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绪论

发布 2023-04-30 18:35:28 阅读 1282

绪论化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

一. 化学研究的对象。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关系: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化学的发展史。

1)古代中国的炼铜、冶铁和炼钢。

2)近代 18世纪~19世纪。

18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论。标志着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

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现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解释了许多自然现象。

19世纪,**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分类、有序的研究物质。

3)现代化学飞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举例:2023年中国合成了有生命活性的牛胰岛素,说明人工能合成有生命的活性物质。

二. 化学的研究范畴。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产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举例: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

2.化学变化:生产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举例:木柴燃烧、铁生锈。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 有其他物质生成,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2) 伴随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煤和木材中的碳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1) 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随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3) 密度。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

第二节化学实验。

一. 观察实验的基本方法。

1)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

2)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力变化及其他现象。

3)变化后:记录生成物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

二.学习化学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熔沸点、可燃性、可溶性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燃烧现象、热现象、气体产生、溶液中沉淀的生产等。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部分)

1.药品的取用。

1)取用药品的规则:三不二量。

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直接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味道;不得偿药品的味道。

二量:有说明的按规定用量;无说明的取最少量(液体用1ml~2ml,固体只需盖住试管底)

2)取用药品的方法。

粉状固体:斜→伸→竖。

斜:先倾斜试管。

伸:再将盛药品的钥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

竖: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块状固体:横→竖→滑。

横:先将容器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放入容器口。

竖: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滑:使块状固体缓缓地滑向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注意:取用一定量的固体药品时应用托盘天平称量。

液体药品。a.用量少时用胶头滴管。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冒在上,不要平方或倾斜,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冒;用过的滴管要立即清洗(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以备再用。

不要用未清洗的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b.用量较多是用倾斜法。倾斜法:塞倒放→标签向手心→互倾斜→口对口→缓慢倒→抿一下。

注意: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时应用量筒量取。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液体的凹液面的最底层保持水平。

3)取用药品的仪器。

托盘天平:取用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

量筒: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

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药品。

钥匙或纸槽:取用粉末状固体。

镊子:取用块状固体药品。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使用酒精灯是应注意一下几点:

酒精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得少于1/4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

燃另一只酒精灯。

应用外焰加热(外焰燃烧充分、温度高)

熄灭时不能吹熄,应用灯冒盖灭火而且反复盖两次(防止下次打不开)。

注意:如果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液体的加热。

使用试管给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

试管底部可以直接在火焰(外焰)上加热。

试管夹夹在离管口1/3处。

剩液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试管倾斜,管口朝上与桌面成约45°角,管口不可对准他人或自己。

先移动试管(或酒精灯)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液体中上部,在慢慢下移加热。

试管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也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上,以防骤冷炸裂。

3.洗涤仪器。

洗涤试管(玻璃仪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倒尽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

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连洗几次。

洗过后,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经洗涤干净。

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涮洗是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破裂。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

一。拉瓦锡实验(了解实验过程,各种现象和其得出的结论)

二。空气的组成。

1.红磷燃烧实验。

红磷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产五氧化二磷。其文字表示为: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化学方程式:4p+52)

2.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各成分按体积计算比率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

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4.常见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危害。

第二节氧气。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比空气略重(密度比空气略大),沸点为-183,液氧为淡蓝色,-218变成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2.硫在氧气里燃烧。

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其文字表示为:

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s+)

注: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铁在氧气里燃烧。

铁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生成,其文字表示为: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3fe+2)

注:铁丝在空气里加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

总结: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4.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氧气与磷、硫、铁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5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注: (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发热。

(2)进行得比较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被称为缓慢氧化。例如,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等。

三。氧气的用途(部分)

1.供给呼吸,如医疗、登山、航空、潜水等。

2.助燃性,如气焊、炼钢等。

四。制取氧气。

1.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制氧气。

1)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时分解加速,其文字表示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化学方程式:22+)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生产化肥、农药、多种化工原料等化工生产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

2.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时,放出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其文字表示为: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化学方程式: 2kcl+3)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受热分解出气体,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其文字表示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化学方程式:2++)

4.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都属于分解反应。

初三化学期中检测初三化学

2014 2015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初三化学试题。一 选择题。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 煤气燃烧水变蒸气b 瓷碗破碎剩饭变馊。c 菜刀生锈水果腐烂d 灯泡发光冰块熔化。2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 过氧化氢 h2o2 b 二氧化锰 ...

初三化学试题初三化学模拟试题

初三化学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 14 o 16 ag 108 cl 35.5 na 23 一 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将饱和澄清石灰水加热后变浑浊 b 将金属材料制造成飞机的机身。c 生石灰作干燥剂吸水结块 d 将二氧化碳气体变为干冰。2.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 ...

初三化学老师初三化学老师述职报告

初三化学老师一 难忘初中化学张老师。都说一过初中,同学里再也交不到知心朋友。可不是么,高中年龄既长,独立意识增强,各怀鬼胎自然不能心心相印 到了大学,更是人各有志,五湖四海一阵子,毕业之时各自飞。只有知根知底 两小无猜 傻玩傻乐的初中同学才能达到如许境界 即使不长期保持联系,哪怕十年八年不见,只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