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童蒙须知》分享体会。
朱子童蒙须知》分享体会。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子童蒙须知》。在此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朱子。朱子名朱熹,生活在1130—2024年,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为杰出的儒学大师,在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蒙学在其教育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他将一个人的教育过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提出两者不同的教育目的、规律和方法。朱熹认为8—15岁是“小学〞阶段,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由于儿童“知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小学〞期间当以生活实践为主,在具体的洒扫应对中修养德行、培养习惯,从而打下“修齐治平〞的根基。因此,朱熹在政事、治学之余,亲自编写了童蒙读本,其中用力最勤、影响最广的当属《小学》一书。明太祖朱元璋曾下旨令亲王、附马、太学生都要讲读此书,清雍正帝亲自为《小学集注》一书作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大学》是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改编而成,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大学有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目的是要教导贵族子弟从政所需的知识及修养。
然后言归正传。开始介绍《童蒙须知》。这是朱熹《小学》之外的另一部重要的蒙学著作。
具体从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详细说明了入小学前的孩子应当遵守的行为标准,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童蒙须知》有两大特别:
第一,这是一部脚踏实地、细致入微的著作。字字句句落到实处,细致绵密地关注了儿童生活的点滴,将生活标准与德行修养全方位地统一起来。
第二,这是一部用意深刻,暗合道妙的著作。朱熹学养深厚,思想遂密,蒙学思想是他浩瀚的儒学体系的组成局部。因此,朱熹的蒙学与儒学的思想传统密不可分,具有他人难以比较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底蕴。
《童蒙须知》种种行为标准的背后,蕴含着儒家思想“仁恕之道〞的精华。
所以,《童蒙须知》虽为小学,却时刻不离大学的高度,一方面,让孩子从生活细节做起,端正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又为孩子说明生活标准背后的深意,结合其他儒学典籍,进行融会贯穿的传统文化教育。
以上是关于朱子及《童蒙须知》的简单介绍,可能有些枯燥。下面正式入题,重点介绍穿衣戴帽、言行举止、扫洒清洁、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五个方面的行为标准。
第一,衣服冠履,即如何正确穿衣戴帽。
朱子要求一,做人首先要先整齐端正身体。从头巾、衣服、鞋袜开始,都要收拾保护,使之保持洁净整齐。“男人有三紧。
〞是说头紧腰紧脚紧,即扎好头巾、系好腰带,穿好鞋袜。这三者,要紧束,不可散乱,散乱那么身体就会散漫不端庄,被别人轻视。
朱子要求二,但凡穿衣服,一定要先提整衣领,系好两襟的纽带,不可有遗漏。用饭时照管好,以免污染败坏;走路时看管好,以免被泥污染。
朱子要求三,但凡**服,一定要叠好放起来或者挂起来,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起床的时候穿取方便,也不会弄脏。脏了,要洗干净。破了,要补好。
朱子要求四,但凡洗脸时,一定要用手巾把衣领遮起来,把袖子卷起来,别弄湿了。干活时,注意换上方便的衣服。白天穿的衣服,晚上睡觉时一定要换掉,更换睡衣。
晏子一件狐裘穿了30年,虽然意在以节俭来教化众人,但是其中也有爱惜保养的道理。这件事一定不要无视。
个人体会有三点。一要讲究场合。古时候,要求非常严格,《孝经》里说“非先王之法服不能服〞,不是先王规定的服装你不能穿,什么身份的人穿什么形式的衣服,什么身份的人梳什么样的发形,不能错的,错了会坐牢,会杀头。
现在虽然不存在了,但是也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穿,明明星期一升国旗穿校服扎红领巾,你非要穿个公主裙,运动服,格格不入,标新离异,是不对的。
二是仪表端装。男子有三紧,女子也一样,所有人都一样,必须在穿衣上注重细节,如果穿衣戴帽,不够谨慎,帽子被风刮走,拉链暴开、鞋带散落……不够端正严谨,容易为人看不起。尤其是孩子,时常因踩着自己的鞋带摔跤,这多么不应该啊。
男士西装领带更要注重整齐,女士穿衣不能坦肩露背。真正有德行的淑女不会穿得花红柳绿,奇装异服,坦肩露背的。尤其是出席重要宴会,更不能把酒水、饭菜弄脏自己的衣服,那样将是非常失礼,非常为难的。
三是整洁干净。要教育孩子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衣服脏了洗干净再穿,衣服破,补好了一样穿。现在家庭条件好了,谁还穿补丁的。
衣服啊。主要要教育孩子不能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穿着打扮上,有什么衣服穿什么。外在的美,不如内心的美,更不如内心的强大。
第二,语言步趋,即如何正确地说话走路。
朱子要求一,作为子女或学生,说话一定要低声下气,不快不慢,不要高声喧哗,嬉笑。长辈讲道理时,应该低头认真听,不可以随意傲慢地议论。如果长。
辈批评有误,不要自己辩白,暂时隐忍沉默。以后有适宜的时机,在慢慢地把事情讲清楚。
个人体会,一是从小养成谦卑的态度。尤其是现在我们独生子女很多,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小时家人能容忍,进入和出身社会后,人人都骄傲自大,都不谦让,社会不是乱套。一个人好的习惯会给人带来好的印象,好的运气。
这里虽然说的语言,但是语言的根本在于德行。二是正确接受批评。真正能批评我的人,能指出我缺点的人,是我的恩人,让我自省。
现在指出我的缺点,我改了,将来就不会有大的灾害。如果父母兄长批评错了,我们不应该对簿公堂,马上指出,这样也不行,下次人家不批评你,不指出你的缺点了。现在没有人批评你,将来会有人来折磨你,那时候的痛苦,比现在大一百倍。
如果父母兄长批评得对,我们就马上改,批评得不对,就要保持沉默。等日后适宜的时机才指出来,给别人台阶下,做到文雅大气。同时也是保持万物和谐相处的一种表现。
唐朝时皇帝唐太宗,就有一个大臣叫魏征。天天让魏征指。
读后感读后感
无聊之即,我打开了这本 汤姆。索亚历险记 的这本书,本来是想拿来打发时间的,可是,我翻开第一页,有想翻开第二页,翻开第二页,又想翻开第三页,月刊越有趣,越看越想看 读后感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 海盗生活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 汤姆当海盗的生活,讲述了汤姆经历了什么平常孩子经历不到的危险事情,描述了他...
读后感读后感
最近读了窦桂梅老师的 我这样细读文本 来谈谈之后的感悟。其实文本的解读这一说法,我是在王老师的口中得知的。记得第一次我们大家跟王老师一起交流文本的时候,都觉得很陌生,不明白文本解读到底是什么意思,解读文本又该从何下手。看了窦老师的这篇文本,似乎明白了很多。没错,对于一名教师而言 文本的解读也是语文老...
名著读后感 《罪与罚》读后感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罪与罚 读后感。罪与罚 这本书已经在书橱里摆放了两年多,这次终于可以在寒假里去细细地品味它了。书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年出生在一个 贵族家庭,是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充满传奇,28岁时因参与农奴解放运动而获刑,出狱后重返文坛继续写作,被人们公认为是与托尔斯泰 屠格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