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发布 2023-06-02 06:35:28 阅读 2092

第一章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水害事故是我矿的主要事故之一,能造成巨大的危害。

第一节事故类型。

水害事故的类型有:地表水害、老空水水害、孔隙水水害、裂隙水水害、岩溶水水害。

第二节水害事故危险性分析。

矿井水灾是煤矿重大的灾害。矿井一旦发生水灾,不仅可能淹没一条巷道,一个工作面,甚至可能淹没整个矿井,严重威胁职工的安全。发生矿井水灾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存在水源与通道。

水源是指流经或积存在矿区范围内的地面和地下水,通道就是水源进入井下的通道。对这两个基本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它们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摸透水源的来龙去脉,才能为防治水奠定基础。矿井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两种。

地面水源有以下存在方式:1、地面水源有降水。其主要形式是降雨和降雪。

它可以通过裂隙或其它通道直接进入巷道。2、地表水。主要是地表的河流、湖泊、沼泽、水库、积水洼地等,这些水都可以通过井筒、塌陷裂缝、断层裂隙、溶洞和钻孔直接进入井下,造成水灾。

地下水源主要有;1、含水层水。在煤系地层中的砾岩层、流砂层等,往往含有大量的水。当掘进巷道穿过含水层或回采工作面放顶形成岩石裂缝与含水层相通时,含水层水就会涌入矿井。

含水层水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压力,特别是它与地表水源相沟通时,对矿井生产的威胁更大。2、断层水。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于积水。

特别是当断层与积水或含水层相通时,就会造成水灾。3、老空水。井下采空区或煤层露头附近的古井、小窑都常有积水,当采掘工作面与它相通时就会造成涌水事故。

所以,当井田范围内古井、小窑较多时,开采时应特别注意。

涌水通道即水源进入矿井的可能通道:断层破碎带、采掘过程形成的裂缝、井巷、封孔不好或没有封孔的旧钻孔等。对具体矿井来说,上述因素不一定同时具有充水作用,而往往只是其中个别因素或几个因素起着主要作用。

因此,积累尽可能详细的水文地质资料和图件,开展矿井水文地质灾害调查。必须抓住主要因素加以分析,采取有效地面和井下防治水措施,落实防治水工程,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

第三节水害事故易生的地点。

井下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是矿井正常生产的采煤、掘进工作面。当采掘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与地表水、地下水或老空水沟通时,就会发生突水事故。

1)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采空区顶板自然垮落,采空区上覆岩层乃至地表产生破坏、变形,自下而上形成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垮落带及裂隙带遇到强含水层或老采区、老窑、老巷道积水,水会沿裂隙带空隙流入井下,造成突水事故。若导水裂缝带高度到达地表,与地表的沟、河、湖泊、塌陷坑、水库、人工水池等贯通,也会造成突水事故。

2)采煤工作面遇到封孔质量不好的钻孔,而且是穿透含水岩层的钻孔,如果在采煤过程中采取的防范措施不力,也会造成透水事故。

3)掘进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遇到情况不清的老窑水、采空区水、老巷道积水、钻孔水、断层水、陷落柱水、石灰岩溶洞水、砂岩水等,同样是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点。

4)掘进工作面在矿井开采上限接近煤层露头位置进行掘进时,切记不能冒顶,冒顶容易造成冲积层、流砂层的水流入井下。如果离地表太近,同样也能使地表水涌入井下造成透水事故。

第二章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必须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估计突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以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掌握突水灾区范围。如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组织抢救。

3、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强排,同时发动群众堵塞地面补给水源,排除有影响的地表水,必要时采用灌浆堵水。

4、寻找火源,扑灭**引起的火灾。

5、排水后侦察、抢险中,要防止冒顶和二次突水。

6、搬运和抢救遇险者,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

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一节应急组织体系。

水灾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指挥管理系统,救援队伍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

第二节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机构。

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带班干部和班组长及瓦斯检查员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同时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要按照应急程序和有关规定快速逐级上报,矿立即启动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

总指挥:杨保忠 (矿长)

副总指挥:王贵臣付爱军赵军和学军

成员:张平生李忠平张新文赵峰郭秀峰

赵保贵郑安兴王旭昆杨飞孙鹏。

张平和王树利

矿长是处置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机电副矿长和生产副矿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置事故的作战计划;副组长按分工对救援行动具体负责完成事故营救处理作战计划决定的任务。领导组成员根据分工职责协调各方面工作,协助各级领导进行抢救、撤人和灾后处理工作。主要职责:

1)全面协调和指导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2)指导制定对事故的紧急管理办法和特别管制措施;

3)调用应急救援物资、救护队伍、设备和有关专家,抢救事故受伤人员和进行工程抢救及维护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秩序;

4)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指挥;

5)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主任由王贵臣兼任。联系**:0356-**

办公室主要职责:

1)负责全矿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山西崇安能源发展****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与现场抢险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矿山应急指挥部命令。

3)调动矿山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

4) 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

5)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6)矿山事故灾难扩大或专业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

