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发布 2023-09-12 16:36:01 阅读 6872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讲的是世界的本质,是哲学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亚里士多德最早在其著作中提出来的,他自己称为第一哲学或者神学。而这个词在汉语中则是意译,在古汉语中,《易·系辞上》中曰: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唐人崔憬以“形而上”谓用,“形而下”为“体”,他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这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

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也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这段我没大弄懂,但我明白大概说的是咋回事:

研究地些超自然万物的东西,如灵魂、本质、理念等,就是在搞形而上学,比如:我是一个人,那么人是什么?什么是人的本质?

这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问题。

我的感觉是:从现实的感知中将经验上升为道理,这里的道理不见得是科学。比如说:

天道酬勤,意思是勤奋的人,运气会比较好。也就是运气和勤奋之间有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如果说勤奋的人会更好的增长才干和资历,从而赢得各种机会,这就是一个客观的朴素的事实了,它是可以通过逻辑的推理得到的道理。

但是,存在另外一种情况,信念就是一种形而上了。它是无法用逻辑根据事实推论出来的,说它是道理,毋宁说是一种信念,似乎是冥冥中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控。它被哲学家通过经验和思考发现,无法用科学去解释,所以哲学和宗教在这种层面上还是很像的。

你发现了没?拜伦和歌德,这两个文学家,中文译名竟然是如此地对仗工整。一个是崇尚伦理,一个是歌颂道德,怀疑那位最初的翻译家,有过特意的考虑。对书中提及的拜伦那句。

第1页共2页。

不朽的诗句,我真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知识是悲苦的:知道得最多的人必定最深地悲叹一条不祥的真理——知识的树不是生命的树。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

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看这本哲学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第2页共2页。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西方哲学智慧 这本书让我有无尽的感慨。现代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校园急功求利的学风也日益严重。试问当代大学生中又有多少个是在纯粹地追求知识而不是为求以后的功名利禄呢?有谁能真正像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和中国的一代先师孔子那样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和智慧,直到自己老去 逝去呢?更令人堪...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西方哲学智慧 读后感。导语 西方哲学智慧 是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志伟。西方哲学智慧 内容简介 什么是哲学 智慧的痛苦 思想与思想的对话 是什么 的问题 科学之科学 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等。下面是橙子为您准备的 西方哲学智慧 读后感,供您参阅。西方哲学智慧 读后感1当我回顾过...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西方哲学智慧 读后感。西方哲学智慧 读后感4篇。西方哲学智慧 读后感篇1 当我回顾过去十年读书的各个历程的时候,这本书,可以算作我的第二本哲学入门读物,另外一本是一本很古老,很红色的 通俗哲学 在那本厚厚的,泛黄的 通俗哲学 中,这本刚撰于改革开放以后 1982年 的书向年轻的我展示了它如何在那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