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探矿员建国60周年征文

发布 2023-09-03 00:46:40 阅读 1854

--令人难忘的岁月。

告别祖国三年困难时期,迎来了充满勃勃生机走向胜利的曙光。就在这时,我带着对地球物理探矿工作的神秘感,怀着报效祖国的激情,加入了地质队伍行列,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勘探队员。心情异常激动和自豪!

转眼之间三十四年的地质生涯已经走过,真可谓弹指一挥间。如今我已年逾花甲,早已退休,悠闲在家安度晚年。但往事历历在目,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现将本人地质生涯中的主要片断叙述。

一、二,以再现地质队员当年的岁月,我想这无疑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一、照相的来了一九六一年秋末冬初,我分配到野外地质队进行劳动锻炼还不到五个月,突然接到分队来函,要我带一个磁法组去配合区测三分队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当时我心里很矛盾:一方面为领导对自己的看重和信任而高兴;另一方面为自己无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而担心。

但是作为一个工作未转正的实习生,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和理由,只有以服从分配为天职。于是我愉快地接受了任务,第二天便和其他三位同志背着铺盖、仪器,踏上了去三分队的征途。 在三分队只待了一天时间,我们就接受了具体的任务,领导还给我们组配了一名地质员。

次日凌晨,我们一行五人便奔赴野外第一线。由于没有赶上班车,我们硬是靠两条腿步行,足足走了一整天才到达工作地点——象形公社。第二天便正式开展区调工作,工作范围是永新、安福、莲花三县境内接合部位。

进入此地,确实有走进十万大山的感觉。在这陌生的山区工作,我们全凭手中的航片和地质罗盘,一天调查路线数万米,经过的山寨、村庄少说也有几十个,吃住都靠当地村民解决。每当我们工作经过一个村庄时,都有几十人跟着我们,从村头到村尾一直穷跟不舍。

原来他们看到我们手上的测量仪器,看到我们的装束和模样,都误以为我们是照相的,难怪他们都奔走相告地说:“照相的来了,照相的来了……”还纷纷要求我们给他们拍一张。每当这时,我们的同志也会随声附和地说:

“来吧,来吧,给你们照张相,不收钱的。

二、老房东送来一只鸡六十年代金秋十月的一天,我们电法组结束了当天的野外工作,大家带着各自分管的仪器、电池、导线等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有的开心地唱着情歌;有的哼着心爱的小调;还有的在开着玩笑。一路上嘻嘻哈哈,十分愉快。

大家走着走着,已经离驻地不远了。正在这时,在我们的前方隐约出现了两个熟悉的面孔。我赶紧走上前去,啊,果然是我经常想念的房东大爷大妈来了。

我紧紧地握着他们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无比亲切激动地说:“大爷、大妈,身体好吗?我多么想念你们啊!

你们今天走这么远的路程,太辛苦啦……”大爷操着当地的口音,声音略带颤抖地说:“小许呀,在你离开我家的这些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啊。本来我早就要来看你了,只怪这双老腿不中用,想来又怕腿不行。

”大妈接着说:“今天见到你,心里不知有多高兴,走路也不觉得累了。乡下人没什么好吃的,只给你带来我自家养的已经烧熟了的一只土鸡……”我用颤抖的双手捧过老房东带来的香喷喷的全鸡,心里十分过意不去,一时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这不是一只普普通通的鸡,这是大爷大妈对我的一片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真情厚意啊。我把大爷大妈领进了我的住处,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准备了一顿颇为“丰盛”的晚餐。晚饭后,我与大爷大妈一直谈到深夜,然后才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地去跟同事搭铺。

三、原来如此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我奉命来到**某地进行军事工程勘察工作。来这里工作的同志首先都要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即使出身好但现实表现不行的也别想进来。因此,我们为自己能为该工程出力做贡献,感到无比地欣慰和自豪。

我们人人都觉得在这里工作,责任重大又十分光荣,没有理由不尽职尽责埋头苦干。 一天,我们作业组正在溶洞深处作业,我正在聚精会神地观测仪器,突然间不知**来的一股神力,把我摔出了两米多远,当时我只知“阿唷”惊叫一声。身旁的同志也被惊呆了,急切而又不知所措地说:

“怎么啦?你怎么啦?”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暂时停下了作业,然后分队去查找原因。好半天才爬起身的我和记录员老吴一直查到溶洞口,也没查出个所以然。这时,外边雷声隆隆,下着瓢泼大雨。

啊!原来如此,我们恍然大悟,一下子全明白了。原来是雷电沿我们布置的无穷远导线进到测站来了,我刚才是被感应电击中了。

好在雷电没对我造成多大伤害,只是杀死了我身上难以计数的细胞罢了。

野外地质员国庆60年征文 我与地质

我对 地质 一词最早的认识是在小学,具体的年级已经模糊。当时有篇课文提及了李四光,自然的也牵出了 地质 这个词。背着地质包,拿着地质锤,穿越在山川丛林,这是我对地质工作者的最早认识与想象。风餐露宿,筚路蓝缕,地质工作可以用一个普遍认可的词来形容,就是 艰辛 越过初中,到了高中的末尾,我又一次与 地质...

地质局建国60周年优秀征文

从 楼上楼下电灯 谈变化。我生在新中国 大跃进 前夕,小时候常听母亲和老师讲 楼上楼下,电灯 的童谣,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尤为流传,里面包含着老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住的是平房,土墼墙的茅草房较普遍,谁家若有砖瓦房算是上等 豪宅 而每当春末夏初黄梅雨淅淅沥沥到来之际,外面下大...

庆建国60周年征文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有棱有角的往事将被岁月的年轮年的粉碎悟性。但在你记忆的深处,永远忘不了1949年10月1日的下午,那激动人心 万众瞩目的时刻,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在雄伟的 城楼庄严的向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少有棱有角的往事将被岁月的年轮年的粉碎悟性。但在你记忆的深处,永远忘不了194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