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东南亚学案

发布 2023-02-20 21:38:28 阅读 3524

东南亚导学案。

一、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1、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

中南半岛地势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大的山脉由向延伸,河流嵌入其中,形成的地表形态。

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这些河的大致流向是。

中南半岛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进入下游,水流泥沙 ,形成是重要的农业区。

2、马来群岛的地形与河流。

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 ,山岭 ,平原 ,河流 ,多火山**,这里有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之称。

3、东南亚的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

中南半岛气候,气候特征。

雨季: 月至月,盛行风旱季: 月至月,盛行风,农作物一般在播种, 收获。

马来群岛气候,气候特征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2、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位于 (东南亚的哪一组成部分),属于气候。 是最大的群岛国家,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其名印尼是海岛的意思,有“万岛之国 ”之称,同时这个国家还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之称,首都与国家名称一样的国家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的国家是有“花园城市”之称,地处纬线)附近,属于气候。

4、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在国家注入海,属于洋水系。

二)、马六甲海峡: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十字路口”之称,原因是:东南亚处在洲与洲洋与洋的交界处,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2、马六甲海峡:位于半岛和岛之间。(在图上用字母a标出位置)

重要性:是沟通洋和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洲和洋沿岸港口与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即它是从洲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和洋的海上通道,有“十字路口的咽喉”之称。)

如图,日本要到达西欧,最便捷的路线是日本称该海峡为该海峡两岸主要有三个国家,分别是其中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的国家是。

知识点二:自然环境特征

1、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2.东南亚处在板块板块、 板块交界处,火山、**活动频繁。

知识点三:富饶的物产。

1、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是世界上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的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2、主要粮食是 。普遍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其中国的稻米出口量非常大。

3、矿产:最重要的是其中主要锡出产国是 ,主要石油出产国是。

4.将下列国家与其主要物产用直线连接起来。

a.泰国椰子、蕉麻。

b.菲律宾天然橡胶、棕榈油。

c.印度尼西亚锡。

d.马来西亚石油。

四)、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1、人种:大多数为人口稠密。

2、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是 ,祖籍主要来自省。其中新加坡的华人华侨占是华人华侨最多的国家。

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老挝(万象)、越南(河内)、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文莱、东帝汶。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

七年级地理科导学案 东南亚

马六甲海峡位于半岛和岛之间,是从 向东航行到东各港口最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和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 海上生命线 3 读图6.13 亚洲的气候 看图并思考 气候类型及位置 中南半岛以气候为主 但其半岛为热带雨林...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说课稿

七年级地理 东南亚 说课稿。七年级地理 东南亚 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东南亚,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一 说教材。1。教材内容 东南亚 是 鲁教版 地理 下册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 十字路口的位置 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华人 ...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教案。七年级地理教案。一 说教材。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区域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