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原创

发布 2023-06-05 13:39:28 阅读 9938

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间,从2024年到2024年,时间的年轮把我们从少年带入了中年,让我们见证了国家的飞速发展,分享了便捷的“快”时尚生活。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武汉,也有着深刻的变化,gdp由2024年的39.91亿上升到2024年的13400亿,是40年前的。

33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由2024年15.71亿上升到2024年的6196.3亿,是40年前的394倍。看似数字的变化,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颠覆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交通出行快。小时候对生活在郊区的人来说进城是一件大事,记得东西湖只有一条8路公交通市区,早7点晚7点,赶不上末班车就回不了家,出行一趟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2024年,东西湖成首个城市公交全覆盖的新城区,“惠民公交”线路开通23条,实现了全区范围内的城市公交全覆盖。

现在人们也不再仅仅依靠公交汽车出行,轨道交通、出租车、网约车等覆盖全市。目前,武汉公交共有557条,地铁规划线路11条(其中:已运行5条、正在建设6条),出租车有12000多辆,开行国际及地区航线50多条,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出行不再是难事,出国不再是梦想,上天入地、连通九州、通达全球的立体交通在此汇聚。

信息传递快。2024年全国的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平均一天的快递量就超过1亿件,有时一天的快递量要超过10亿件,传统的报刊发行和书信不再是快递业务的主体。在手机和网络出现之前,我们经历了漫长的邮件慢时代。

在那个年代,报刊杂志是主要的信息**,书信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远程交流方式,邮递是主要的通信手段。与“纸”相关的**带着我们看世界,与“纸”相关的交流,带给我们亲情友情的温暖。现如今的新**时代,轻轻用手指一点就可以知晓天下事,发表评论参与互动,打开**,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就会出现在眼前,互联网带来信息传递的零距离,智能化、信息化应用正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墨迹已成为我们对时代的深深记忆,快捷的信息传递给我们呈现了中国的繁荣和世界的精彩。

世界是平的!信息的力量让“地球变成为地球村”,让我们发出如此的赞叹。

商品选购快。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穿衣凭“布票”,买米凭“粮票”,吃肉凭“肉票”,抽烟凭“烟票”,购买白红糖凭“糖票”。至于像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大件东西,那更是紧张得不得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穿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孩子们都盼望过年,记忆中过年可以放鞭炮、炸肉丸、包饺子、穿上新衣新鞋,收点压岁钱买本小人书。现如今“网购”成为一种新时尚,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并依赖于网上购物,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到世界各。

地的商品,衣、食、住、行、游都可以在网上选购。2024年,中国网民规模达7.5亿,网购用户达到5.

4亿人,网络零售额超过7万亿元。当“今天你网购了吗?”成为一种见面的口头禅时,我们才发现原来网购早已进入大众生活。

“网我世界、购我天下”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广告词,更展示着一种新的时尚快捷购物方式。支付结算快。从我们有记忆开始,现金支付就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购物买菜用现金,上学交学费用现金,生活缴费用现金,出行买票住店用现金,上班后发的工资也是现金。

转瞬间,移动支付时代悄悄来临,感触科技让“扫一扫”、“碰一碰”支付成为现实,对这一瞬间尽管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却成为中国最受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引无数海外人士的热评。2024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居全球首位。移动支付正全面深入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中,已落地便民生活、医疗卫生、教育行业、政务服务等多个应用领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移动支付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无现金城市”的号角正悄悄吹起。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智能生活成为中国城市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原创

改革开放40年,祖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们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我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原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间,从1978年到2018年,时间的年轮把我们从少年带入了中年,让我们见证了国家的飞速发展,分享了便捷的 快 时尚生活...

我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原创

专业的公文写作平台。改革开放40年,祖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们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我看改革开放40年征文原创,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间,从1978年到2018年,时间的年轮把我们从少年带入了中年,让我们见证了国家的飞速发展,分享了...

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原创

篇一。和许多同辈人一样,自行车陪伴了我大半生。提起自行车有说不完的话题,也有割不断的情怀。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开始上小学。学校在村西的一座破庙里,几张木板,十几条破板凳,二十多个小土孩。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上下学蹦蹦跳跳,无忧无虑。高小是在邻村,虽然离家有四五里路,但那时正值 文革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