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六章本章重点图幅:图5.5
第七章地理差异表现。
第八章 (1)自然环境差异。
第九章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十章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第一十一章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第一十二章 (2)人类活动差异。
第一十三章农业: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1、 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
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
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2、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一十四章北方地区。
本章重点图幅:图6.3、图6.
6、图6.11、图6.13、图6.
19、图6.20、图6.24、图6.
25、图6.28、图6.29、图6.
30、图6.32、图6.42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华北平原由海河平原、黄河平原和淮河平原组成,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形成的。
4、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3)“黑土地”与“黄土地”的自然差异”
5、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a.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b.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2)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3)自然灾害: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 ,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的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又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4、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地形特征)
山环: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5、气候: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窗户小、墙体厚等特点。房顶坡度大可以有效的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窗户小、墙体厚有利于御寒保暖。
7、东北农业发展。
有利条件:(1)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2)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条件:(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2)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8、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热量成为制约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东北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3)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5)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0、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
1)开发**现的问题: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2)采取的措施: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3)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11、地位: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目前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2、重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2)铁路网稠密,交通便利。
13、部门: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靠近原料产地)。
1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解决措施:(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实施产业转型;(3)调整产业结构;(4)发展多样化工业。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等。
3、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4、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原因:(1)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干燥,容易开挖;(2)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6、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7、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8、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1)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2)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3)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整理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整理,祝大家阅读愉快。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 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整理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平时的积累与练习也是学生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整理,祝大家阅读愉快。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 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
2019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抓住现实的每一分钟学习八年级地理知识,胜过想象中的一年。这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整理的2019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2019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