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应用: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可以看西瓜熟没、瓷碗的好坏等。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分类:人造光源(如电灯、点燃的火把、油灯、燃烧的蜡烛等)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恒星)
说明: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不包括反射光的情况。如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自行车的尾灯、公路上的交通标志牌及放电影时的银幕的光等。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说明: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弯曲。如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弯曲,早晨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它了。
3、光线: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形象、直观的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假设虚构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4、常见关于光直线传播的现象:①激光准直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④小孔成像:
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m/s=3×105km/s。 说明: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规律总结:光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概念: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入射光线(射向反射面的光线)、反射光线(从反射面反射出去的光线)、法线(经过入射点所做的反射面的垂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拓展:a.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即三线合一。此时,入射角、反射角均为0度。b.光路可逆原理 3
误区警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逻辑关系:因为先有入射光线,然后才有反射光线;所以,在光的反射定律中,我们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物大小相等。
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3、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4、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问题一般分为两类:①已知平面镜、物体和像的三者中的两者的位置关系,求剩余一项的位置。此种类型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求可见范围,此种类型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图。
规律总结:作图的方法有两种: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具体用哪种方法,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先要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先要画出法线。
5、分类: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四、光的折射现象。
1、定义: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光线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发生反射现象,另一部分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现象。因此光的折射现象就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②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度。 ③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海市蜃楼。4光的折射定律与光的反射定律的异同:
误区警示:因为先有入射光线、入射角决定折射光线、折射角,所以在叙述折射规律时,应注意两者的因果关系,先说折射光线(折射角),后说入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随入射角的大小改变而改变。
五、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现象:当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时,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说明:①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②不同的单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红光最小,紫光最大。
2、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的其它颜色的光消失,只能留下红色,说明其它色光都被红玻璃吸收了,只能让经光通过。如果放置一块蓝玻璃,则白屏上呈现蓝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在光的色散实验中,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不到彩色光带,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如果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只有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 6
规律总结:如果物体是不透明的,黑色的物体会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会反射所有色光,其他颜色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六、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定义:在光谱的红光以外的部分叫做红外线。
特性:a. 热作用强。一切物体都在不断的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吸收红外线。
b. 穿透能力强:可穿透云雾。
作用:加热物品、红外遥感技术、遥控装置。
2、紫外线。
定义:光谱中紫外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
特性。a. 化学作用强:能使相机底片感光,能促进人体7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透镜的一些基本规律。
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
像。2、凸透镜成像规律。
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照相机:
镜头是凸透镜㈩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
2)投影仪:
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④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屏幕。
3)放大镜:
放大镜是凸透镜;
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4、、凸透镜成像动态分析。
1)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移动方向相同(物距变大,像距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的大小变化与像距的变化情况成正比(像距变小,像也变小;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成虚像时:三、有关透镜的一些问题。
1、透镜光学作图。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2、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3、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4、**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2)、注意事项:"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
3)、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八年级上册物理实用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机械运动。1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 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紧贴所测的直线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测量结果有数字各单位组成。2 参照物。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当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描述图11.1 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三 课堂小结。1.什么是机械运动?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11 2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2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