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 小型企业

发布 2023-06-02 02:34:28 阅读 6909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案的启动。

1、启动条件。

启动条件为出水水质指标cod≥50mg/l、nh3-n≥5 mg/l、tp≥0.5mg/l中之一超过限定值即启动(以污水处理厂出水为例,其它类型企业自行拟定启动条件)。

2、汇报制度。

应立即采用**或短信形式向县环保局、**主管部门和***运营公司汇报,随后形成书面报告,并将报告提交至县环保局、**主管部门和***运营公司。

二、应急响应。

1、事件报警。

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汇报。

2、处理措施。

2.1污水处理厂检测部门对各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及时、准确的确定超标项目及超标量,并第一时间向生产技术部上报检测结果。

2.2工艺主管根据化验结果通知运行班组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整;或向处理后未达标的水中投加相应的化学药剂,通过化学处理使其达标。

2.3值班人员向工艺主管定期汇报工艺运**况,看工艺是否得到有效控制,若没有则继续采取处理措施,直至水质达标。

2.4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水质超标原因进行分析,评估危害程度,得出结论并以书面报告报送至县环保局。

2.5县环保局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时,污水厂应积极配合。

三、应急结束。

1、应急结束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下;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处于尽量较低水平。

2、应急结束程序。

1)厂长确认终止时间,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得到确认后,向污水厂所属各部门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2)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

3、应急事件后评估。

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2)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做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第二章停电事件应急预案。

一、预案的启动。

1、启动条件。

计划外停电。

2、汇报制度。

1)污水厂员工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应当根据已获得的事件信息初步认定事故性质和危害,并报厂长审定。

2)根据指令和认定结果,以**或短信的形式向县环保局、**主管部门及国祯环保皖南区域运营公司汇报,随后形成书面报告提交。

二、应急响应。

1、事故报警。

按照停电事故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持续时间,对事故的预警进行分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收集到的有关信息证明停电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执行。

2、处理措施。

1)要求值班人员立即与供电局及相关单位联系,了解停电原因及恢复时间。

2)迅速通知主管领导和当值领导,运行人员迅速将运转设备的自动状态切换为手动状态。

3)如果是供电停电,应迅速采取措施,张贴“停电通知”到生产区醒目位置。办公区内留有专人接听**,随时等待恢复通知。与***供电所抢修班保持联络,密切注意维修进展情况。

**供电所抢修班**:**

4)如果是厂内停电,应迅速检查电路,查找停电原因,并及时进行维修。

5)正常供电后,相关人员应及时撤掉“停电通知”,并按生产指令恢复生产。

三、应急结束。

1、应急结束条件。

应急终止需满足条件:供电系统恢复,生产运营正常。

2、应急结束程序。

1)厂长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污水厂认可;

2)厂长向污水厂所属各部门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跟踪观察。

3、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事件中响应迅速、措施得当,为污水厂减少损失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对玩忽职守、行动拖沓,造成事件损失进一步扩大,给厂里造成额外损失的员工,给予相应处罚,必要时解除劳动关系。

第三章关键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一、预案的启动。

1、启动条件。

关键设备包括:曝气设备、配电设备、进水排水设备、污泥脱水设备等。任一种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停产、减产或出水超标的,立即启动预案。

2、汇报制度。

1)污水厂员工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应当根据已获得的事件信息初步认定事故性质和危害,并报厂长审定。

2)根据指令和认定结果,以**或短信的形式向县环保局、**主管部门及***运营公司汇报,随后形成书面报告提交。

二、应急响应。

1、事件报警。

日常运营中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预防为主,防止停产、减产及出水超标现象发生。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2、处理措施。

1)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县环保局上报停(减)产请示报告,请示报告及相关批复同时抄报***运营公司。同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或委外维修,尽可能缩短停(减)产时间。

2)当曝气设备发生故障,曝气量不足时,为确保出水达标,应减少进水量;设备故障台数足以引起生化系统达不到处理要求时,必要情况下向**主管部门和县环保局提交停产申请。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三、应急结束。

1、应急结束条件。

设备修复后,由厂长宣布应急状态结束,恢复正常运营。应急状态结束需满足的条件: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应急措施实施后,生产运营恢复正常。

恢复正常运营后,各部门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尽量使处置程序和措施简洁、有序、有效。

2、应急结束程序。

1)厂长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污水厂认可;

2)厂长向污水厂所属各部门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根据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跟踪观察。

