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中寻找中国》读后感。
相比于孙歌借助“形而下之理”在理论层面对抗抽象的普遍性之艰难,刘志伟以及华南学派仅仅将普遍性理解为一种分析历史的结构过程时人为的认知结构。因此双方尽管“共享”了对于精英与民众、国家与社会、中心与边缘等诸种宏大叙事的批判,但在各自的研究中却迈向了不同的道路。后者在本书中成功展示了华南学派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结论,无疑成为了本书的主角。
我以为这种研究或可视作被多种现**论所重构了的中国古代史,在其中可以看到如结构主义、年鉴学派、制度经济学等社会经济理论理论的深刻影响。
从方**层面来说,刘所展现的“方**自觉”其实是一种韦伯式的方**谦抑。也就是说,悬置普遍性与本体的关系,普遍性在研究起点和过程中是一种策略性的选择,在终点上以观念的形式呈现为某种结构,他甚至在访谈中明确表示,终极的普遍性乃上帝之事。而他们所致力的区域研究之意义仍然在于方**。
个案的经验研究的普遍性,是通过揭示能动的主体在既定结构中交往、实践产生的集体性结果,为社会变迁过程的机制提供一种因果解释,而这些机制在本质上仍然是价值中立和“理解社会学”的,它们最终是在方**和人认识自身行动的层面对于普遍性的丰富。
具体来说,从有目的的人之行动作为逻辑起点,描述在人的交往活动中被组织化、制度化的结构单元和社会网络,这种结构单元既制约着人的选择,又成为人赖以行动的根据。在此,国家历史被置换为人的历史。而他所强调的总体史视野,非借助这一系列社会、经济研究方法的重构而无法抵达。
这里的原因或许并不复杂,因为要是仍然习惯于国家视角和普遍主义,那么唯有国家和普遍主义才具有整体性。而总体史却反其道而行之,所谓国家或者制度,恰恰是在个体行动与地方社会的逻辑中“创建”起来的。与通过国家正式机构颁布、用文字写下的法律(类似于“静态切片”)相比,唯有经历民间的“下有对策”主动适用的“制度”,才值得被作为讨论的对象。
这就引出了关于“institution”的理解,即惯性化的运作机制和规范化的行为方式。
在他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到,此种制度实践所带来的是堪称神奇的后果。人们通过主动将国家纳入自己的生活选择中,以既隐蔽(国家视角下)又现实地再生产种种“被统治的艺术”,从而维持了正式法律文本存续的体面,二者的共生关系使得生存之艺术“无意于”直接改变国初祖宗之法在国家层面的表达。
其次,无论在整体史或是中心——边缘的构想,他都坚持了“将…作为方法”,总体或中心只是我们将一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时必要的预设。他因此将国家视为地方社会整体的一个部分,观察其在乡村如何以权力、秩序和观念仪式的方式展示自身的存在。这里面可能存在的解释困境又被“礼”这一根本性的支配秩序所统合。
当然我们可以就此提出疑问(也许这超越了严守理解的任务),即是否存在过于强大的暴力,以至于其外在于被我们作为研究对象的“整体”?或者说,地方社会为何要“主动”将国家作为安排与理解自身生活的一个要素?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读后感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读后感。对我来说,2010年是迷茫的 不安的 恐慌的一年。2010年底。我入校学习不久,母亲又身患重病,经医生确诊为肺癌,由于家庭困难,根本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看着母亲因病魔缠身而痛苦的表情,我的心真的好痛,就是在绝望中我开始翻阅俞敏洪的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读这本时,心中总会油然...
读后感 《中国历史》读后感
中国历史 读后感。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在这富饶的大地上,我中华经历了多少风雨,但我中华人名却不肯向困难低头,风雨之后必有彩虹!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所以,我在这个寒假里读了 中国历史 里面很多经典的故事,比如 开天辟地 文明的摇篮 炎黄子孙 但最吸引我的是大禹治水,说到大禹治水,就让我来...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 读后感。叶瑞。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 出梁庄记 才得知 中国在梁庄 这本书的。出梁庄记 是 中国在梁庄 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如果说 中国在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