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和艺术家》读后感。
作为伟大的《艺术的故事》这部艺术史的导论,作者贡布里希在这篇《论艺术和艺术家》的文章中大致表达了他对艺术观,用浅显的语言阐明了艺术这一抽象词汇。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所谓的艺术家,从前是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画个野牛形状,现在则是购买颜料,为招贴板设计广告画艺术这个名称用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所指的事物会大不相同,只要我们心中明白根本没有大写的艺术其物,那么把上述工作统统叫做艺术倒也无妨。事实上,大众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了。
”开篇就点出了艺术的实用性,艺术的起源本身就是有使用的巫术而来的,现在,成为摆在艺术馆的令人敬而远之的,难以理解的高雅之物,作者对人们的这种思想观念是抱有批判态度的。艺术就是为人服务的,以此,从心理上,我们不能将它想的太神秘,太遥远。
实际上,我认为喜爱一件雕塑或者喜爱一幅绘画都有正当的理由大多数人喜欢在画面上看到一些在现实中也爱看的东西,这是非常自然的倾向然而,如果我们由于爱好美丽动人的题材,就反对较为平淡的作品,那么这种偏见就很容易变成绊脚石。”作者在此引用了一对恰当的实例做了阐述。作者意在告诉人们,要怀有一颗开放的心灵,去尝试欣赏各种艺术作品,了解他们,发现他们的美。
――一幅画的美丽与否其实并不在于它的题材。” 事实上,左右我们对一幅画的爱憎之情的往往是画面上某个人物的表现方法。有些人喜欢自己容易理解因而也能深深为其所动的表现形式然而我们必须首先学会理解他的绘画方法,然后才能了解他的感情。
”新颖的表现方法往往因为理解的障碍而使人失去欣赏的机会,因此,作为欣赏者,就要学会理解各种表现方法,然后去理解画者的感情。
初学者乐于赞扬艺术家表现自己所见事物的技艺。他们最喜欢的是看起来逼真的绘画忠实摹写视觉世界的耐心和技艺确实值得赞扬可是,不管我们对现代艺术家的看法如何,我们都可以毫无保留的相信他们有足够的知识,完全能够画的‘正确’。”以前曾经听老师半开玩笑的说:
“那些搞现代艺术的人都是些画画学的不好的。”不知老师是否当真,我当时听的时候是有点当真了,现在想想那是确实是对艺术史没有了解。
有时画家便觉得自己分明是在进行这种探险航行。他们想重新**世界,把肉色粉红,苹果非黄则红之类公认的观念和偏见完全抛开。那些先入之见当然不容易排除,但是在这方面最有成果的艺术家往往创作出最为振奋人心的作品。
正是这些艺术家教会我们在大自然中看到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新奇美景。如果我们肯于追随他们,效法他们,甚至仅仅凭窗向外一瞥,也会有震撼人心的奇异感受。”记的林璎曾经说过她对于艺术的理解,就是发现人们看不到的东西,然后展示给人们看。
我想这也是一样,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创造,而非复制,是探索,而非推理,是发现,而非操弄。
‘艺术作品’并不是什么神秘行动的产物,,即美和表现的观念,艺术家却很少提起他也许要说他发愁的是画的‘合适’与否。
低手庸才试图循规蹈矩却也无所获,而艺术大师离经叛道却能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和谐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规定这种规则,,大抵也就不可能用语言来准确地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它是一件伟大艺术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件作品跟其他任何作品都不分上下,也不意味着人们不能讨论趣味问题。即使没有其他益处,进行这种讨论毕竟还能促使我们去看作品,而我们愈看就愈能发现以前忽视的地方。
我们的能力就会逐渐增长,逐渐感受到历代艺术家所追求的那种和谐。我们对那些和谐感受越深,就越能欣赏他们,这一点毕竟是不能忽略的。古老的格言说,趣味问题讲不清。
这样说也许不错,然而却不能抹杀趣味可以培养这个事实。”审美水平是有高低的,趣味是需要培养的,这不是教授的,学习的,而是熏陶渐染的,因此自己就要多去欣赏,去发现和谐,发现美,看的多了,我想审美水平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人们对艺术的认识永无止境,总有新的东西尚待发现。面对伟大的艺术作品,似乎没看以此便呈现一种面貌,他们似乎跟活生生的人一样莫测高深,难以预言。那是他自己的一个动人心弦的世界,有他自己的独特法则和他自己的奇遇异闻敏于捕捉每一个暗示,感受每一种内在的和谐,特别是要排除冗长的浮华辞令和现成套语的干扰。
由于一知半解而引起自命不凡,那就远远不如对艺术一无所知妙趣横生地谈论艺术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评论家使用的词语已经泛滥无归,毫无精确性了。但是,用崭新的眼光去**一幅画,大胆的到画中去寻幽探胜却是远为困难而又远为有益的工作。人们在这种探险旅行中,可能带回什么收获来,则是无法预料的。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这样一个应该警惕的问题,一知半解不如一无所知,应该怀着谦虚赤诚的态度去欣赏艺术作品,而非陷入对自己那点肤浅的艺术知识的炫耀的短暂愉悦之中。这种开放,谦虚的态度是对于所有知识的应有态度,愈加体会到,学习的越多,视野就越宽,就越感到自己所知甚少,就越为曾经的年少轻狂而感到好笑。
一篇简短的**回答了人们对于艺术的最常有的困惑,我本人读了之后实感受益良多,相见恨晚。这也激发了我去欣赏艺术作品的兴趣,而这也正是我这个逻辑性思维强而对于建筑学而言同样重要的形象思维不足的人最需要的。
街头艺术家读后感
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街头艺术家读后感 一 这个假期,我读了 街头艺术家 这篇文章,深受启发。它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一个人只有努力,才可以成功,而且只要成功了,就要和大家分享这份欢乐,能给别人带去快乐,自己也会更欢乐。小熊一家有八个儿子,各有各的理想,只有老八没有理想。在一次演出中,熊妈妈偶然...
《饥饿艺术家》读后感
饥饿艺术家 读后感。饥饿艺术家 读后感。读卡夫卡的 饥饿艺术家 首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群 看客 的形象,就像鲁迅笔下冷观 孔乙己 命运的茶客,就像那群看杀革命者人头的麻木看客。很巧合的,在描写冷漠的看客这点上,中西方竟然有着惊人的默契。也许,麻木,本就不是属于一个民族的,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 孽根 性。...
《艺术家们》读后感
书是在那天的网络发布会的晚上缠着我妈买的。京东是23,一看定价是46,还有钤印,这波血赚不亏啊 这本书不是双封面 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读完了,读完阿加莎的 罗杰疑案 读的这本,直感觉文字沉重了许多,难怪借我书的同学那么喜欢侦探 了。书的设计是典型的红配绿,外脊配以深蓝色加上金字,感觉加分不少。据说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