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发布 2023-07-30 01:50:57 阅读 3375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 1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所谓的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

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 " 恕 " 这个字的本意。 这句话现在看来, 有其现实意义。 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

遇事如果换位思考, 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我对孔子的仁爱之道尤为触动, 孔子曾经说, 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仁爱离我们远吗? 我想要仁的时候,念头一动,斯仁至矣,仁爱就来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爱充满了。

修身 ,一是修德, 二是修智, 德才兼备 , 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 。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 。子曰:

“ **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馀力 ,则以学文。 ”说的是,先要懂得“孝悌” 、谨信” 、仁爱” ,然后“学文” ,这就明白告诉我们, 应以修德为先 。

论语中, 修德之道无处不在。 “非礼勿视 ,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已是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庄重、宽厚 、诚信 、勤敏、慈惠,人之“五德” 。至于修智, 《论语 》不仅指明了学习知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为学之道和 “举一隅 ” 而“ 三隅反” 的学习方法 。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 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治学与做人, “做人” 乃 “治学” 之本, 德才兼备方能至于至善。

“知之为不知, 不知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虚浮而学,德才具不兼备。

论语读后感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作文 读后感。这个寒假,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感触最深的,那就是中国古典著作 论语 论语 刚开始看,不那么容易懂,只能依靠旁边的著解翻译着读,最后,也就习惯了 之乎者也 论语 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 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这部书大约是最后编写于战国初期。因其成于众手,具体...

论语读后感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孔子一直在追求做一个道德上完备的人,以至于后来被尊称为圣人。然而世界上并没有圣人,孔子也是人,只不过比我们更加懂得道德之于我们的重要性,更加懂得坚持。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政治上,唯有以德治国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使百姓顺而趋于正道。当子禽问...

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日月如梭,时间流逝飞快。天地变了,人也在变,真正亘古不变的是书籍,是深刻的道理,是那些能够真正滋养心灵的东西。以我的看法,具有悠久历史的 论语 中所包涵的精髓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可它却能将人的品性改变。这,才是真正无价的财富。这本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文言文,记录的是我国儒派创始人孔子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