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卷)
七年级历史。
一、认真比较,四个选一。(请将下列每小题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字母代号填在答题栏相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
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行书
3.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07年d.公元221年。
4.成语“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这个典故与下列哪一战役有关( )
a. 城濮之战 b. 诼鹿之战 c. 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5. 秦长城的起点分别是:(
a.临洮,辽东 b.咸阳,辽东 c.陇西,长平 d.咸阳,河套。
6.张骞出使西域时,汉朝在位的皇帝是( )
a. 汉文帝 b. 汉景帝 c. 汉光武帝 d. 汉武帝。
7.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相传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
a.鲁班 b.荀子 c.屈原 d.老子。
8. 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9.公元前60年,西汉**就开始管辖今新疆地区,西汉**管理新疆的地方机构是( )
a. 安西都护府 b. 伊犁将军 c. 北庭都护府 d. 西域都护。
10.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汉武帝 b. 霍去病 c.张骞 d.卫青。
1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
a. 董仲舒 b. 张骞 c. 班超 d. 霍去病。
12.汉朝和西域往来日趋频繁始于( )
a.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 b.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
c.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后 d.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
13.“‘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一城市打出的一条旅游口号,这一个城市是( )
a. 北京 b. 洛阳 c. 咸阳 d.西安。
14.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
15. 发明水排的是:(
a.西汉的王景 b.东汉的杜诗 c.东汉的王景 d.西汉的杜诗
16.“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诗中的“胡”在这里是指:(
a.匈奴 b.鲜卑 c.氐族 d.羌。
17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兴起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18.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a.长安 b.许 c.洛阳 d.殷。
19.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春秋》 b.《汉书》 c.《资治通鉴》 d.《史记》
20.今天新疆地区隶属****的管辖是开始于:(
a.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b.昭君出塞
c.张骞出使西域 d.西汉西域都护的设立。
21.下列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 蔡伦 c.祖冲之 d.贾思勰。
2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兰亭序》 c.《水经注》 d. 《九章算术》
23.南北朝时期,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重要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管仲改革 d. 文景之治。
24.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25.三国时,孙权曾派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天的:(
a.台湾 b.南沙 c.朝鲜 d. 日本。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26. 西汉时期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东汉时命水利专家___负责治理黄河,东汉初期,地方官___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发明了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
27.东汉时期,__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改进造纸术。东汉大科学家___发明了测定**方位的。
28.东晋的画家___擅长画人物画,流传下来的有摹本___和___
29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30、南朝从___年开始,共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31、假如有一个人在公元前25年出生,公元25年去世,这个人活了___岁。
32、孙权派卫温率船到达___加强了___和内地和联系。
三、历史诊断(每小题2分,计6分)
33.赵国通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诊断结果:理由:
34.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运用
诊断结果:理由:
35.小红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诊断结果:理由:
四、材料解析题 (30分)
3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1) 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分)
3)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2分)
4) 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
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
材料一:“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通透”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
材料二:汉武帝在都城长安办太学,在太学里把《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学内容。
材料三:“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问题:1) 因材料一,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2分)
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后使西汉产生了什么结果?(2分)
3) 若你是当时的官宦子弟,你可以在什么地方读书?所学的内容有哪些?(4分)
4)汉武帝还颁布了什么法令? (2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材料三:有古人在论及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问题:1) 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他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4分)
2) 材料二中说明秦王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 你是否同意材料三的观点?请举出秦**的两个例子。(1+2=3分)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a 儒家学说b 道家学说c 法家学说d 墨家学说。2 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 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a b c ...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2012 2013学年度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一 单项选择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1 如果你到西安去旅游,除了游览西安古城墙 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2 学习历史,得出历史结论的一个主要依据...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2013 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二段试题 共40分 姓名班级考号得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选项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选项 一 单项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请把正确选项填在上面的答题卡内。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