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0099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调整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法规,例如美国2023年通过了( )
a.《信息与通讯服务法》 b.《信息、信息化与信息保**》
c.《电子签名统一框架指令》 d.《统一电子交易法》
2.制定《电子签名示范法》的国际组织是( )
a.国际电信联盟 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c.联合国国际**法律委员会 d.世界**组织。
3.根据有关法规,在我国从事国际联网经营活动接入单位实行国际联网经营( )
a.备案制度 b.许可证制度。
c.审核批准制度 d.先申请先注册制度。
4.以下不属于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必须具备条件的是( )
a.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公司。
b.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c.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d.具有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技术的发明专利。
5.我国《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规定,认证机构从事认证服务专业人员、运营人员、运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客户服务人员应不少于( )
a.10人 b.20人。
c.30人 d.40人。
6.小额电子资金划拨系统主要应用于( )
a.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b.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
c.所有类型的电子商务 d.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
7.根据征收对象的不同,税种可以分为( )
a.增值税、消费税、关税 b.销售税、个人所得税、货物税。
c.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 d.财产税、营业税、关税。
8.营业税是( )
a.以应税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额为依据而征收的商品税。
b.以特定的消费品的流转额为计算依据而征收的商品税。
c.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算依据而征收的商品税。
d.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税种。
9.根据经合组织和联合国范本对常设的界定,下列可以视为常设机构的是( )
a.专为存储本企业货物和商品的目的而使用的设施。
b.专为本企业采购货物而保有的固定营业场所。
c.只作为广告或提供信息的服务器。
d.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
10.电子商务中常用的避税方式是利用( )
a.零关税协议和零税率理论避税
b.主体转移、客体转移和避税港等方式避税。
c.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避税。
d.独立服务器避税。
11.网络广告是指( )
a.利用因特网从事的商业广告 b.所有公益广告。
c.电子邮件广告 d.**发布的广告。
12.下列不属于**广告常见形式的是( )
a.网络新闻广告 b.搜索广告。
c.旗帜/动漫互动广告 d.bbs广告。
13.下列属于美国反垃圾邮件的法律是( )
a.《2023年未经请求的色情与营销攻击控制法》
b.《特定电子邮件法》
c.《促进信息通信网络利用及信息保护修正法》
d.《信息与通讯服务法》
14.在网络广告中充当广告发布者和广告经营者角色的是( )
a.iap b.ipp
c.icp d.ict
15.现代隐私权概念起源于(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6.美国第一部关于网上隐私的联邦法律是( )
a.《隐私权法》 b.《儿童**隐私权法》
c.《电脑匹配和隐私权法》 d.《数据保护个人法》
17.p3p的含义是指( )
a.安全港模式 b.个人隐私偏好平台。
c.网络中介隐私权认证服务 d.隐私保**。
18.最早将网络商业方法纳入可专利性客体的国家是( )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19.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 )
a.计算机软、硬件安全。
b.防火墙系统安全。
c.包括实体安全、软件安全、信息安全和运行安全。
d.计算机能有效防范病毒入侵。
20.衡量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指标是( )
a.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b.防火墙性能、抗计算机病毒性能和系统稳定性。
c.智能性、隐蔽性和数据安全。
d.安全法律体系完整、网络软件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
21.计算机与网络犯罪的法律关系构成主要包括( )
a.智能性、隐蔽性和网络犯罪的高黑数。
b.法律规范的滞后性、犯罪手段的多样性和网络犯罪的超地域性。
c.犯罪主体、犯罪客体和犯罪工具三个方面。
d.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和网络体系。
22.根据我国法律,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合同履行地以( )
a.发件人邮箱服务器所在地为合同成立地点。
b.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地点。
c.发件人所在地为合同成立地点。
d.收件人的邮箱服务器所在地为合同成立地点。
23.电子证据的认定不必考虑的特征是( )
a.客观性 b.智能性。
c.关联性 d.合法性。
24.odr是指( )
a.解决因电子商务契约产生的**纠纷的灵活性。
b.网络上所有非法庭但公正的第三人,解决**纠纷的效率机制。
c.网络上所有非法庭但公正的第三人,解决因电子商务契约所生争议的经济性机制。
d.网络上所有非法庭但公正的第三人,解决企业和消费者因电子商务契约所生争执的所有方式。
25.在**新的冲突法规则过程中,较有代表性的适用理论是( )
a.“网络空间法”体系。
b.从卫星通信领域发展而来的“**国规则”
c.上网用户与其isp之间的附合协议。
d.地位相近的网上社区中制定的用户准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根据使用网络类型的不同,电子商务目前主要有。
a.edi商务 b.内联网商务。
c.互联网商务 d.直接电子商务。
e.间接电子商务。
27.电子签名的实现技术主要包括。
a.手写签名或图章的模式识别。
b.生物识别技术。
c.密码代号或个人识别码。
d.基于pki的电子签名。
e.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机。
28.电子资金划拨关系当事人通常包括。
a.资金划拨人(发端人)
b.发端人**银行。
c.收款人(受益人)
d.受益人**银行。
e.其他参与电子资金划拨的银行。
29.网络广告立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真实、合法性原则 b.权威性原则。
c.守法公平诚信原则 d.安全性原则。
e.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0.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是指电子证据的。
a.可采纳性 b.中立性。
c.可接受性 d.技术性。
e.网络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内联网商务。
32.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
33.广义电子签名。
34.电子现金。
35.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6.简述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义务。
37.简述强化电子签名必须满足的标准。
38.简述网上银行的优势。
39.简述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原则。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0.试述我国《合同法》对格式合同规定的基本原则要义。
41.试述交叉认证的法律问题和我国交叉认证建设模式选择策略。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42.结合所提供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商标权与域名权的区别是什么?
2)为何在此案中没有将被告的行为判为域名抢注行为?
3)结合此案,谈谈企业加强域名保护应当采取的策略。
案例简介:2023年,甲公司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指控乙公司注册的“pda.com.cn”域名,侵犯了甲的“pda”商标专用权,构成不正当竞争。同年6月20日,法院公开审理本案,并。
当庭裁决:第一,被告将“pda”标识注册域名的行为,不属于商标法规定的相同或类似产。
品上使用商标的侵权行为,所以被告的行为不构成侵犯商标专用权;第二,原告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pda”商标是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商标,没有使公众产生混淆,故被告的行。
为不构成不正当竞争。据此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判决生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法概论试题
课程 00996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电子商务法对传统的口令法,以及对非对称公开密钥法和生物鉴别法等认证方法,都不可厚此薄彼,产生任何歧视性要求,该规定属于...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试题
课程 00902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网络时代的营销方式具有的特点是 a 同质化 b 多样化。c 大规模 d 机械化。2 电子商务实质上形成了一个 a 卖方...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试题
d 指从具体独特的现象中抽取一些主要性质,舍弃其他性质而建立的典型或标本。12 下列不属于网络广告特点的是 a 交互性强 b 传播范围有限。c 灵活性和低成本 d 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13 电子商务企业的结构越来越趋向于 a 网状化 b 垂直化 c 矩形化 d 扁平化。14 下列不能实现通讯层次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