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学大道——写给语文教师》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假期中,我认真研读了《教学大道——写给语文教师》,其中有扣问综合性学习、无效教学批判与有效教学、语文教师如何读经典与教经典……对我印象较为深刻的还是语文教师如何读经典与教经典。
经典作品,犹如种子!梁实秋先生和南怀瑾先生都曾经提出“素读”。日本很多的名人,也都曾经素读过中国的《四书五经》,认为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
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语文教师,就是播撒种子、守护种子、浇灌种子的人!所以诵读经典非常重要。
只有教师自己诵读了经典,才会让自己所教的孩子也爱上经典。
为了唤醒沉睡的经典,为了激发孩子对经典的热爱,书中陈琴老师的素读法比较合适。“素读”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须读经典
就是说,所读的书籍必须是经典文集,是足具“种子能量”的文字。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有许多值得一读的经典名著,我们老师要精选文本,经典之中挑经典,让学生从明清时期的部分蒙学读本开始读。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读好《**规》、《三字经》等,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或学会做人的道理。
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
二、熟读成诵
对孩子诵读的内容,不求深刻的理解,但求熟读成诵。如一些著名诗人的诗作,都非常优美,或具有当时那个朝代的历史色彩。我们不一定要求孩子都能理解诗句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时代背景,只要求孩子能熟读成诵。
等到了中年级、高年级,甚至初中高中,背诵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理解了。
那怎样才能让孩子熟读成诵呢?因为“素读”在技法上要求反复朗读——响亮地、清晰地、字正腔圆地读。所以,如诵读古诗和《三字经》等古代文学诗作,我们要响亮地、反复朗读,这样才能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素读”法也不是片面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的方法。所以我可以利用班级授课的特点,开展目的明确,形式多样,方法可行的“素读”:1、诗词或以韵文为主的诵读内容,采用集体分组巡回接力的形式;2、短语式的三字或四字,如《三字经》,甚至五言诗,就借助“节奏”或“和声”来增添吟诵的乐趣,学生会觉得很好玩。
3、根据诗的内容,吟诵中增加几句唱曲,以助吟诵兴致。现在有很多古诗,都已配有**,有时让孩子配乐朗读,有时让孩子唱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三、不求功利
对学生的阅读,不求急功近利,但求储备充裕。在目标上,素读追求大量积累经典文字,力求完整地、熟练地记诵。我们语文的《新课标》上也指出,对不同的年级段,提出了不同的阅读和背诵的要求。
这些阅读背诵的总量,平均在每个学期中的每天,只要能读一小部分就行了。只要把每天的阅读积累起来,那孩子的阅读量就是相当可观的。只有这样储备充裕,等到提取时,才能轻松自如。
素读有量日日清,知新不忘常温故。 要想让孩子不折不扣地完成“素读”的量,就应该在校内完成。于是每天一首诗,每天几句三字经,每天几句美文诵读,就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
一本书,坚持每天几行,化整为零,寒暑假不变。巧妙地利用好零碎的时间,组织好有趣的形式,早读10分钟,中午20分钟,有时语文课也可以挪出5到10分钟。要把“素读”经典与大量阅读联系起来,齐步走,通过广泛的自主阅读培养,为学生运用文字提供条件。
如此,学生的“素读”兴趣才会更浓厚,语文素养才会更好地得到提升。虽然这样的阅读,不能马上在孩子身上开花结果,但坚持数年,奇迹一定会发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将好的经典传承下去,让学生在素读中叩响中华经典文化的大门,在读经的过程中成长得更快、更好。
假期读书心得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 这本书不是滔滔不绝地论述大道理,也不是凌驾于教育理论的高空上,只是 随风潜入夜 式地滋润我们普通教师的心田。在这本书中,我认为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 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 办学方向 而思想者读出的更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我静心地阅读着,潜心地思考着,用心地记...
假期读书心得
时间飞逝,孩子入学的第一个寒假结束了。忙碌而又充实的小学生活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开始,孩子对读书很不感兴趣。因为有很多字词都不认识,尽管有拼音注释,但是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但慢慢的儿子对书中的故事情节产生兴趣,书中故事讲述什么是善良,什么是无私,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智慧,书中语言通俗优美,内...
假期读书心得
花阳学校赵利霞。在假期的闲余时间我看了一些教学方面的资料书,通过读书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尤其是教师这一职业就更为重要了。因为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 言传身教 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 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