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行测答案之部分言语

发布 2023-04-23 06:52:28 阅读 3506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西方“言论自由”存在双重标准。

b.西方“言论自由”是不存在的。

c.西方不存在绝对的“言论自由”

d.有人借伏尔泰之名杜撰了言论自由的名言。

中公名师解读】文段通过有人借伏尔泰之名杜撰了言论自由的名言,引出西方“言论自由”并非完全的“言论自由”,并进一步通过一个在欧美生活多年的中国学者的说法指出西方关于言论自由的限制更多,即不存在绝对的“言论自由”。由此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a项“双重标准”的说法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对西方的“言论自由”进行了全部的否定,不合文意;d项的说法是一个引子,故不是文段强调的内容。

例题3】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观众,也许是网民,也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

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发表见解。

中公名师解读】文段首先阐述了一个事实即,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是在**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最后指出,这些受众从电视节目中获取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等等行为让电视人夜不能寐,由此可推知,文章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电视制作如何应对挑战,适应受众的变化。a、d项阐述的主体是“受众”,故排除;关于“受众的审美导向”文中并没有任何的信息,故排除b项。

本题答案为c。

省考行测常识判断部分答案

3.下面是重点学科的考查特点。科技题 考查范围扩大,在去年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对计算机 生物 军事和生活常识方面知识的考查。其中,环保问题成为近2年共同关注的焦点。例题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容易被污染,主要原因是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b.在国家或地方自然保护区内建立野生药材保护区,...

2024年招警行测言语理解部分答案及解析

36 答案 a 解析 通过文段列举的现象,抓住文段的本质,是对于身处逆境如何处理的问题。37 答案 d 解析 运用必要条件的句式强调 上游源源不断地供给丰富 清澈的河水 的重要性,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意在突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38 答案 b 解析 强调的是梦的特殊功能。39 答案 d 解析 利用...

2019国考行测言语理解解析

中公教育研发团队。今年的选词填空题量与去年一样,20题。中公教育专家深入分析2011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题目,发现难度和去年相比略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 一 涉及成语考查的选词题型虽然由去年的11题上升为13题,但成语总体来看都是高频成语,很少生僻成语,为解题降低了难度。二 凸显了句子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