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德育目的 目标与内容

发布 2023-05-03 02:16:28 阅读 4719

第五讲德育的目的、目标与内容。

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鲜明的目的性(中国现实的教育目的:一切为了考试、而非为了学生的智慧发展与生命质量、道德人格的提升,德性的丢弃之痛!)、规格和质量要求。

(高考生的突降,山东下降8万人)

德育目的: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期望与要求(在一切为了考试的时代背景下,德育的目标多少显得有些苍白与无力);另一方面,德育目的又规定着德育内容的选择与运用。

德育内容的单薄与机械一直是制约我国德育实效的一个主要因素,对德育内容进行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新时代我国社会要求的必要的改革,亦迫在眉睫。

本讲拟对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基本问题及我国现行的德育目标、中小学德育内容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进行反思性推究与构想。

第一节德育目的概论。

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不仅自身体现着道德的要求,而且也内在地追求着道德的目的。

教育的道德规定性和指向性反映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道德人格的完善、道德成长的引导方面,就构成了学校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不仅决定了教育的精神本性和价值特性,也决定了学生在道德成长与发展方面的规定性。“任何一个老师都应该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对教育目的一定要深思熟虑——假如你认为是正当的教育目的实际上全都出于误解而学生们则对此都一本正经地坚信不疑,那么他们多年的学生生涯很可能要毁于你手。

”**学校德育目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在整个教育目的的框架下**教育的道德目的。它是德育原理的核心问题和任何德育理论均不能搁置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

学校教育是一种蕴含着鲜明的道德内涵与价值诉求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对于学生在道德品质发展方面的目标、标准、规格的要求或规定,就构成了德育目的。

由此,德育目的所考虑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从社会发展,从整个教育目的的结构性要求以及学生道德生长的客观要求诸方面,对学生品德发展的目标和规格的讨论与规定。一句话,德育目的表征着儿童接受何种目标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德育目的是学校一切德育工作和德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而要把握德育目的的实质及其实践意义,就必须对其核心问题作出基本的说明。

一、 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德育目标。

目的性是人的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属性,自然也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一切教育活动,都是直接、间接地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一切教育目的又都是为了解决一定时期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某种不适应或者说某种矛盾而主观预设的。”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特殊的精神实践活动,也必须十分明确自身活动的目的,并在目的的牵导下制定德育计划,厘定培养目标,调控德育过程。

一) 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

所谓教育目的,就是对教育过程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或素质的预期结果的规定。。

从其存在形态上说,教育目的可分为两大部类: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和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前者是一定社会的人们根据现存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所提出的关于教育结果的价值取向,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的主观愿望或意向;后者是指从事教育工作或与教育发生直接联系的人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

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可称之为应然的教育目的;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可称之为实然的教育目的。实然的教育目的应当与应然的教育目的相一致,否则,应然的教育目的就成为一种主观的奢侈,教育实践也会丧失价值指向。

何谓德育目的呢?德育目的乃是对德育活动预期结果的规定,是对德育活动所要生成的品德规格、质量、标准的概括。德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学校德育活动中的具体化。

因而,德育目的也应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统一。从道德的维度思考教育。

德育目的是整个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概括与规定。缺乏明确的德育目的,德育活动是不可能取得什么成效的。甚至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思想也蕴含着某种确定的目的。

杜威心中的教育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学会建设一个民主主义社会。因为,不但“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的方针和政策”,而且,“归根到底,民主主义的问题是个人尊严与价值的道德问题。” 学校教育必须主动迎接民主主义的挑战。

这里,杜威将民主主义上升到关乎人的价值与尊严的道德问题,关乎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问题。杜威将是否引导儿童参与社会生活视为判断道德教育意义的标准,认为为民主主义社会做准备的惟一途径是参与社会生活。“除了参与社会生活之外,学校就没有道德目的,也没有什么目标。

”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给予学生进入生活世界的“某些在理智上和道德上的钥匙”。可见,目的性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

