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地理复习

发布 2022-05-11 04:30:28 阅读 1406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4.1 天气。

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多变的。我们经常用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语言来描述天气状况。

2.卫星云图中白色表示云区,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3.常用天气符号:见课本59页。

4.空气质量的优劣,一般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空气***。

4.2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1.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常用℃表示。

2.气温的日变化: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3.气温的年变化: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

4.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

5.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一、从低纬度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二、同纬度地带,海洋、陆地气温不一样;三、北半球等温线曲折,南半球等温线平直。

4.3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1.降水:雨、雪、冰雹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2.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可以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3.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4.4 世界的气候

1.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组成要素。

3.从低纬到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4.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最广;热带草原气候—非洲最广;热带季风气候—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最广。

5. 温带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最典型,其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亚洲东部最典型,其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最典型,特点:

全年温和湿润。

6.寒带气侯包括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沿岸及其岛屿上。

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

7.在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等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4.5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1.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2. 纬度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

3. 海陆因素: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

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温差小;远离海洋的内陆,一般降水少。

4.地形因素: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1000米,气温下降低6°c。

安第斯山东西两侧的降水不同。

第五单元世界的居民

5.1 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长。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9世纪以后,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速度大大加快。

2.人口增长的快慢,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目前,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增长缓慢;非洲、南美洲和亚洲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衡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分布的疏密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说明。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4.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地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

5.人类必须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6.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23年我国以进入老龄化社会。

5.2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世界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人种的形成是一种自然进化现象,人种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2.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以及西亚、北非、中亚、南亚;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大洋洲、美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是黄种人。

3.目前世界上的语言约有几千种,其中,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4.汉语:中国及东南亚等地区。

英语:欧洲西部、亚洲的南部和北美洲。

俄语:欧洲东部、亚洲西北部及北部等地区,主要包括俄罗斯(国家)

法语:欧洲法国(国家)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欧洲西班牙(国家)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5.世界三大宗教为**教、伊斯兰教、佛教。

**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宗教。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后传入亚洲其他地区。

6.**教主要分布地区欧洲、北南美洲及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东南部和非洲北部、东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5.3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1.人类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聚落一般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型。

2.平原地区聚落多呈团状;山区聚落多呈条带状;沙漠地区聚落多呈点状或带状;有的城市坐落在河流的交汇处,有的城市沿铁路线延伸。

3.聚落文化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吸引力众多的游客,促进者地区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

第一单元。地球的大小 半径6371km 赤道周长4万多km 坐地日行八万里 表面积5.1亿km 经线与纬线。以赤道划分南北纬南北半球 本初子午线划分东西经东经160至西经20划分东西半球。昼夜产生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6月22日夏至 9月23日秋分 12月22日东至 3月21日春分。热带一年两次太...

七年级上地理读图复习

1.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一下个点的经纬度。a点 纬度,经度。d点 纬度,经度。2 b点在e点的方向 d点在c点的方向。以南北半球划分 半球划分线是f点位于半球 以东西半球划分 半球划分界线是f点位于半球。位于热带的点有位于温带的点有。3 低 中 高纬度中,a点属于纬度,e点属于纬度。4...

七年级上地理期中复习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教师 黄跃。1.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2 地图上有北 n 南 s 东 e 西 w 四个基本方向 填字母 3 判断方向的方法包括太阳东升西落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 一般定向法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判断方向。5 指向标永远指向正北方向。6 经线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