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发布 2023-01-02 22:21:28 阅读 8416

1.如图所示,在跳板跳水的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向下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向上的作用力.但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其中,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 ;另外发现,运动员站在跳板的不同位置,板的弯曲程度不一样,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我国自行研制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着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质量近3.8吨,如图所示,“嫦娥三号”在月球上对月球表面的压强小于。

其在地球上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202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但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相信,直到2023年,著名的马德堡半球。

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并且很大.如果某地某时的大气压为1.01×105帕,则面积为10m2墙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牛.

4.超级油轮素有海上“浮动油库”之称.像“球形鼻子”样的船头可以减小航行时的阻力,从而提高油轮的速度.一艘总质量约25万吨的超级油轮所受的浮力约为 2.5×109

n.在给某船队的船只提供油料后,油轮里剩余油料的密度不变。

油轮底部所受的海水压强减小。

后两空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龙家最近也买了辆轿车.若轿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启动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经过10s轿车发动机所做的功是 9×105

j,当牵引力为 3×103

n时轿车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6.如图为一名宇航员“漂浮”在地球外层空间的**,根据**展现的情景提出两个与物理学知识有关的问题(所提的问题可以涉及力学、热学、光学等各个部分,只需提出问题,不必作出回答与解释).

1) 此宇航员是否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2) 宇航员背后的天空为什么是黑暗的?

7.下列估计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正常不行的速度约为3m/sb.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

c.正常人的脉搏每秒约为70次d.人体的密度约为7.9x103kg/m3

8.如图是高二学生刘星辰演示他们发明的“移动式划船机”.当他曲腿坐在划船机上可滑动木凳上,握住手柄向后用力,后轮就能驱动划船机向后移动,重复这一动作,划船机就能持续“走路”了.用双脚调整脚踏板的方向,就能控制方向轮让划船机转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划船机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时一对平衡力。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四个选项中与此现象所蕴含的规律不符合的是( )

a.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b.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c.雨天,大风会把雨伞掀翻 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10、一年一度的中考体育测试将在5月初进行,下列与中考体育加试相关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过程中,手的推力做了功。

b.抛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c.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做俯卧撑时,手只是施力物体。

11.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发现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b.上升的最大高度逐次降低,是因为能量不守恒。

c.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12.如图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如图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13.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百米运动员冲刺后,由于惯性力的作用不会立即停下来。

c.踢出去的足球在地上越滚越慢,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14.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3

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

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2:5

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16.“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甲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水龙头手柄看作是一个杠杆,请你在图乙所示的示意图中画出阻力臂l2,并画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17.“蹦极”是年轻人喜爱的一项游玩项目,小海同学做了一个模拟“蹦极”的**实验.他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自然下垂如图甲.

1)小海在橡皮筋另一端挂一只钩码,将钩码提高后自由释放.到达最低点如低点如图乙,此过程中橡皮筋长度增加,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橡皮筋的弹性势。

能增加:钩码的下落速度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它的重力势能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实验过程中,细心的小海同学发现钩码从最低处向上弹起时.弹起的高度每次都会减小.则弹起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能量是否守恒是。

选填“是”或“否”).

18.**“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 =

p丁(选填“>”或“=”

19.在**“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明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时,木块两边所受的拉力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质量较大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桌面与木块有摩擦力。

于是他把木块换成小车,并选择较光滑。

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

2)在左右两盘放入质量相等的砝码,再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

松手后,观察小车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

3)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图中的木块,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砝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向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0.小明利用吸管、细铜丝、石蜡等材料自制密度计.

1)小明将自制的密度计放入水中,发现密度计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密度计重心较高(或底端较轻)

改进后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h2,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请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2)小军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 填充题 每空1分,共28分 1 物理学中,把叫做压强。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2 缝衣针的针尖做的很尖是为了 拎很重的包时,往往用一块手巾 或手帕 垫在拎包带下,这又是为了 3 如图所示的大鱼和小鱼的争论中,鱼的说法正确,这是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有关。4 潜水艇的潜水和上浮是...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单位中,那一个是电能的单位 a.瓦特b.伏特c.安培d.焦耳 2.小明的铅笔盒里有 铅笔芯 金属刀片 塑料三角板 塑料笔套 橡皮等物品,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bcd.3.一只10 的电阻与一只0.1 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 a.等于1 b.小于0.1...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

1 如图所示,在跳板跳水的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向下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向上的作用力 但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其中,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 另外发现,运动员站在跳板的不同位置,板的弯曲程度不一样,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 我国自行研制的登月探测器 嫦娥三号 成功在月球着陆,嫦娥三号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