7) 完成应急救援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具体分工及职责如下:

1、综合协调宣传组。

组长:赵峰。

成员:张俊李晋峰冯小玲毕俊慧张有松。

其主要职责:

1)负责与安委会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做到快速反应,各负其责。

2)负责应急救援工作情况与事故信息的搜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领导组报告有关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完成应急救援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2、现场抢险救援组。

组长:王贵臣。

副组长:李忠平。

成员:孙鹏张平和王喜龙付文俊。

苏向余和元平王忠谊王红申。

其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施救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实施,并与高平矿山救护队取得联系进行求救。

2)组织实施防止煤矿事故扩大的防范措施;

3)迅速组织**、分析和掌握生产安全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

4)完成应急救援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3、警戒保卫组。

组长:张平生。

副组长:张鹏。

成员:张强赵静锐

由苏村煤矿依托县公安局及事故单位所在地相关部门配合。

其主要职责:

1)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及交通秩序,设立警戒,疏散群众。

2)预防和制止事故单位及事故现场的不安定因素和维护社会治安,为事故的抢险救灾方案实施,提供必要的良好环境与保障措施。

3)完成应急救援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4、医疗救护组。

组长:赵保贵。

成员:郭金芳赵水成

由苏村煤矿依托相关医院配合负责实施。

其主要职责:

1)迅速组建、调集现场医疗救治队伍,制订抢救方案,指导急救人员展开抢救工作,力争将人员**数量降到最低程度;

2)负责联系、安排救治医院,组织指挥现场受伤人员接受紧急救治和转送医院救治,减少人员**;

3)完成应急救援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5、技术服务组。

组长:付爱军。

副组长:和学军赵军

成员:郑安兴和俊峰原海瑞王军

其主要职责:

1)负责收集提供发生事故煤矿相关图纸及技术资料;

2)负责组织有关技术专家研究制定并实施防止煤矿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3)完成应急救援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6、后勤保障及善后处理组。

组长:郭秀峰

副组长:张新文。

成员:李龙孝常风云姬菊凤杨广华赵青计。

主要职责是:

1)保障运送抢险救援人员及物资器材所需的车辆。

2)保障救援人员所需的办公休息场所;所需食品**及其它生活必需品;

3)资金保障,应急救援经费由我矿报请县安监局从安全风险抵押金中列支。事故救援结束后,按有关规定办理。

4)负责事故**人员亲属的安抚接待,妥善安排家属生活;

5)负责处理事故**人员的抚恤、安置,依照有关政策做好事故遇难者及其家属的善后处理及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等;

6)完成应急救援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节抢险救援人员岗位责任制。

1、总指挥。

根据事故发生情况,统一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执行经救援指挥部批准的应急救援方案,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的拟定。联系救援相关事宜,争取社会支援,下达抢险救援命令。

2、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工作,检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

3、各有关副矿长。

根据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所需人员及时调集救援所需的物质装备,控制入井人员,协助实施抢险救援方案。

4、矿山救援队负责人。

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负责制定矿山救援队行动方案和处置措施。具体指挥矿山救援队和辅助救援队执行救援行动。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他救援工作任务。

5、矿调度中心和值班员。

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部命令。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救援情况。整理抢险救援命令,工程(工作)进度等有关救援信息。

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组织灾区人员撤离。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他任务。

6、通风部门负责人。

提供通风系统资料及瓦斯情况。按照指挥部命令参与矿井通风系统调整方案制定、参与救援方案制定。

7、保卫部门负责人。

组织人员维护事故矿井的秩序和治安,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沟通信息,协助公安部门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实施监护和控制,协助追捕逃逸人员等。

8、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

协调并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监督应急救援方案制定、修定及实施,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9、物管部门负责人。

准备救援装备和器材,并运送到指定地点。

10、机电、运输部门负责人。

根据指挥部命令,参与组织实施通风机应急工程、供配电应急工程,保证矿井主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及时抢修和安装抢险救灾机电设备。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1水害类型与危害程度分析。根据煤矿井下水灾事故的特点结合我矿具体情况,井下水灾分为以下几类 地表水害,老窖水水害 断层水水害 裂隙水水害和岩溶水水害等。发生矿井水灾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存在较大水源与导水通道。1水害类型与危害程度分析根据煤矿井下水灾事故的特点结合我矿具体情况,井下水灾分为以下几类 地...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永春县新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新一煤矿新村790井。水害事故专项应急方案。编制负责人 肖柳树 编制单位 新一煤矿新村790井 实施负责人 姚志常 发布时间 2013年12月10日 编制时间 2013年10月14日。编写小组。组长 肖柳树。副组长 姚洪文。成员 周建华黄达生潘都枝王慈旭郭星同。批准页。目...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苍海

织金县苍海煤矿。水。害。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张细根。编制日期 2013年元月6日。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一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一 事故类型和原因。1 地表冲沟水。区内可采煤层位于西 南 东三个方向展布的缓坡及冲沟口,季节性的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 山坡紊流的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