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发布 2023-02-28 16:02:28 阅读 3910

目录。地球 1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二、地球仪和经纬网 1

三、地球的自转 2

四、地球的公转 3

地图 4一、地图基本要素 4

二、地形图的判读 5

海洋与陆地 7

一、海陆分布 7

二、海陆变迁 7

天气与气候 8

一、天气 8

二、气温变化与差异 9

三、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10

四、世界的气候 11

五、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12

世界的居民 13

一、世界的人口 13

二、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3

三、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14

地球。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的形状)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说——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近代: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1519--2023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现代:20世纪中期(2023年),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2.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仪和经纬网。

一、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也便于展示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人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缩小,并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二、纬线和纬度。

1、纬线:1)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纬线长度:赤道是最长的纬线(4万千米),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3)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纬度:1)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注了度数,就是纬度;

2)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从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

3)赤道以北称作北纬,赤道以南称作南纬;

4)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

5)低中高纬度地区:0°—30°低纬度,30°—60°中纬度,60°—90°高纬度;

三、经线和经度。

1、经线(也叫子午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半圆形的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不同经度的经线长度相等;

2、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就是经度;

3、本初子午线:国际规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是经度的起始线;

4、从0°经线向东、西各分作180°,分别属于东经和西经(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叫做180°经线)

5、东西半球的划分:为了保持欧洲和非洲国家领土完整连续,以20°w和160°e为划分标准(中国在东半球)

四、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在经纬网上,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都有与其对应的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其位置就是这两条线的交点。

三、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1、地球的自**是指地球围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3、周期:地球自转一周为360°,所需时间为24时;

二、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2、时区和区时:

1)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2)0°经线所在时区为中时区,向东为东时区,向西为西时区;

3)每个时区均采用**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

3、国际日期变更线:

2023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日界线两侧的东十二时区和西十二时区时刻相同,日期正好相差一天。

四、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1、地球的公**指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地球公转一周为1年(365日6时9分)

二、公转的地理意义。

1、四季更替:(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北半球季节划分(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春季月;夏季月;秋季月;冬季月;

1)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0°;(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

3)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0°;(4)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5°s;

2、昼夜长短变化。

1)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为12h,即白昼时间=黑夜时间=12h.

2)夏至日,北半球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昼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夜达到一年中的最短。其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3)冬至日,南半球中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昼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夜达到一年中的最短。其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反之。

3、五带的划分(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

北温带: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南温带: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地图。一、地图基本要素。

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指向标,注记(图例)

一、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2.表示方式:3种。

1)线段比例尺:如 、

2)数字比例尺:如1:50000或 1

3)文字比例尺: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3.表示内容:地图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内容的详略程度不同,表示的实地范围也不同。

1)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如学校、市区地图等)

2)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内容越粗略,范围越大;(如中国、世界地图等)

二、指向标。

1.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表示方向;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表示方向;

3.在经纬网地图上,应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

三、图例和注记。

图例和注记被称为“阅读地图的钥匙”

二、地形图的判读。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右图中,甲地海拔为1500米,乙地海拔为500米,则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1000米。

二、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

1)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3)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陡峭,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4)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不大;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三、等高线地形图。

1、概念:(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既为等高线;

(2)等高线地形图: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

2、地形部位判读:

1)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2)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做一切线,中间高,两边低;

3)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做一切线,中间低,两边高;

4)陡崖:等高线重叠;(5)陡坡:等高线密集;(6)缓坡:等高线稀疏;

3、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等高距小);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等高距大);

同理可得等深线及地形图:(1)等深线: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2)等深线地形图:可以表示水域底部地形高低起伏的状况)

四、分层设色地形图。

1.分层设色地形图:人们在绘有等高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

2.优点:立体感强,既可以了解某一地区的海拔和相对高度,还能直观地看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识别出不同的地形类型;

五、地形剖面图。

1.地形剖面图:为了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2.做法: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的,它是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地形的高低;

海洋与陆地。

一、海陆分布。

一、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略的说,地球表层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地球表层的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陆地则被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路块。)

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南北、东西与路水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面积排序)

1、七大洲:

(1)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面积最大大洲,东、北半球;赤道穿过;

(2)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东半球;赤道穿过;

(3)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西、北半球;

(4)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西、南半球;赤道穿过;

(5)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西、南半球,唯一无人定居且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6)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东、北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7)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东、南半球,面积最小的大洲;赤道穿过;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1.经线 在地球表面,连接南 北两级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2.经度 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为他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经度。3.判断经度方法 越往东度数越大叫东经,e越往西度数越大叫西经,w4.本初子午线经过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5.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 经度之和为...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端午节地理作业。班级姓名。一 日本。1 日本绝大居民为族,通用语,多信奉教和教。2 首都是 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3 和是日本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其他较大的城市还有。二 埃及。1 埃及90 以上是人,多信奉教为国语。首都是 2 人口主要分布在。三 俄罗斯。1 居民特征。全国4 5的人口和大...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历史事件是 2.地球的平均半径 最大周长 也叫 表面积。3.地球仪。4.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 横纬竖经 5.纬线的特点。7北纬和南纬 8.纬度的特点。9 低中高纬的划分 第2课时。1.经线的特点。2.经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