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作品《我的母亲》读后感。
陈基。自从看到冉云飞老师说了“胡适是一个微笑的反对者”之后,我一直怀想胡适为何会养成一个“微笑的反对者”,今读了他的《母亲》,才有所释怀。
胡适的母亲教子很特别。早晨,幼儿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问他昨天是否做过了什么错事、说过什么错话,引导他认错后改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他继承父志,然后上学。并且,胡适的母亲在对待儿子犯错后的态度也容忍有度:
严肃的目光,事小待到次日早上才提起,事大关起门来教训,“不在别人面前骂自己的儿子”,秉持“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这就给了儿子相当的尊严。这些印象在胡适的一生中是不会忘记的,所产生的作用也会是巨大的。
我信。思过——上学,一旦成为自觉的过程,有助于孩子谦卑性格的形成。上学后的表现自然受此约束,礼貌待人、学习效率高也在其中了。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育儿典范。绝妙!
胡适的母亲遇事注重人格上的不受侮辱,不拖泥带水,在她对待五叔的流言的处理上“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也对胡适留下深刻印象。这从逻辑上讲应该使胡适又会养成另一面“刚直不诃”的性格,如理直气壮的陈词、针锋双相对的斗争。与冉云飞的“胡适是一个微笑的反对者”似有矛盾。
问题是哪方面的性格特征主导了胡适呢?值得深究。
胡适在此文尾部说“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
二、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扑克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爱母。”照此推算,胡适写此文的年龄起码在三十几至四十岁之间了,一个人到了这个年龄,脾气、性格已定型,既然他也没说出受其他人、事影响,我看也是辜且可以相信的。
然而,一个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在其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已基本形成。这里可见到的只是胡适的性格中情绪特征方面,即情绪稳定、心平气和,或许说是一种谦卑的表现。而更多的更全面的**或许在背后,期待手中有更多胡适资料的网友们提供更多的佐证,以期合成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胡适性格特征。
我敬重胡先生,有和我一样敬重胡先生的吗?
胡适谈读书读后感
胡适谈读书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在我的记忆中,一直对胡适先生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从我听到这个名字开始,无论是历史课本,还是语文课本,他就一直作为一个典型的反派人物备受批评。历史的偏见总会得到纠正,暂时的前嫌总能最后冰释。而从读到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胡适谈读书 后,一股崇敬之情油...
学胡适文章读后感
近来翻出了胡适在1919年时写的文章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读来颇有感慨。想象一下1919年 五四 运动的时代背景,那正是中国内忧外患,群情激奋要 革命 的年代,中国的有为青年都投身在这个革命风暴漩涡中,可能和我们经历过的 鸣放 和 文革 情况差不多。胡适作为一个28岁留洋归国青年发表他个人的主...
胡适先生文章读后感
读后感。胡适先生的 我的母亲 我似乎对于胡适那个一直有些让我匪夷所思的婚姻有所理解,在中国文坛,胡适的婚姻一直被传为佳话,缘于胡适学贯中西,虽生于传统之中国,但是十四岁之后便开始接受西方的教育,其思想应当时自由开放,认同恋爱自由,但是他依然选择了媒妁之言的妻子,并白发到老。我读完这篇散文,我明白了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