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常州中考语文模拟卷

发布 2023-04-22 02:23:28 阅读 4592

2023年常州中考语文模拟卷六。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填在指定方格内。(2分)

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zhì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潮生辉,荡漾幸福的涟yī。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

2.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

a.《骆驼祥子》中,祥子之所以向曹先生辞工,是因为他很注重人格和尊严,不堪忍受对方牲口式的使唤。

b.《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c.《男生贾里》中地质学家李叔叔因公殉职,贾里和鲁智胜邀请李叔叔的女儿圆圆参加他们班的“我满十五岁”主题班会。

d.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e.《朝花夕拾》前七篇反映作者童年时代在台州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5分)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3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希望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材料二: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2)材料二是“世界读书日”的宣传**。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介绍画面内容;②分别说说两幅宣传画的寓意。(2分。

3)为“世界读书日”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1分)

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从《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戏曲大会》《朗读者》到《经典咏流传》,近日,央视推出多档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和社交网,同名图书亦持续畅销,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的古典美,重新唤起了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材料二:作为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戏曲节目,《中国戏曲大会》自开播以来引发了很多人对戏曲知识的兴趣,“戏曲大会”还在北京、苏州、云南等地开设“戏曲体验室”,画脸谱、学身段,一些从未接触过戏曲艺术的普通观众,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有机会了解并接触戏曲艺术的魅力。

材料三:2023年11月下旬,第七届传统中国戏曲节在巴黎的马拉可夫剧场隆重上演。在马拉可夫剧场这个法国最主要的城市剧院,5个中国传统戏曲团演出了7场戏曲,每场演出结束后,剧院里都掌声雷鸣、经久不息,演员多次谢幕,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不少法国观众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括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5.默写。(7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2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3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后值倾覆尔来二十又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6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2分)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6. 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分)

答。(二)阅读两段文言文,完成7~11题。(共15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__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7.用“︱”划分下列一句的朗读节奏(划出两处)。(2分)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

8.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即棹小舟入湖。

10. 《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2分)

11.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2023年常州中考语文模拟卷

2019年常州中考语文模拟卷四。一 积累运用 共20分 1 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分别填在方格内。2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 偾张。诗人如椽 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d ng 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zh n 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

2023年常州中考语文模拟卷

2019年常州中考语文模拟卷十三。一 积累与运用 共20分 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在指定方格内。2分 自秦代统一文字以来,说不同方言的中国人都使用统一的汉字,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 的历史文化内h n 汉字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汉字通常一字一音,每...

2023年常州中考语文模拟卷

2019年常州中考语文模拟卷十。注意事项 1 全卷试题8页,答题卡4页,共12页,21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 用蓝色或黑色钢笔 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卷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选择题一律用2b铅笔填涂。3 答卷前将答卷纸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4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