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著作《传习录》读后感。
问上达工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
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
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工夫。
传习录》看完之后发现原来古人也和我们现在的人犯同样的错误。我理解的上达功夫,就是知识里说的本体论。现在的人对于自己越是不了解的、感觉神秘的东西,就越是感兴趣。
以前我也这样,总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识,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说出去让别人听不懂,自己感觉到很有面子,这也是其中的一个目的。
这里面王阳明讲的很清楚,上达和下学是一个功夫,不追求下学的上达全是空中楼阁。下学就是上达,《中庸》里讲。
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不从基础的理论开始,想直接到达哲学的顶峰,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们是入世。
的学说。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识都要以现实为出发点,学的东西要在现实当中可以应用的上。
只谈理论,不落实到实践上,就达不到知行合一。王阳明举的树生长的例子特别的实际。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设定出树长什么样子,你只有不断的去浇水、培育、养护,它才会向上生长。
至于树能长什么样我们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说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任何人那样。想要追求上达要从自己内在做起,向内求。
心擦亮了,明德显现,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上达也就实现了。
《传习录》读后感
传习录 读后感7篇。侃问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 管闲事?先生曰 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 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传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
传习录》的读后感(通用
传习录 的读后感 通用6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 传习录 的读后感 通用6篇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问 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先生曰 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
王阳明《传习录》读后感
王阳明 传习录 读后感。王阳明 传习录 读后感。读完一本著作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本人收集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老师授教 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