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地理单元模拟试卷

发布 2023-02-20 15:36:28 阅读 3353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选择题。

1.读图判断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ab.③→cd.②→

2.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所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朝向南方,应选择建在( )

a.北极点b.南极点。

c.赤道d.本初子午线。

3.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仪上的地轴是一个假想的旋转轴。

b.地球仪上的南北极是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

d.所有地球仪都会有表示国家的符号与名称。

4.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的长度自本初子午线向180°经线递减。

b.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赤道是最长的经线。

5.下图中的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6.强强说:“我的东面是东半球,西面是西半球,南面是南半球,北面是北半球。”你知道他站在**吗?(

a.160°e,0°纬线b.160°e,60°s

c.160°w,30°sd.20°w,0°纬线。

7.上海的小朋友通常上学都比乌鲁木齐的小朋友要早,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转造成两地时间的差异。

b.上海小朋友比乌鲁木齐小朋友勤奋。

c.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季节差异。

d.两地气候不同。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在图中①②③的位置不同,地球上各地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一样。据此完成第8~9题。

8.当地球处于①点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在( )

a.赤道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d.北京。

9.北京黑夜最长时,地球运动至( )

ab.②cd.④

10.划分五带的最主要依据是( )

a.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b.有无极昼极夜。

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11.某地同学们的衣柜里存放着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这是因为他们生活在( )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d.亚寒带地区。

12.读“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极笼罩在黑夜之中。

b.太阳正好直射在赤道地区。

c.北京的天还没有亮。

d.对全球来说,白昼范围大于黑夜范围。

13.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厘米,两地实地距离1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40 000b.1∶50 000

c.1∶4 000 000d.1∶5 000 000

14.读下图,判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向西。

c.自东南向西北d.自西向东。

15.下列常见图例和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首都b.——主要城市。

c.——山峰d.——长城。

16.我国泰山主峰海拔1 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米,二者相对高度为( )

a.10 376米b.1 532米。

c.7 312米d.8 380米。

17.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480米。

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18.下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9.一位同学想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在**,应查阅( )

a.中国政区图b.城市导游图。

c.中国气候图d.中国地形图。

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都兴高采烈的。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下图)说:“这次我们要登的山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

据此完成第20~25题。

20.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较高。”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是( )

a.a地b.b地c.c地d.d地。

21.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请你判断悬崖在哪个地方( )

a.b地b.e地c.c地d.d地。

22.老师告诉我们:“图上a、b、c、d、e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山地不同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请回答,图中e地是( )

a.鞍部b.山顶c.山谷d.陡崖。

23.此图中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那么应该用___方法定向( )

a.一般定向法b.经纬网定向法。

c.特殊定向法d.指向标定向法。

24.俗话说“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

a.回归线上b.南极点上。

c.赤道上d.北极点上。

25.下列各地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

a.a地(50°s,40°eb.b地(0°,50°e)

c.c地(40°s,170°ed.d地(20°s,170°e)

二、综合题。

26.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1)a点的经纬度是___该点一年中有___次太阳直射现象。

2)b点在a点的___方向。(3)b点位于五带中的___

4)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___处。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①处向②处运动过程中,山东泰安市的白昼将变___填“长”或“短”)。

27.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bcde2)若该图的比例尺为1∶50 000,根据比例尺量算甲、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___并说出甲村在乙村的___方向。

3)h地与g地相比,地形有何不同理由是。

4)e处的这种地形的相对高度最大不超过___米,最小不低于___米。

28.下图为“赤马山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某班学生计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从a、b两地沿线路①②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点位于b点的___方向。

2)图中c、d两地分别是两个小组的考察点,c、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米。

3)在图中①②两条考察路线中,考察小组沿着山脊前进的是___路线,坡度较陡的是___路线。

4)若甲、乙两处形成一条河流,则这条河最可能出现在___处。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地理课上,为了使学生理解有关经纬线的概念和意义,某老师说:在浩瀚的海洋上,一艘远洋轮船出现了严重的故障,在自救无果的情况下,船长拿起**向总部求救,如果你是船长,你怎么说呢?

一学生作打**状:“喂,总部,我们出事了,快来救我们”,“我是总部,请报告你们的位置”,老师追问,该生迟疑了一下,小声回答了一句:“我们在太平洋上”,学生们哄堂大笑,该生马上说:

“不对,不对,我们在经度是150°,纬度是45°的海域上”,学生仍然哄堂大笑。

请问该生的回答为什么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

30.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b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甲中位于西半球的点是c点属于___高、中、低)纬度。

3)b在a的方向。

4)图乙是四个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能表示武汉(6月某日)昼夜长短的是填序号)。

参***。解析: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全面。

解析:北极点是地球的最北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解析:地球仪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不是所有的地球仪都有表示国家的符号。

解析: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解析: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a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c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解析:强强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首先能够判断是位于0°纬线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有两条,20°w经线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160°e经线正好相反。

解析:上海位于乌鲁木齐的东边,由于地球总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早。

解析:第8题,根据不同位置的昼夜情况能够判断,①是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②是春分,太阳直射赤道;③是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④是秋分,太阳直射赤道。第9题,北京位于北半球,在冬至的时候黑夜最长。

解析:地球上每个地方获得太阳光热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

解析:在地球上的五带中,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严寒,只有温带四季变化明显,需要准备不同季节的衣服。

解析:从图中能够看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是北半球的夏至,此时南极处于极夜。

解析:可以把指向标放到图中小河的箭头处,然后标出东西南北,能够看出大致是自西向东流。

解析:在地图上,一般来说,只有我国的首都用五角星表示。

解析:相对高度就是二者海拔之差。

解析:图中甲处的等高线比乙处密集,坡度也大,攀登费力。丁处等高线比丙处稀疏,坡度要比丙处和缓。甲、乙、丙、丁位于同一等高线上,所以海拔相同。

解析:小河出现在山谷中,图中的四地,只有乙处位于山谷。

解析:想了解我国的首都,应该查阅我国的政区地图。

解析:第20题,a处等高线闭合,越向里面海拔越高,是山顶。第21题,d处等高线交会,是陡崖。

第23题,一般定向法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第24题,在北极点上四周都是南,于是就找不到北了。第25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度度数的变化规律是:

度数向东增加的即东经(e),向西增加的即西经(w);纬度度数的变化规律是:度数向北增加的即北纬(n),向南增加的即南纬(s)。可以得到a(50°n,40°e);b(0°,50°w);c(40°s,170°e);d(20°s,170°w)。

七年级地理单元试卷

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检测题。一 单选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表中 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24小时 b.12小时 c.1小时 d.1年。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地转偏向力 b 昼夜更替 c 昼夜长短变化 d 时间的差异。3.经度和纬度都是...

七年级上地理3单元模拟试卷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 选择题。1 下列叙述中,有关天气的是 a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b 昆明四季如春。c 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d 华北地区气温将下降,并有霜冻。2 天气和气候的差异是 a 天气是经常变化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b 气候是经常变化的,天气是相对稳定的。c 天气天天变,气候...

七年级上地理5单元模拟试卷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答案 1 欧 2 非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4 北 5 北 6 欧洲西部 7 美国 8 加拿大 9 日本 10 澳大利亚 新西兰 11 南 12 南 13 非洲 14 南美洲 15 亚洲 16 人口 资源 环境 17 不平衡。1 地域发展差异。1 不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