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科版17套

发布 2023-02-25 23:15:28 阅读 6675

重庆市马王坪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新人教版。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搓捻(liǎn) 嘹亮(liáo) 小心翼翼(yì)

b、分歧(qí) 诀别(juè) 混为一谈(hùn)

c、尴尬(gān) 嘈杂(cáo) 停滞不前(zhì)

d、迁徙(xī) 繁衍(yǎn) 期期艾艾(ài)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屏息清洌鸦雀无声洗耳恭听。

b、迸溅寂廖出夫意料恍然大悟。

c、遗撼蓑衣冥思遐想花枝招展。

d、憔悴争直翻来复去任重道远。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3分)

a、他待人一向宽宏大量;因此对于个别人的冷嘲热讽并不介意;总是一笑置之。

b、大清早,孩子们呼朋引伴地招呼着一起上学的声音划破了小村的宁静。

c、为了庆祝国庆,我们学校的学生个个穿得花枝招展的。

d、值得重视的是,目前许多学生学得很死,读书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4、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修改。(4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秉承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理念,在2023年“十·一”期间,将为广大山城市民倾情献上一场穿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凤鸣巴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历代古琴展》。①将馆藏古琴珍品向广大市民公开。在这个展览中,②摆出了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琴四十多张,其中多数是第一次公开与市民见面。

③观众们在展览中不仅不可以看到一千余年来的古琴真品,了解中国古琴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能听到古琴家们的现场演奏。十月一日这天,④古琴家们还将现场演奏并讲解,让我们感受上古遗音的独特魅力。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2)第②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3)第③词语赘余,应删去。

4)第④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5、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再塑生命的人》一文的作者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文中作者热情赞扬了她的老师莎莉文引领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c、散文家马及时在《王几何》一文中给我们描写了一位业务水平高,人人都企盼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与魏巍笔下的女老师性格迥然不同。

d、《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先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然后紧扣“山”和“水”,铺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画。文中写山景,先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次写城外远山,再写阳光朗照下的山。

6、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清晨,当你漫步在大街上时,发现草坪的告示牌上面赫然写着“小草在成长,请勿打扰”;经过理发店门口,抬头一看店名:“今日说‘发’””魔发师””从头再来”……

你开车到公路拐弯处,一条俏皮而又不乏温馨的标语映入你的眼帘:“此处风景如此秀丽,你何不慢慢欣赏?”

打开电视机,某化妆品正在做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你阅读上述材料的感受或看法。(2分)

2)上述的标语或名称中运用了哪些评议技巧?请至少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材料中的例子作简要的分析。(2分)

7、综合性学习(10分)

邻近考试,学校准备在举行生活技能比赛,消息一出,同学们跃跃欲试,学生家长对此反响不一。

1)作为该校一名参赛学生,请你为此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2分)

2)请你根据比赛宗旨,为此比赛设计几个题目。(至少设计出三个项目)(3分)

3)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在此比赛开始时你准备做怎样的动员发言?(3分)

4)如果你的家长反对你参加这次活动,你打算如何说服他们?(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浅草才能没马蹄。

4志在千里。

5)《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句子是。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7)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以下问题。(15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与友期行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元方入门不顾。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不守信用,不懂礼节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可以看出友人是个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元方入门不顾”。(3分)

12、请你写出几个古代少年机智聪明的故事。(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20分)

背摔台”上的妈妈。

学校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和家长一起做“拓展训练”,其中一个项目叫“信任背摔”——由13个孩子分列为两排,搭成“人床”。其中第13个孩子站在队伍最顶端,负责保护背摔者的头部。13个孩子的妈妈要依次登上1·5米高的背摔台,背对着孩子们,平身摔到“人床”上。

搭“人床”的时候,资深培训师让妈妈们都过来参观。6组孩子面对面站立,总共要搭成三个防护层。最上一层是每组孩子紧密相连的肩与手,中间一层是他们各自弓起的右腿,最下面一层则是大家伸出的右脚。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妈妈摔下时砸开了肩手的防线,还有腿的防线;万一又砸开了腿的防线,还有脚的防线。培训师说:“**搭‘人床’一般只需要5组,因为孩子力气小一些,我们多加出了一组。

这个游戏我们经常做,安全绝对有保障,哪怕是体重100公斤的大胖子砸下来,一般都砸不坏第一道防线。我对妈妈们的要求很简单,你们一定得挺直着身子向后摔,挺得越直越好,因为那样的话,你的重量就平均分到了13个孩子身上。——听明白了吗?

”妈妈们齐声回答说:“听明白了!”培训师说:

“好!每个妈妈在台上准备好了之后,就喊一声‘某某妈妈’,同学们就一起高喊‘加油’!—大家都听清楚了吧?

”孩子、家长齐答:“听清楚了!”

培训师将第一个妈妈的双手缚于胸前,引导她登上了背摔台。“人床”早已搭得十分牢固,孩子们一律瞪大了眼睛看着台上的妈妈。妈妈站在高高的背摔台上,背对着大家。

培训师冲她喊:“后退!再后退!

脚后跟要悬空!只用三分之二的脚掌踩着台面!”那个妈妈按要求做好了,突然颤声喊道:

“杨亮妈妈——”孩子们喊声震天:“加油!!!但是,那个杨亮妈妈却没有摔,只回头疑惧地看着孩子们。

杨亮急了:“妈妈,你快摔呀!”杨亮妈妈便重新调整自己,又颤声喊了一遍:

“杨亮妈妈——”孩子们依然喊声震天:“加油!!!喊完了,杨亮妈妈还是没有摔!

非但没有摔,居然在背摔台上蹲下,哭起来了。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 150分时间 150分钟 一 积累运用 3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酝酿 ni ng弄 n ng 堂贮 zh 蓄人迹罕 h n 至。b 吝 l n 啬搓捻 ni n一霎 ch拈 ni n 轻怕重。c 匿 n 笑模 m 样池畦 q波光粼粼 l n d 坍 t n 塌灼...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武胜县街子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 语文知识积累。1 5题每题2分,第6题3分第7题8分,共21分 1 下列词语拼写有误的是哪一项 a 烂 l n 漫酝酿 ni ng 应和 y ng h 混 h n 为一谈。b 烘 h ng 托抖擞 s u 创 chu ng 伤花团锦簇 c c 澄 ch n...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6 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50分 积累与运用。23分 一 积累与运用。23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 注释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 酝 y n 酿 酿酒黄晕 y n 昏黄不明。响 xi ng 晴 晴朗宽敞 ch ng 宽绰。b 贮 zh 蓄 储存分歧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