧失败,恐惧尝试,因此,完美主义是滋生拖延的重灾区。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摆脱拖延症对生活的影响,首先要处理好和恐惧大魔王的关系,因为不管是对成功、对失败,还是对束缚感的恐惧,毕竟只是恐惧而已,而不是既成事实,都是可以打败的。由此,作为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作者提出了战胜拖延的方法供我们参考。第一步,盘点你内心的挣扎,也就是说,找到自己的恐惧究竟是什么。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想清楚。比如,我们最爱拖延的是什么事,做家务,**,约朋友聚会,交罚款还是会见客户?我们是怎么拖延的,玩手机,看电视,看**,吃零食还是干脆坐着发呆?

为了掩饰恐惧,我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借口?没时间,没准备,我累了,没激情,时间还早还是已经太晚了?当我们准确回答了这些问题,就能进入战胜拖延第二步。

那就是: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作者认为,告别拖延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战胜拖延第三步,是克服计划执行中的种种障碍。行百步者半九十,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遇到拦路虎,**着我们犹豫、拖延、放弃。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和不断和拖延心理对抗;最后克服执行中的障碍,把拖延的苗头和幻想及时扼杀,成就我们的事业,也成就更好的自己。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精选公文范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好长时间没上来写点啥,因为我把自己生活安排得忒充实了。我一直感到自己到了一个人生的瓶颈期,在深知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情况下,感到有心无力。知道自己的问...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读 拖延心理学 有感。英国 家狄更斯曾说过,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情留到明天做。拖延是偷光阴的贼,抓住它吧!但我们现在的生活模式慢慢变成了我不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为我们总认为压迫感能让我们更有效率的完成事情。近日,翻读了由简?博克与莱诺拉?袁合着的 拖延心理学 一书,每看一点便觉得书中所说如同...

《拖延心理学》读后感

看了这本书的前半部分,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了 拖延的背后是恐惧。一直以来,我以为拖延是一种对主观客观时间的认知错位 是对的,书中也提到了 是个人难以避免的一种天性。但当看到下面几种拖延 恐惧关系时,我在自己的行为找到了相符合的拖延动机 对失败的恐惧,对成功的恐惧,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对被控制的恐惧。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