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论语别裁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发布 2023-08-26 07:43:56 阅读 9684

[南怀瑾论语别裁]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前两年,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便对《论语》产生了兴趣,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家中有一套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闲时便翻看起来,哪知欲罢不能。一口气读完全书,虽理解不深,但也颇有些感悟。

学问究竟是什么?读了《论语别裁》开篇对“学而”前几句的诠释,才发现从小背得滚瓜烂熟的三句话,原来根本没能正确理解。以前学到的解释是“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是很高兴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南怀瑾老先生用幽默的话语对古人的注释进行了反驳,指出正是这些已成为教条的误解,导致了年轻人对“四书五经”的反感。

南怀瑾先生在此书中诠释了孔子所指的学问不只是读书、文字和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正如孔子所言“观过而知仁”。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

反观现在,学生八小时在课堂上,接受着课本上的知识,回家后又是一大堆的作业,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出有学问的人。实际上,这种与社会脱节的做法,恰恰堵塞了学生从社会吸收学问的渠道。从实践中得来,通过自己的体会得到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而这个获取学问的过程,才能使人“不亦说乎”,资料共享平台。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尊师重道当今过时吗?《论语》中提倡要“尊师重道”,南怀瑾先生说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他列举了七十年代台湾社会状况,学识越高,越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念小学的孩子,总把老师的话挂在嘴上,张口闭口老师怎么说;到了中学这便淡化了;到了大学,学生老师成了陌路人,在路上见面如同不认识。

这样的问题近几年我们身边也出现了——也许是受急功近利环境的影响。作为学生,我出钱,老师为我讲课天经地义;作为老师,学生付多少钱,我就讲多少课。如此的商业行为,不是与尊师重道传统相违背吗?

读完此书,我感到说来说去《论语》主要讲了“为人、处世”两件事。通篇论语都在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而现在学生学习的目的掺杂了太多功利性,虽然社会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却偏偏对人文缺失现象视而不见。

这本书则告诉我们:一个人思想所在的高度决定一个人的宽度,决定着这个人的思想、心境、眼界,“为人”则恰恰是决定一个人一切的根本。

读过《论语别裁》,使人不由赞叹孔子思想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芒,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孔子学说与《论语》这本书,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汇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论语别裁读后感

读 论语别裁 有感。暑假里,我读了南怀瑾先生的 论语别裁 小时和爸爸一起诵读 论语 虽然记得其中的部分经典名句,但那时候只是一知半解,大多局限于字面的理解,通过认真阅读 论语别裁 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这本儒家经典,领略了其中的一些奥妙,南怀瑾先生对 论语 的解读在于 别 字,也就是另有一番新意。在书中南...

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别裁 读后感。读书要甘于寂寞。南怀瑾先生的 论语别裁 我读起来很有些吃力,仍然怕因为他所说 言不尽意 或者自己阅历有限,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得其精髓。读了上册的学而第一,知道了 论语 所讲做学问,知道了做学问要自得其乐,要甘于寂寞。我就想到了狭义的做学问,也就是学习文化知识,也要甘于寂寞。提到学习文...

《论语别裁》读后感

篇一 当我再次翻开南老师 论语别裁 这本书时,已经是集团总经理在读书会作业布置中第三次让我们学习此书,而我前面两次都没有认真地读完,看完后不知道自己真正学了些什么?有多少活学活用了呢?这次我认真地读完了 学而第一 和 为证第二 对 学 和 德 有了浅显的认识,付与大家分享。一 学而实习之 中的 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