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与设计期末复习

发布 2023-05-21 03:10:28 阅读 8995

第一篇总论作业题与参***。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讲授]、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自学])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刚度是指机械零件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零件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小,其刚度就越(小)。

2.机械设计中所谓的失效是指(机械零件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常见的失效形式有(断裂)、(表面破坏)、(正常工作条件丧失)和(过大的残余变形)。

3.在静强度条件下,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屈服极限);而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强度极限)。4.在零件强度设计中,当载荷作用次数≤103时,可按(静强度载荷)条件进行设计计算,而当载荷作用次数》103时,则应当按(变载荷疲劳强度)条件进行设计计算。

5.机器的传动部分是把原动机部分的运动形式、运动和动力参数传递给执行部分的(中间环节)。6.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除材料性能、应力循环特征r和应力循环次数n之外,主要有(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

二、判断题(对者用字符√,错者用字符 × 来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机器的传动部分都是机构。(√2.互相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件是构件。(√3.机构的作用,只是传递或转换运动的形式。

(×4.当零件可能出现塑性变形时,应按刚度准则计算。(×5.机器执行部分的结构形式,是取决于机械本身的用途。(√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

1.机械设计这一门学科,主要研究(c)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

a.各类机械零件和部件;b.专用机械零件和部件;c.通用机械零件和部件;d.标准化的机械零件和部件。2.对于受循环变应力作用的零件,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是(c)。

a.最大应力;b.平均应力;c.应力幅。3.下列四种叙述中,(d)是正确的。

a.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b.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

c.变应力是由静载荷产生;d.变应力是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是由静载荷产生。4.零件的安全系数为(b)。

a.零件的极限应力比许用应力;b.零件的极限应力比零件的工作应力;c.零件的工作应力比许用应力;d.零件的工作应力比零件的极限应力。5.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为材料的(b)。

a.屈服点;b.疲劳极限;

附件_机械原理与设计(二)3-6-2 第一篇总论作业题与参***(期末复习)

c.强度极限;d.弹性极限。6.循环特性r=1的变应力是(a)应力。

a.对称循环变;b.脉动循环变;c.非对称循环变;d.静。7.下列命题中,(d)是正确的。

a.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b.变应力只能由静载荷产生;c.变应力不能由静载荷产生;d.变应力可能由静载荷产生。

8.零件可能出现疲劳断裂时,应按(a)准则计算;可能出现塑性变形时,应按(a)准则计算。

a.强度,强度;b.刚度,强度;c.振动稳定性,刚度;d.结构,强度。

9.在机械零件的强度条件式中,常用到“计算载荷”,而“计算载荷”一般(d)。

a.小于名义载荷;b.大于静载荷而小于动载荷;c.接近于额定载荷;d.大于名义载荷而接近于实际载荷。10.零件受对称循环应力时,对于脆性材料,应取(c)作为材料的极限应力。

a.材料的强度极限;b.材料的屈服极限;c.材料的疲劳极限。11.机械零件的应力集中系数仅对(c)有影响。

a.平均应力;b.应力循环特性;c.应力幅。12.两零件点或线接触的应力为(c),两零件面接触的应力为(c)。

a.剪应力,弯曲应力;b.接触应力,弯曲应力;c.接触应力,挤压应力;d.挤压应力,接触应力。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基础 复习资料。一 单选题。1.复合铰链的转动副数等于 a 主动件数b 构件数 1 c 构件数 d 活动构件数 1 2.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 a 0个约束 b 1个约束 c 2个约束 d 3个约束。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 a 机构自由度数等于主动件数 b 机...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c a 0个约束 b 1个约束 c 2个约束 d 3个约束。2.某平面机构有5个低副,1个高副,机构自由度为1,则该机构具有的活动构件是 b a 3 b 4 c 5 ...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复习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平面机构中,每增加一个低副将引入c a 0个约束 b 1个约束 c 2个约束 d 3个约束。2.某平面机构有5个低副,1个高副,机构自由度为1,则该机构具有的活动构件是 b a 3 b 4 c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