二)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

在德育理论中,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是不同层位的两个范畴,不宜笼而统之地加以混淆。

(1)德育目的属于上位概念,德育目标则属于下位概念。就其外延来看,德育目的大于德育目标;而就其内涵而言,德育目标则精于德育目的。德育目的是国家层面或社会层面对于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规格、质量、标准的总的规定,具有较强的国家观念或意识形态色彩,呈现出相对的普遍性、统一性。

德育目标则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较为具体的德育任务,或某一具体的德育活动所要追求的具体的目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灵活性、多样性。换言之,德育目的是学校德育活动所遵循的总的方向,而德育目标则是对各级各类学校和具体的德育活动所要实现的结果的特殊要求;德育目的是一种哲学性陈述,是对所培养的人的品德素质的大致规定,德育目标则是对所培养的人的品德素质的一种具体的描述。

(2)德育目的既指向教育者又指向受教育者,而德育目标则更多地指向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而言,德育目的是对所有接受教育的人的道德发展的较为抽象和概括的规定,是一种教育理想,而德育目标则是围绕德育目的展开的针对特定对象的较为具体和明确的规定,通常以德育任务体现出来。

(3)德育目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论的一般性,通常不关注达成目的的程序、方法、手段,而德育目标类似于德育任务,它是较为具体、明确的。

(4)德育目的对一切德育活动都具有某种目标的统摄性与价值的牵引性,而德育目标则是在总的德育目的的指引下对丰富而具体的德育活动的拟设或规定,它对德育活动的影响是直接的、明示的。

(5)德育目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普遍性,而德育目标则视教育类型、德育对象、德育内容等的不同而灵活变通。

德育目标可称之为“具体的德育目的” 或德育目的的具体化。德育目标的具体化、细致化、层次化的特性,使其不同于一般化、概括化、原理化的德育目的。如何将一般的德育目的转化为具体、细致的德育目标,以使德育目的呈现出某种系统性、严谨性、实践性的层次结构,是德育原理需要考虑的一个重大而困难的现实问题。

对德育目的的贯彻执行应建立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长远到近期、由整体到局部的不同层次的转化体系,才能使总体的德育目的一步步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从而最终接近并实现德育目的。“任何终极性的德育目的都必须转化为一系列具体的德育目标才能避免流于空泛;而若每一个具体的德育目标不与其他平行的德育目标以及其上位德育目标联系起来,并且最终与德育目的、教育目的相联系,则一个个具体的德育目标也会因失去整体性而流于琐碎,失去其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德育目的与德育目标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是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抽象规定与具体落实的关系。《学会生存》:“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你能测量目标,但不能测量目的。

一个最后的目的是一种哲学力量,它是我们行动的先验的本质。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这就是最后的目的。一个目标是独立于个人而存在的。

” 德育目的是一种教育意志、教育理想,德育目标则是对德育目的具体、明确的规定或说明。

二、德育目的的特点。

德育目的是对德育活动所欲达到的结果的预设,是制约整个德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德育目的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实践活动的规定性:

一)德育目的的前瞻性与超越性。

从思维逻辑上说,与具体的德育实践活动相比,德育目的具有逻辑在先性。换言之,德育目的在先,德育实践活动在后。人们从事任何一种德育实践活动之前,总是在思维上预设了这种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在观念上形成了一种所要培养的人的品德发展的大体形象或质量要求。

这种指向教育活动对象品德发展的“思维”、“预设”、“观念”、“要求”就是德育目的。它是德育活动的一种主观要求。即是说,德育目的是德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在人们观念上的预先呈现,是对所培养的人的品德形象在人的头脑中的观念形态的呈现。

一切德育目的都是人们对德育结果的某种主观要求,都具有某种主观性。人们对德育目的的不同规定与争论,都是源于人们对德育活动本质的观念上差异。必然地,要使德育目的具有某种程度的统一性,就应首先使人们的德育观念达致某种程度的统一性。

