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专题复习·知识归纳。
一、原始的农耕生活p7—p9
二。公天下。
家天下。三、春秋霸主。
称霸的根本原因:重视改革,发展生产。
四、注重改革、创新。
1、商鞅变法(战国时出色的政治家)p38—p39内。容。
建立土地私有制。
作用: 2、孝文帝改革p115(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1)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内。容:
五、古代医学成就。
六、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比较。
参见书本p50** 、 复习书p49“**小讨论”
七、促进民族融合的几件大事。
1、张骞两次通西域(汉武帝时,张骞两次通西域,第一次沟通西域各国与汉朝的往来,第二次,加强汉与西域的交往)。意义上促进西域各国与汉的民族融合。
2、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从此新疆地区开始隶属****的管辖,成为我国。
3、丝绸之路开通(也是西汉对外交往的政策表现)
汉朝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两地的和平友好关系。
4、东汉班超经营加强西域,帮助西域各国摆脱匈奴的控制,班超在西域经营30年,进一步加强西域与内地联系。
5、昭君出塞: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与昭君联姻,两人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促进民族融合,昭君被誉为和平使者,受到人民的尊敬与赞赏。
6、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了接受中原的汉文化,在内部实施了汉化政策,促进民族融合。
八、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封建统治的措施。
九、古代科技。
1、天文历法p42
a、商朝甲骨文里有日食、月食记载,科学验证,很可靠。
b、《诗经》记载的日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记录。
c、春秋时期鲁国关于哈雷彗星记载是世界最早。
d、夏朝有历法,叫“夏历”,商朝历法完备,并关于闰月说法,战国时测定二十四节气。
2、造纸术p87
西汉出现麻纸。
东汉蔡伦改进,并普及使用对世界文化贡献,利于书写、文化传播。
3、《九章算术》p88时间内容。
4、地动仪:p88 时间发明者地位。
5、祖冲之与圆周率p118
时间: ,圆周率数值能准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位数字,地位。
6、贾思勰和《齐民要术》p119
时间作者书中内容。
地位。7、《水经注》p120
时间作者书中内容。
秦汉以来中国科技领先世界地位,这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启示我们要学习古人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积极思考,注重实践,持之以恒,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成果,不畏艰辛等等。
十、文学。注意复习屈原《离骚》p43;司马迁与《史记》p94
十。一、艺术。
1、 春秋战国:钟鼓之乐p44
2、 轰动世界秦兵马俑,世界第八奇迹p95
3、 辉煌的石窟艺术p12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 专题
专题二科举制的发展情况汇总。1 创立科举制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弟,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弟即可进入仕途。2 谁率先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隋文帝 3 谁正式确立的科举制 隋炀帝 4 科举制创立的历史意义。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
历史七年级上专题复习三
十一 两次农 动。太平天国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反帝爱国运动北京遭到的两起抢劫。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十二近代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的四次侵略战争及对中国的影响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3中日甲午战争...
七年级历史复习历史
4 6课基础训练。班级姓名。1年,建立 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继承父位,从此,代替了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亡国之君是 2 公元前1600年,灭夏朝,建立朝。后来商王迁都到 国家稳定下来。与 炮烙之刑 酒池肉林 有关的亡国之君是。3 公元前1046年之战灭商朝,建立 定都 史称周厉王时期,发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