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凡教育学科教师讲义。
讲义编号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
光的折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1)入射光线ao
2)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3)折射光线ob。
4)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
5)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6)折射角∠r: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一、透镜:1、透镜的概念: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2、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3)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4)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称为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又称为发散透镜。
练习: 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4、焦点和焦距。
1)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2)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练习: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入射光线于一点,叫,这一点到凸透镜的光心的距离叫。一个凸透镜有个焦点,它们位于凸透镜的边。凹透镜能使光线,凹透镜的焦点是,有个。
5、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练习:请补充完整下面的光路图:
6、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练习: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太阳与白纸之间,调整透镜与纸间的距离, 使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时测得透镜与纸间的距离为6cm。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cm
7、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练习:表面至少有一面是的透明玻璃元件叫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边缘的透镜叫凹透镜,远小于的透镜叫薄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一)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2、注意事项。
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
3、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图。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四、眼睛和眼镜。
1、眼睛。结构: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成像特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视物原理:晶状体自动调节: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看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
3、近点、远点和明视距离。
眼睛的调节有一定的限度,晶状体变得最扁平(薄)时,能看到的最远叫做眼睛的远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处,从无限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经晶状体折射后,它们的像恰好能成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变得最凸(厚)时能看清的最近点叫做眼睛的近点。
正常眼睛的近点约在离眼睛10cm的地方。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容易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叫做明视距离。近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睛近一些,患近视眼的人在看书时,常把书放到离眼睛很近的位置。远视眼的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睛远一些,患远视眼的人在看书时,常常将书离眼睛远一些。
4、近视和远视。
一)、近视眼。
1)特点: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看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
2)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长,导致成像在视网膜前。
3)矫正:①用凹透镜做成近视眼镜。
让光线先发散一点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
②有一种**近视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
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引导学生要在正规大医院进行)。
二)、远视眼。
1)特点: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看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
2)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导致成像在视网膜后。
3)矫正:用凸透镜做成的远视眼镜(老花眼)
(先让光线会聚一点再经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上)
总结为:十。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显微镜。
1、结构:由两个凸透镜组成2、成像原理图。
物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普通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反光镜:光线充足使成像更明亮。
(光线较暗用凹面镜会聚更多的光,光线强烈用平面镜反射减弱光线)
注意:①目镜把物镜所成的像进行放大。目镜所成的像正倒和大小是相对于物镜所成的像而言的。最后的成像与物体本身比,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②物镜和目镜的距离大于两个透镜的焦距之和。(第一次成像在物镜的两倍焦距外,要使目镜的放大倍数尽可能最大,则这个像要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且尽可能靠近焦点。)
③要让像变大,可减小物体到物镜的距离(上调载物片或下调物镜),同时保持目镜位置不变或者增大目镜到物镜的距离(上调目镜)。
④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
二)、望远镜。
1、结构:由两个凸透镜组成2、成像原理图。
物镜:靠近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像。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
距离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半学期即将结束,各位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对于初二学习的复习,在背诵一些课本知识点的同时还需要做一些练习题,一起来看一下这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资料吧!一 透镜。1 分类 凸透镜 凹透镜。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如 老花镜,远视眼镜。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如 近视...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 《透镜及其应用》
距离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半学期即将结束,各位同学们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对于初二学习的复习,在背诵一些课本知识点的同时还需要做一些练习题,一起来看一下这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复习资料吧!一 透镜。1 分类 凸透镜 凹透镜。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如 老花镜,远视眼镜。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如 近视...
八年级上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复习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试题。想要学好物理,就要培养学习兴趣,勤于动脑筋思考,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给大家准备的八年级上册物理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试题,希望大家好好努力。八年级上册物理 透镜及其应用 复习试题。一 透镜。1.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都是。的透镜叫凸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作用,又叫会...