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主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中《观沧海》、课外《龟虽寿》、《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背诵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2、学习诗歌的写作方法。(难点)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品读感悟法、合作**法、诵读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具体过程:一、导。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这样评论《三国演义》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此人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战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最惨的一战是赤壁之战,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
这位创造了极高文学成就的赫赫有名的三国人物是(曹操)!齐读《短歌行》,初感诗人博大的胸襟。
他的代表作品还有《龟虽寿》《蒿里行》《观沧海》等。
今天我们跟随这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共《观沧海》,赏壮美之景,品高远之志。
二、读。**《观沧海》朗读**明确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学习诗歌的写作方法(难点)
诗歌,要在反复朗读中品其意,悟其情。读,要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好重音。
学生展示预习之关于作者。
师: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诗意,揣摩情感。
生:曹操(155---1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观沧海》《蒿里行》《龟虽寿》等。
生:曹操,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其诗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内容丰富,风格慷慨悲壮。
生: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五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
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常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
生: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和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登山观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生:《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帅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师:(曹操登山观海**)统一祖国半壁江山的曹操,居高临下,俯瞰大海。当呼啸的海风、咆哮的海浪扑面而来,当浩瀚的大海、奔涌的海潮臣服脚下,诗人以其慷慨悲壮的情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内容丰富的图画,寄托了自己远大的抱负,展示了男儿博大的胸襟。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带上豪情,携上壮志,以沉抑悲壮的语气语调,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学生小组结合,积极朗读)师:哪位同学愿意尝试配乐朗读?生:配乐朗读。
生:该同学声音洪亮,慷慨激昂,读出了诗人的英雄气概。但个别句子重音处理不当,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句,“洪波”一词我认为要重读,以展示秋风乍起时,海面掀起惊涛骇浪的壮观场面。
生:我认为“洪”字也要重读,这样才能突出海面因风起而掀起轩然大波的景象。
师:这两位同学评得非常具体准确!谁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生:突出重音朗读(鼓掌)
生:“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句,“丛生”和“丰茂”要重读,以突出草木的茂盛,山岛的蓬勃。
生:我认为“百”字也要重读,正是因为这个字我们才能感受到草木数量和品种之多,才能更好的表现其生机勃勃。
生:“山岛竦峙”句,“竦峙”肯定也要重读,以突出山岛高耸陡峭的特点。正是因为山高,诗人的视野才开阔,气势也便更洪大,胸怀也便更宽广。
生:鼓掌。生:突出重音齐声配乐朗读。
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要读成全诗的高潮,要读得格外高亢,因为我感觉这个句子是诗歌的核心和精华。
三、赏。师:同学们表现真棒!老师现在非常激动,也想慷慨激昂一番,我也要配乐朗读!
生:(鼓掌)
师:我要同学们闭上眼睛,一面听,一面想象诗歌所呈现的精彩纷呈的画面。同时努力发现诗中哪个字总领全篇。
师:配乐朗读生:闭眼聆听。
生:我认为诗中总领全篇的字是“观”。生:(鼓掌)
师:曹操登山观海,所“观”之景究竟有哪些?
生:“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生:我认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不是诗人登山所观之景。此句应是诗人的想象,因为“若“是好像的意思。
生:就像我们课前诵读的《沁园春雪》中“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句,是诗人想象雪后天晴的美丽画面。
生:也正像《春》一文“春花图”中“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
儿、梨儿”句,是作者由春华想象秋实的图景。
生:(鼓掌)
师:让我们齐声朗读,再次感受诗人眼前的壮丽图景。生:齐声朗读。
师:诗题为《观沧海》,但诗中真正描写大海的句子寥寥无几。
生:我认为真正描写大海的句子只有两句:“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
师:小组合作,尝试句子赏析。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群策群力,百花齐放。
生:小组合作,赏析句子。
师:到了展示成果的时候了,百家争鸣开始!
生:“水何澹澹”,是诗人初登碣石山顶,扑面而来之景。描写了大海动荡不安的特点,表现了大海的辽阔。
生:也表现了诗人澎湃的情怀!
