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读后感大全。
中国思想史》是钱穆先生所作的关于中国思想的著作,本书起自春秋中晚期,下迄现代,共分四十四章,涵括了中国历代主要的思想家及其思想的要点,纲宗粗立,全部中国思想史的主要节目,已在其内。
核心思想:钱穆先生认为,中国思想乃就人生内外之普遍共同部分之真理而推扩融通及宇宙界自然界。这与西方的思想具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思想或导源于宗教,或依傍于科学;中国思想而不能形成宗教。
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这本书主张我们应该从中国思想的本身立场来认识中国思想的内容,他反对有人所认为的中国思想无条理,无系统,无组织,无变化,无进展。而是认为中国思想可以对中国今天的思想有所启示,而且对于世界思想的发展也有所贡献。
无思想之民族,决不能独立自存于世界之上。思想必有渊源、有生命。”钱穆先生认为当时社会的思想界,正不幸犯了一小儿学语之病。
这本书的主旨就是为了指出中国思想之深远的渊源,激发出中国思想之真实的生命,以达到明体达用、博古通今。
钱先生于先秦诸子之异同说的十分明白,孔子之后,杨墨反孔,孟子归孔。孟子思想之贡献在其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所谓人人皆可为尧舜,然可为尧舜与是尧舜却有分别。钱先生于此言道:人人皆可为尧舜,非人人是尧舜,孟子道性善,是就其趋势而言,其内自有一番人文演进在其中,人要想成尧舜,却需人之努力有为才可为尧舜。
此一分别,真是不得不明。与孟子同时或稍早有杨墨,扬子主为我,墨家主兼爱。为我,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兼爱,无君无父也。
墨家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1别爱,视人之父若其父是兼爱。若从人生界看,固见人生有差别相;若从宇宙界看,则人生将只见平等相。然而人处人生中,真能视人之父若其父乎,人之情感发乎内心,由内心向外不断扩充,如圆般,有中心,有远近亲疏,因此不烦多论,墨家之思想不能久行于世明矣。
孔子后有庄子思想颇与孔子不同,然庄子乃智者非仁者,其思想能多注意到宇宙界,与儒家殊途,以宇宙界观人生,则只见死与生之隔绝,物与我之有分,人生处处受限制,不免流于消极。钱先生说庄子之书乃衰世之书,可谓至论,此后中国治世则儒术用,衰世则道家兴。
对书中问题的认识:韩非子的是与非钱穆先生在本书中所提出:战国时代的思想是极为活泼的……而韩非的立场则太过狭窄,他的观点也太过浅近,他只从统治阶级的偏面利益来衡量此种分歧复杂的思想界之是非,那自然要全无是处。
他对韩非的评价可谓是过大大高于功,认为其思想偏激;仅知君主,不知民众;强调严刑峻法。最后钱穆先生对其的评价乃为:“先秦学术思想,由韩非来做殿军,那是中国思想史里的一黑影,一污点。
”可谓是对其嗤之以鼻。
钱穆先生于先秦诸子之异同说的十分明白,孔子之后,杨墨反孔,孟子归孔。孟子思想之贡献在其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所谓人人皆可为尧舜,然可为尧舜与是尧舜却有分别。钱先生说道:人人皆可为尧舜,非人人是尧舜,孟子道性善,是就其趋势而言,其内自有一番人文演进在其中,人要想成尧舜,却需人之努力有为才可为尧舜。
这样的分别,让人一目了然,深有感悟。
2书中论佛学的中国化即佛学与宋明理学之关系也很精彩,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衰乱,人心消极,思想界空虚,佛学遂得以传入,谈到这一时期,书中特别提出一个人,即六祖慧能,钱穆先生说其思想乃中国的宗教革命,确实如此。佛教讲出世,六组却将佛学拉回到人世间,所谓修行何必在山林,在家亦可,此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已很是接近,然而虽一线之隔,却毫厘千里,佛学终究教人寻个涅槃、清净,与中国传统思想有所不同,却可谓佛教之中国化。由佛学转为中国之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孔子言仁、孟子言心性、宋明新儒学特提出一理字,所提的字虽然不同,然却是一脉相承,理字只是对以前儒学之扩大与更精更细微的阐述。
最后钱先生提醒读者,“切勿以知道一些旧公案,拾得一些旧话头,即为了事”。就像朱熹所说:“近来学者,有一种则舍去册子,却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要见道理;又有一种,则一向泛滥,不知归着处,此皆非知学者。
须要熟看熟思,久久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而所谓统要者,自在其中矣。”钱穆解释说:“读书即心急要求统要,此是心不宽。
有些人,遂求于一言半句上既见出统要来,此如初格一物,便要明天理。其实此等统要与天理,仍只是己见耳。但放开心,不责效,又易泛滥;一书看了又一书,一物放过又一物,到底心中还是无所得。
故看书须熟看熟思,尽在此书上多挨,挨得,自然有得也。”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读完第一卷的感受 对于我启发最大的应当是精英思想和一般思想的论述,我的本科毕业 有一部分也是与此相关 虽然是清代 5月答辩时,我说道 学术史的发展固然由大儒们创立 推动。为后世学者推崇 敬仰,但是他们那些不出名的学生,身为地方士绅,却也在为传播吾师之学做着自己的贡献。他们也被裹挟于清初 由文趋质 的...
《地理学思想史》读后感
读书笔记。第一篇。古典时期。古典地理学的发轫,作者是用一系列人物的发现及其观点组成,这是人们对地球的初级探索阶段,无论在数学还是文学都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并发现问题 如为什么尼罗河的洪峰期与其他河流不同 尽管人们在对问题答案的探索中不断出现错误 如认...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2019字
突然有一天我笨蓉到了 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我才幡然醒悟,如果我不懂得学习,那么无论如何思考,我都无法找到答案,反而困惑还将日渐多,因而我翻开了 中国哲学史 在我的脑海中有这样第三段一段回忆 幼儿园时我总会被老师打骂,有时打瞌睡是因为看窗外走神而没能回答她的问题,有时是因为不知道字该怎么念书,有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