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沙河汉子。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三维目标上提高学生的素养,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教学成绩。
一、指导思想。
新编教育部历史教材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一是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二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硕成果;三是通过具体史实的叙述,凸显历史课程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土意识教育、法治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四是依据课程标准,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使学生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上重要的、基本的史事;五是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注重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学习。
二、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三、教材分析。
1、 新教材编排体例。
新编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点”是指重要的历史史实,“线”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 “线”,使学习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
这样的设计使社会形态发展变化更加清晰,中外历史的发展线索更为完整、贯通,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重要史事,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规律。
在每课的结构设计上,以课文为主体内容,同时配有多种辅助栏目,加强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展开多种学习活动。如设计有“课前导语”“相关史事”“人物扫描”“材料研读”“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栏目,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平台。
2、教材内容。
新版教材对各阶段的历史都选定了突出的主线,以显示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关键问题,并围绕各时期的主线遴选史事。如中国古代史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为主线,选择了秦统一中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等主要史事。此外,选取了大量的史事,对我国固有的领土和领海主权进行了详细说明,以增强学生的国家主权意识。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0课。过去历史学习过多强调死记硬背,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针对这些积弊,教材在设计上更多强调了学生的思考和体验,3、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教材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二是历史教材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实事求是的、史论结合的叙述,运用正确的史观评判历史与现实中的大是大非问题,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三是历史教材的内容表述要依据确凿的史实和史料,在普及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吸收已达成共识的史学研究新成果;四是要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助于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4、教材特色。
通过仔细研读,和人教版相比较,我认为教育部新编历史教材的主要特点有:
1.将唯物史观这条红线贯穿教材始终,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了历史叙述与阐释之中,做到了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2.特别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注重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通过具体、丰富的史事,使学生认识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及现实意义,感悟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现。
3.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6册中有2册集中讲授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内容,涉及中国历史文化名人40多人,科技、文学著作30余部,对传统文化的阐释比较系统全面,所选的人和事也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
4.重视革命传统教育,在6册教材中集中2册系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1位,使学生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了解更加系统和深入。
5.注重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特别是国家主权意识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熟知以上特点,将有助于历史教学的方向性与施教的针对性。
四、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首先,在三维目标的知识传授上,严格落实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把课标规定的知识点严格落实,辅以必要的检测反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课标的要求。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前进。在过程与方法上,一定贯彻落实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探索课改的方法,让其适合学生,防止满堂灌的传统做法,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一定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次,需要做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
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
这套课本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构成,以课为单位。文化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时间可适当增加。
以教育部规定的新历史教科书为准。
进度制定如下:
第一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周: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周: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四周: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
第五周: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秦末农民的大起义。
第六周: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七周:第13课:东汉的兴亡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八周: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第16课三国鼎立。
第九周: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十周: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第十一周: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来共同感受历史。
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历史教学计划
2011 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学生们已经是初三学生了,他们就要开始严酷的中考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因此作为教师我一定会帮助他们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在将来的某一天实现自己的梦想。一 指导思想。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
历史教学计划
1首先认真备课,上课,对于每节新授课做到收集资料一定要充分,可以从网上收集详细资料。2需要用到课件的用课件讲课。3加大练习量,每学完一课,每学完一单元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复习,做适量的练习题,达到巩固的目的,通过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巩固记忆的过程和阶段,4每月进行一次测试,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历史教学计划
2016 2017 二 教学工作计划。初二级部历史周悦明。一 指导思想 二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德育目标 落实 山东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 突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