生:“洪波涌起”,是秋风萧瑟之际海面骇浪惊天的画面。着重表现大海浩瀚的气势。
生:“涌”字用得很传神,波涌连天的画面感极强,同时,让我们的耳边仿佛传来了阵阵惊涛拍岸的声音。
生:正像《春》一文“春花图”,“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字。
生:这两句,一句写无风时大海水波动荡的样子,一句写起风后大海掀起轩然大波的场面。表现沧海波澜壮阔的同时也展现其千变万化的特点。
生:(鼓掌)
师:《观沧海》,其中真正写大海的只有两句。虽字数不多,但作者着重抓住。
了海水的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了大海千变万化的特点。“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海水一旦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轩然大波(**)。“洪波涌起”,仅四字就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
“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惊涛拍岸音效)
师:哪个小组愿意在惊涛声中,再次为大家来次片段情境朗读?生:小组情境朗读生:(鼓掌)
师:感受完大海的波澜壮阔和千变万化,让我们继续发现诗人笔下大海的其他特点,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进行表现。作者除了描写大海,还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还描写了“山岛”“树木”“百草”和“秋风”。师:
《观沧海》,为什么不专写大海,还要辅以其他景物?生:若仅写大海,诗歌内容就显得单调了,画面也太枯寂了。
师:(**)
生:配上山岛、树木等,内容就丰富了,画面更漂亮了。师:(**)
生:应该是更加生机勃勃,美丽多姿了!
师:(对比**)作者虽写海,但并不单纯写海。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即使写得再好,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的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
师:那么,这是什么写作方法?师:通过写别的事物表现大海的特点。生:侧面描写!师:真棒!
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是景物描写吗?生:是!
师:如果真像同学们所说,此句是诗人的想象,是诗人的主观感受,那这首诗在写景时还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生:虚实结合!师:非常棒!
师:此句,作者借助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小组合作,试用个性化语言进行精彩描述。
生:小组合作,有口述,有记录,进行精彩描述。
师:又到了精品展示的时间,老师心潮澎湃,期待精彩纷呈!
生:作者站在高高的碣石山顶,面对汹涌澎湃的大海,突然感觉大海何其辽阔!日月星辰的运行好像皆由此出!
生:大海,无边无际,浩瀚辽阔!自然界最辉煌灿烂的日月星辰的运行都出自它的胸怀!
师:注意!描述画面!
生:苍苍天幕,一轮红日西斜,即将坠入辽阔浩瀚的大海;茫茫苍穹,一轮皎皎明月,缓缓跃出动荡温馨的大海的怀抱。这日月星辰的运行好像都出自大海的怀抱,它吞吐日月,包容万象,何其博大,何其壮观!
生:看,天边的那轮红日,带着燃烧的激情和无边的依恋驶入了大海的怀抱;瞧,天幕的那弯新月,携着浪漫的情怀和不尽的憧憬跃出了沧海的臂弯。再瞧那些眨着眼的俏皮的小星星,嬉笑间,手拉手,倚进了海妈妈的怀抱。
大海,以其博大的胸襟,海纳百川,,包容万象。
生:(鼓掌)
师:诗人笔下的沧海浩瀚无际、变化万千、生机勃发、美丽多姿,而作者最突出表现的是它的博大,博大到包孕天地间最辉煌灿烂的日月星辰。这样的沧海是富有象征内涵的,你认为它象征了什么?
生:沧海象征诗人。生:象征诗人博大的胸怀。
生:沧海吞吐日月,恰恰象征诗人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生:这首诗借沧海的雄浑壮阔表现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博大胸襟。师:所以,本诗的写作方法是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师:齐读诗歌主体部分描写大海寄托豪情的语句。生:齐读。
四、拓《龟虽寿》
1、朗读并找出诗中表现诗人壮志的诗句。《沁园春雪》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写景或抒情的句子做朗读展示。2、填空。
词通过描写()的壮美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远之志。结束语: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面对沧海,面对壮丽的北国景,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借助巧妙的写作方法,抒豪情,写壮志。最后,让我们在激情飞扬的朗读声中结束本节教学,再次感受千古佳作的无边魅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主题教学设计
观沧海 主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材中 观沧海 课外 龟虽寿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背诵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 2 学习诗歌的写作方法。难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品读感悟法 合作 法 诵读法。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具体过程 一 导。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这样评论 三国演义 中一位赫赫有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观沧海》主题教学设计
观沧海 主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材中 观沧海 课外 龟虽寿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背诵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 2 学习诗歌的写作方法。难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品读感悟法 合作 法 诵读法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具体过程 一 导。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这样评论 三国演义 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观沧海》教案
观沧海。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2.在反复朗读中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3.有感情背诵诗歌 作者作品链接 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1 曹操 155 220 字孟德,沛国谯郡 今安徽毫州 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 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