不同国家对德育目的的不同表达,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对德育目的的不同规定,都是德育观念的差异或德育观念变迁所致。

德育目的的主观性反映在具体的德育活动过程中,就表现为某种前瞻性与超越性。这里的前瞻性,是指作为德育活动结果的一种预设,德育目的对整个德育活动所欲经过的流程及其达成的目标的规划、预见、设想,是对每一教育活动、教学环节、教学要素的道德结果所作的预先的计划和设想。没有这种前瞻性,德育活动便如同例行公事,从而失去德育的价值。

杜威:“教育(如果真正是教育的话)必须有养成态度的一种倾向。养成在明智的社会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态度之教育倾向,是不同于灌输教条的教育倾向的,这正如确定明智的目标是不同于向空中随便乱放枪,而幻想无论如何总会有一只鸟儿可能飞来碰上其中某颗子弹的。

”德育目的的超越性是其主观性的另一种表现。这里的超越性,是指德育目的应当由远及近地表现为对以适应既有的社会发展之于道德教育的需求的德育目的的超越,对现有的日常生活的道德价值的超越,对学生现有的道德发展水平的超越。超越性是道德之为道德,道德教育之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

因为,“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把握。道德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不是对人们现实行为的写照,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去加以审视,用应是、理想的标准来对它作出善、恶的评价,并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

”现实与可能;现实的知识与可能的知识;数学讲不完的痛苦与随时讲完的愉悦。

由之,“道德教育的要旨不在于使受育者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的理想是怎样的,而在使他们掌握:人们的行为可能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

道德的理想是什么?人何以接近这种理想?道德教育如果离开了这一要旨,它就不能成其为道德教育。

”德育目超越性的淡化,必定会导致德育目标失去层次性、序列性,导致德育活动毫无效率的机械重复。

二)德育目的的客观性与现实性。

德育目的具有主观性、前瞻性,但它又不是人们对教育活动欲求结果的纯粹的思维与逻辑的规定,不是人的纯粹意志自由的产物,更非随心所欲、凭空想象的结果。

德育目的是人们对德育活动结果的预先的观念表达,但这种观念的表达必须基于客观现实,才能使所规定的目的具有现实性、可行性,也才使德育目的的意义、价值、功用得以真实而具体的呈现。

高蹈伦理、高标道德之谬、之弊。

德育目的所依据的“现实”包括三个方面:(1)社会道德发展的实际及其发展趋势;(2)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3)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的实际及其趋势。因而,德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

“人的目的虽然是作为人的一种主观的东西存在于观念之中,但是这种主观观念又是从客观现实对象转化而来的。目的必须以客观现实为前提,目的的提出要以客观的因果性和规律性为根据。”“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一种精神活动,它是要受物质的、现实的生活的制约的。

……精神生活并不能够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它必须现实化。”

第五讲德育目的 目标与内容

第五讲德育的目的 目标与内容。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鲜明的目的性 中国现实的教育目的 一切为了考试 而非为了学生的智慧发展与生命质量 道德人格的提升,德性的丢弃之痛!规格和质量要求。高考生的突降,山东下降8万人 德育目的 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期望与要求 在一切为了考试的时代背景下,德育的目标多少显得有...

第五讲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第五讲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2012 2 4 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中线面关系,计算空间的各种角是高考对立体几何的常规考法 它以代数运算代替复杂的空间的想象,给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带来了鲜活的方法 另外,空间向量还可以用来解决许多探索性问题,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更能考查学生的能力,因此正逐渐成为高考...

第五讲策略派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

策略派的共同特点。内省不是最重要的。重视问题产生和维持的行为与结构,不关注为什么产生。不仅重视一级改变 行为改变 而且重视二级改变 结构改变 两类问题 一类是严重症状的,一种是关系问题的。师是专家,为家庭量身定做具体方案。策略派家庭 的历史。产生时间 20世纪70年代 80年代。影响人物 gre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