3.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事件中响应迅速、措施得当,为污水厂减少损失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对玩忽职守、行动拖沓,造成事件损失进一步扩大,给厂里造成额外损失的员工,给予相应处罚,必要时解除劳动关系。

第四章进水水质异常应急预案。

一、预案的启动。

1、启动条件。

该预案由厂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任一情况时,即为进水异常,立即启动预案:

1)进水颜色或气味异常;

2)进水含有大量异物,如油脂,泥砂等,影响生化系统及设备的正常运行;

3)进水引起大量泡沫;

4)长时间进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对系统造成冲击,可能导致出水超标;

5)进水ph超出正常范围,影响到污泥活性;

6)进水含有重金属离子等不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99)的,并可能导致污泥中毒。

2、汇报制度。

1)污水厂员工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应当根据已获得的事件信息初步认定事故性质和危害,并报厂长审定。

2)根据指令和认定结果,以**或短信的形式向县环保局、**主管部门及***运营公司汇报,随后形成书面报告提交。

二、应急响应。

应立即采用**或短信形式向县环保局、**主管部门和国祯环保区域运营公司汇报,随后形成书面报告,并将报告提交至县环保局、**主管部门和***运营公司。同时向上一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1、事件报警。

日常运营中要按时巡视,以便能及时发现事件信息和征兆,一旦发现进水异常现象发生,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2、处理措施。

1)运行人员和化验员须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向上级报告。相关人员根据进水异常的种类采取措施,做好外部关系和内部协调处置工作。

2)按照运营合同的约定,进水异常时须及时书面通知业主及上级监管部门(同时取样、保存、化验、拍照,生成水质检测报告后上报),以避免承担因进水异常而导致的事故(如:出水超标)责任。

3)若要求超越排放或临时停产,须向有关方面递交书面请示报告,在批准后方可实施。请示报告批准前,厂方本着谨慎运营的原则,继续提供污水处理服务。

4)异常发生时,厂方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而造成重大危害。对可能发生的进水异常情况,须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措施,形成制度,并要求生产人员熟悉处置程序和措施,确保应急处置有序进行。

三、应急结束。

1、应急结束条件。

进水异常状态结束后,由厂长宣布应急状态结束,恢复正常运营。应急状态结束需满足的条件:报告业主及监管部门后取得批复;应急措施实施后,生产运营恢复正常。

2、应急结束程序。

恢复正常运营后,各部门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尽量使处置程序和措施简洁、有序、到位。(进水发生异常的同时,需注意污泥的状况,直至进水异常带来的影响消除时为止。)

3、奖励与责任追究。

对在事件中响应迅速、措施得当,为污水厂减少损失的员工,给予一定奖励;对玩忽职守、行动拖沓,造成事件损失进一步扩大,给厂里造成额外损失的员工,给予相应处罚,必要时解除劳动关系。

第五章出水水质超标应急预案。

一、预案的启动。

1、启动条件。

该预案由厂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任一情况时,即为出水异常,立即启动预案:

1)出水**监测设备显示数据异常;

2)化验室化验结果水质超标。

2、汇报制度。

1)紧急处理的同时,应当根据已获得的事件信息和监测数据,初步认定事故性质和危害,并报厂长审定。

2)根据指令和认定结果,以**或短信的形式向县环保局、**主管部门及***运营公司汇报,随后形成书面报告提交。

二、应急响应。

1、事故报警。

运行人员发现出水**监测设备显示数据异常及化验人员化验结果水质超标时应及时向上级报告,由生产技术部检查超标原因并向有关部门汇报。进入预警状态后,应当采取的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2、处理措施。

1)当班运行人员发现设备或工艺异常时应果断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果不能处理,立即上报生产技术部,并做好相关记录。

小型企业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据北京市安全监督管理局 小型危化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提纲 编制 目录。一 企业概况。二 应急救援系统。三 应急救援行动。四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演练。五 应急救援预案修订。六 救援行动终结。七 附件。附件1 北京xx电子材料 组织结构。附件2 应急救援有关人员...

中小型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xxx项目部xxx年xxx月。1 总则1.1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作用等。如 为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 和财产损失 环境破坏 社会影响,制定本应急预案。一...

小型企业计划书

目录。1.企业介绍 2 1.1 企业名称 2 1.2 企业类型及经营范围 2 1.3 企业销售的产品或服务 2 1.4 企业服务对象 2 1.5 企业可解决并满足顾客的需求 2 1.6 企业的选址与布局设计 2 1.6.1 选址与布局设计 3 2.企业的市场分析 3 2.1 企业的市场机会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